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呢

为何说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呢,第1张

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起义军内部也并不是那么和谐,数个势力全都割据一方谁也不服谁,但最后胜出并且完成统一的,却是当时并没有太大优势的朱元璋。如果说朱元璋能建立明朝谁的功劳最大,那必然是一直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徐达。

北伐攻元

与其说是徐达率领军队攻下了元朝大都,不如说是元顺帝将大都白白相送,早早地就带着王族和剩余部队逃到了蒙古高原,史称“北元”,达成了历来第一次外来政权从中原全身而退的“成就”。

徐达在打下通州之后继续北上,原本已经做好了和元军决一死战的准备,但在等了几天后却不见任何元军出城迎战。于是徐达率军主动进攻大都,虽然遭到了部分元军抵抗,但还是顺利攻下大都,改名为“北平”。

这时退到塞外的北元政权,依旧认为自己有取胜的可能,虽然号称自己有“百万