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东营特产2023-04-23  28

1933年,纳粹德国上台执政,戈林策划成立了臭名昭著的“盖世太保”,专门从事特务活动。事实上,我国在民国时期也存在着类似的组织,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两个。1938年,国民党相继成立了“中统”和“军统”,两者同为特务组织,却区别颇大。那么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呢?

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1、主管上级单位不同。蒋介石并非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但有一个职务始终由蒋介石担任,就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换言之,蒋是以控制军权来控制党务和政府,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出任“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所以,军统直接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是军队编制,工作人员为现役军人,有军装有军衔。而中统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管理,实际掌权人是陈果夫和陈立夫,中统是党务机构,没有军衔,常见的制服是中山装。

2、职责和分工不同。军统是蒋介石用来监视、控制军队的部门,抗日战争爆发后兼有谍战、反特和敌后武装等工作范畴;中统仅限于党务调查、舆论控制和党政机关的思想监控,不能插手军事任务和军队事务,这是蒋介石划的红线,避免中统权力过大。戴笠至死不加入国民党,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想因为党员身份接受中央党部的领导,那样对军统与中统的斗争非常不利。

3、***的派系不同。以抗日战争期间为准,中统局局长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都是二陈的cc系要员;军统局长是国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贺耀祖中将、副局长戴笠少将,再加主任秘书郑介民等人,实际上是黄埔系,自然蒋介石更信任和偏爱军统一些。

4、组织成员成份不同。中统从其前身“党务调查科”开始,人员骨干一直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象徐恩曾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物以类聚,选用的工作人员也是知识分子较多,所以通常中统的逻辑能力、分化劝降能力和潜入我方能力较强;军统则一般招纳黄埔毕业生和军队中表现优秀的军士,军事素质和行动能力较强。

5、控制的势力范围不同。中统在各省各大城市的政府、党部和警察局中,具有最大化的控制力,蒋介石也有意不许军统染指,以免戴笠失控;而军统在野战部队、各地警备司令部和军事机构中有绝对优势,这些也是中统禁区。

关于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中统局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看全称便能顾名思义。下面更详细地说:\x0d\\x0d\一、中统\x0d\中统成立基础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1935年党务调查科升格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务调查处,直属于党中央(亦即蒋系国民党中央),处长由徐恩曾担任。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第一处(党政处),仍由徐恩曾任处长,但一处实际上仍是独立于军统局的一个系统,这时的军统亦是老军统系统,并非一般电视剧中的新军统系统。\x0d\\x0d\1938年3月29日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提议设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8月,蒋介石对军事委员会调查局进行改组,调查局第一处扩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扩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这才是新军统系统)。这样中统局就正式成立了。\x0d\\x0d\中统局的人事组织中,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局长,但实际负责工作的则是副局长。民国三十八年败离大陆前担任局长的有陈立夫、朱家骅;担任副局长的有徐恩曾、叶秀峰。中统局内设人事科、专员室、经济调查处、交通处、统计处;以及一、二、三组(分别负责训练、党派、情报工作,所以二组直接大搞特务活动的说法也是不对的)。中统局组织设立依附于各级党部机关,在各省市设调查统计室,省以下设专员负责“统计调查”。\x0d\\x0d\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x0d\\x0d\1947年中统局改名为党员通讯局,1949年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习惯上仍称为CC或中统。内调局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事实上仍属蒋系中央掌控。伴随着国民政府的全面败退,中统局后来也迅速的在大陆消散了。中统局的另一个衰落原因是,权高震主,尾大不掉。蒋系中央不会允许这种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另外扶植了军统系统作为牵制。\x0d\\x0d\二、军统\x0d\\x0d\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军统的成立基础是中华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1日,蒋介石命令戴笠组建该处,并担任处长,戴笠属黄埔系军人派,该处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同年,又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戴笠兼任调查局第二处(特务处)处长。1934年7月,戴笠继邓文仪任南昌行营调查科(特务科)科长。1935年初,调查科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x0d\\x0d\1938年8月,统计局二处扩充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复兴社这支山寨队伍给正式招安进军委直属,并入军统局。由此军统局正式成立。的\x0d\\x0d\军统局同中统局类似,由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兼任局长,副局长戴笠负实际责任。军统局是按军队编制的,中央机关设八处六室一所,外勤设区、站、特别组。\x0d\\x0d\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x0d\\x0d\1946年3月,该局副局长戴笠坠机死亡,6月,蒋介石对该局进行改组。由军事委员会第二厅与军统局合并组成国防部二厅(国防部由军委改组而来),厅长郑介民。原军统局核心系统改组为以毛人凤为首的国防部保密局。\x0d\\x0d\军统局还有两点不得不说:一军统局为终身特务。二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x0d\\x0d\三、二者工作内容大部分重合,而有时有分工\x0d\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x0d\\x0d\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x0d\\x0d\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x0d\\x0d\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x0d\\x0d\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x0d\\x0d\其实大部分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军统做得比较多的是台面下的事,比如说“剿共”,一些暗杀、侦探什么的都是军统在做。而中统局成立比较早,其中有些“老党员”陈立夫、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等等有权高震主,尾大不掉之嫌。所以蒋才会另外扶植了戴莅成立军统作为牵制。所以蒋在很多是事情上,特别是“抓捕共”的时候,都是军统在太面下做。\x0d\\x0d\四、国民党中央政府下设的主要情报安全部门存在时间:\x0d\\x0d\1938年8月-1947年,中统局是存在滴\x0d\\x0d\1947年-1949年军统局改为党员通讯社的招牌\x0d\\x0d\1949年-党通社改名内调局\x0d\\x0d\1932年4月-1938年8月,复兴社特务处是存在滴,不要乱用,说他们4X年还在。\x0d\\x0d\1938年8月-1946年6月,军统局是存在滴。\x0d\\x0d\1946年6月-?继承军统衣钵,血脉相承的部门是保密局。\x0d\\x0d\1946年6月,部分军统部门并入国防部二厅,二厅亦负责部分情报安全工作。

“中统”指的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是国民党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

“军统”指的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早期的***为戴笠,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

扩展资料

一、军统的组织形式

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军统”的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此外,军统局还设有电讯组织、武装组织、训练机构以及在军、政、警、宪等机关中的控制运用组织和“特种”组织。

二、中统的组织形式

中统局的人员分工大致有四种:一是调查工作人员(简称调工);二是特种情报工作人员简称特情人员;三是党员调查网(又称党员通讯网),是在中国国民党党内进行防共和监视其内部人员的监察人员;四是通讯员,是中统局在各机关、学校、企业内部发展的工作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中统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为戴笠,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

扩展资料:

中统与军统的区别:

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

中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

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处长。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

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站”,在各省设“区”,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

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断提升。

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

加之军统负责人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佬陈立夫、陈果夫哥俩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

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统

以上就是关于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国统和军统有什么区别、中统和军统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96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