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三个越剧流派和代表人物

列举三个越剧流派和代表人物,第1张

越剧的公认流派有13个,不是四大流派,具体如下:

1、袁派,袁派代表作有《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梁祝哀史》中的祝英台、《香妃》中的香妃等。袁派是袁雪芬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袁派优秀传人有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筱水招、朱东韵、方亚芬、陶琪、华怡青、李沛婕、陈慧迪、徐琼、徐晓飞等。

2、范派,范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李娃传》中的郑元和、《打金枝》中的郭嫒等。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派优秀传人有丁赛君、陈琦、史济华、邵文娟、史济华、陈雪萍、江瑶、章瑞虹、韩婷婷、孟科娟、方雪雯、吴凤花、章青青、王柔桑、陈昕其(原名陈瑞鸿)、徐铭、筱明珠等。

3、尹派,尹派代表作有《何文秀》中的何文秀、《屈原》中的屈原、《沙漠王子》中的沙漠王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盘妻索妻》中的梁玉书等。尹派是尹桂芳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尹派优秀传人有:筱桂芳、尹瑞芳、邢桂芬、尹小芳、陈书君、茅威涛、赵志刚、萧雅、王君安、张雪芬、陈丽宇、王一敏、邢丽华、王伟平、李霄雯、王清、齐春雷、张琳、杨魏文、吴素飞、蔡浙飞等。

4、傅派,傅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情探》中的敫桂英、《李娃传》中的李亚仙、《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比黄花瘦》中的李清照等。傅派是傅全香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傅派优秀传人有薛莺、张金月、胡佩娣、张腊娇、洪芬飞、陈岚、何英、陈颖、陈飞、颜佳、陈艺、裘丹莉、董鉴鸿、盛舒扬等。

5、徐派,徐派代表作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西厢记》中张珙、《春香传》中李梦龙、《追鱼》中张珍、《北地王》中刘谌等。徐派是徐玉兰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徐派优秀传人有:金美芳、刘丽华、汤丽芳、刘觉、汪秀月、钱惠丽、邵雁、陈娜君、郑国凤、翁荔英、张小君、周伟君、黄燕舞、刘志霞、杨婷娜、潘婉婉等。

6、戚派,傅派代表作有《龙凤花烛》、《婚姻曲》、《香笺泪》、《血手印》等。戚派是戚雅仙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戚派优秀传人有:周雅琴、朱祝芬、傅幸文、王杭娟、王毓梅、朱蔺、余福英、邹红、金静、周美姣、徐洁明、钱丽文、戚继仙等。

7、王派,王派代表作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忠魂曲》中的杨开慧、《西园记》中的王玉贞、《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玉蜻蜓》中的玉贞等。王派是王文娟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王派优秀传人有孟莉英、钱爱玉、周云娟、舒锦霞、单仰萍、洪瑛、俞建华、何炯华、王志萍、李敏、陈晓红、王桂萍、陈萍、宓永仙、忻雅琴、李旭丹、夏艺奕等。

8、陆派,陆派代表作有《珍珠塔》中的方卿、《彩楼记》中的吕蒙正、《情探》中的王魁、《盘夫索夫》中的曾荣、《碧玉簪》中的王玉林等。陆派是陆锦花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陆派优秀传人有曹银锑、陈文治、夏赛丽、黄慧、廖琪瑛、许杰、裘巧芳、张宇峰、徐标新等。

9、毕派,毕派代表作有《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血手印》中的林招得、《卖油郎》中的卖油郎、《三笑》中的唐寅等 。毕派是毕春芳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毕派优秀传人有:杨文蔚、丁莲芳、董蓓芬、丁莲芳、毕继芳、徐宁生、杨童华、张镇英、徐文芳、戚小红、丁素芬、杨童华、丁小蛙、孙建红、阮建绒、、李晓旭等。

10、张派,张派代表剧目有《貂蝉》、《秦香莲》、《相思曲》等。张派是张云霞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张派传人有:薛桂珍、袁小云、何赛飞、杨学梅、吴国兰、舒雪芳、洪倩等。

11、吕派,吕派代表作有《三看御妹》、《穆桂英挂帅》、《金山战鼓》、《九斤姑娘》、《打金枝》等。吕派是吕瑞英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吕派优秀传人有吴素英、孙智君、张咏梅、吴素英、陶慧敏、黄依群、陈辉玲、周柳萍、赵海英等。

12、金派,金派代表作有《盘夫索夫》、《碧玉簪》、《红楼梦》、《汉文皇后》等。金派是金采风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金派优秀传人有谢群英、黄美菊、裘锦媛、樊婷婷、樊建萍、张杭英、陈莉萍、史燕彬等。

13、张派,张派代表作有《凄凉辽宫月》、《金山战鼓》、《二堂放子》、《九斤姑娘》等。张派由张桂凤创立。张派优秀传人:王金萍、张国华、董柯娣、孙伟娟、张承好、郑曼莉、章海灵、王晓玲、乐彩珍、吴群、蔡燕等。

京剧名家

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孟小冬、李世芳、王金璐、毛世来、宋德珠、裘世戎、袁世海、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李洪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越剧名家

四宫调时期:施银花(花衫鼻祖),屠杏花,王杏花,赵瑞花,李艳芳,姚水娟(越剧皇后),竺素娥(越剧皇帝),马樟花(闪电小生),支兰芳(闪电花旦),筱丹桂

新越剧:小白玉梅(快板鼻祖,旦行全才,已故)

尹桂芳(越剧皇帝,尹派鼻祖,已故),优秀的传人有尹小芳、筱桂芳、尹瑞芳、高剑琳(原西安越剧团团长,已故),庞天华(原少壮越剧团副团长),陈书君(原富阳越剧团团长),尉少秋,张效芳,宋普南,赵志刚,茅威涛,萧雅,王君安等

袁雪芬(袁派鼻祖),优秀传人(自己创派的除外)有朱东韵,方亚芬,陶琪,华怡菁等

竺水招(越剧西施,竺派鼻祖,生旦全才),优秀小生传人有女儿竺小招、孙静等,花旦传人有筱水招等

戚雅仙 代表剧目:《玉蜻蜓》、《文姬归汉》、《玉堂春》、《血手印》、《琵琶记》、《卓文君》、《龙凤花烛》、《白蛇传》、《王老虎抢亲》等。

戚派传人有周雅琴、朱祝芬、金静、徐洁和、周美姣等。

毕春芳 代表剧目:《王老虎抢亲》:《血手印》、《林冲》、《越王勾践》、《祝福》、《红色医生》《光绪皇帝》、《卖油郎》

徐玉兰 代表作有《红楼梦》中贾宝玉、《西厢记》中张珙、《春香传》中李梦龙、《追鱼》中张珍、《北地王》中刘谌 学生和传人有徐小兰、金美芳、刘丽华、汪秀月、郑国凤、钱惠丽、徐持平、翁荔英、钱丽亚、刘觉等。

王文娟 代表作有《追鱼》、《春香传》、《红楼梦》《追鱼》、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演杨开慧、传统剧《西园记》中饰王玉贞、《孟丽君》中饰孟丽君 学生有单仰萍,钱爱玉,王志萍陈萍陈晓红李敏等

范瑞娟 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李娃传》中的郑元和、《打金枝》中的郭暧、《祥林嫂》中的贺老六。学生和传人有陈琦、邵文娟、史济华、韩婷婷、章瑞虹、江瑶、方雪雯、吴凤花和张志明、张惠忠、韩林根等。

傅全香 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情探》中的敫桂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李娃传》中的李亚仙,《江姐》中的江姐等 学生和传人有陈飞 张榕华、胡佩娣、何英、陈颖、洪芬飞等

越剧的“四大名旦”,又称越剧界的“三花一娟”,指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他们曾经是万众瞩目的名角。施银花代表作是《方玉娘》、《十美图》、《二度梅》、《果报录·思唐》、《盘夫》 。王杏花的代表剧目有《叶香盗印》、《玉堂春》、《孟丽君》、《拣茶叶》、《送凤冠》、《大堂会》、《武家坡》等剧目。  赵瑞花的代表剧目是《叶香盗印》、《六月雪》、《龙凤锁》 、《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姚水娟的代表剧目是《狱中缘》、《巾帼英雄花木兰》、《冯小青》、《燕子笺》、《啼笑姻缘》等 。

“四大名旦” 曾经是越剧的代表人物,对越剧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第一个是施银花。他是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她被认为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是非常著名的旦角,人们称他为“花衫鼻祖”、“越剧泰斗”、“越剧皇后”。他学习了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后来发展成自己的特色,又被称为“施腔”。他被认为是“三花”当中最厉害的。他的代表剧目有《方玉娘》、《十美图》、《二度梅》、《果报录·思唐》、《盘夫》、《劝秋香》、《游庵认母》、《孟丽君看图》等。

第二个是王杏花。他是浙江新昌城西蟠龙村人, 王杏花擅长旦角,最擅长演青衣。在上海的时候,和一师傅学了京剧中的花枪和大刀对枪等。接着在演出中艺术见长,很快就一举扬名,后来担任上海越剧院学馆表演老师。王杏花的代表剧目有《叶香盗印》、《玉堂春》、《孟丽君》、《拣茶叶》、《送凤冠》、《大堂会》、《武家坡》等剧目。

第三个是赵瑞花。他是浙江省嵊县孔村人,他的特色鲜明,唱白咬字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唱腔质朴不花哨,真挚无比。因为《龙凤锁》的金凤和《双珠凤》的秋华两个角色出名,得到观众喜欢。他30岁的时候,就被称为“老牌名旦”,后来应聘至浙江省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  赵瑞花的代表剧目是《叶香盗印》、《六月雪》、《龙凤锁》 、《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

第四个是姚水娟,又叫姚文贤,他是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是工旦角。 他的《仙宫艳史》备受关注,一举成名,大家称她可以和施银花前辈相媲美的后起之秀。同时,抗战时期,坚持通过自己的戏宣传进步的思想。他的代表剧目是《狱中缘》、《巾帼英雄花木兰》、《冯小青》、《燕子笺》、《啼笑姻缘》等 。

以上就是相关内容的介绍。

上个世界30年达后期,越剧界的“三花一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人物。风靡一时。她们是女子四工腔的代表人物。为越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时被称为越剧的“四大名旦”。解放后,有后起之秀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和戚雅仙,成为了第二代的“四大名旦”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越剧四大名旦代表作。

施银花

女,越剧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着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誉。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被誉为“越剧泰斗”、“越剧皇后”,并冠为“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之魁。曾移演《雷雨》,开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之先河。

代表剧目:

拿手戏有《方玉娘》、《玉蜻蜓》、《十美图》、《双金花》、《二度梅》等。1937年,上海丽歌唱片公司为其录制了12张唱片,其中单独灌录的有《方玉娘祭塔》、《游庵认母·哭图》、《果报录·思唐》、《刁刘氏游四门》;与小生屠杏花合灌的有《前游庵》、《盘夫》、《二度梅》、《劝秋香》、《游庵认母》、《楼台相会》、《孟丽君看图》;与老生沈兴妹合灌的有《大堂会》。

王杏花

王杏花,着名越剧演员,与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并称“三花一娟”。擅长旦角,擅演青衣、闺门旦,并力求变革。

代表剧目:

《叶香盗印》、《玉堂春》、《孟丽君》。

赵瑞花

赵瑞花,着名越剧演员,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来凄清婉转,真挚动人。

代表剧目:

赵瑞花的拿手戏是《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

姚水娟

姚水娟(1916——19761210)女,演员。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原名姚文贤。1935年8月,在宁波大光明戏院上演新编戏《仙宫艳史》,使用了机关布景,姚的演功出色,《时事公报》上称她是继施银花前辈之后的新秀,冠以花容月貌、文武兼备、青衣悲旦。抗战时期在敌占区坚持用自己的戏宣传进步思想。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代表剧目:

《狱中缘》、《巾帼英雄花木兰》。

我国越剧主要四个代表人物分别是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施银花,越剧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称;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代表曲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孟丽君》等;王杏花,著名越剧演员,擅长旦角,与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并称三花一娟;姚水娟,以梅花为图案作为自己演越剧玉堂春的堂幔,打破了原越剧舞台一桌二椅的传统格式;四人风靡一时,“三花一娟”是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对越剧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她们并称为越剧的“四大名旦”。

以上就是关于列举三个越剧流派和代表人物全部的内容,包括:列举三个越剧流派和代表人物、戏曲名人有哪些、、越剧四大名旦都有哪些越剧四大名旦代表作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95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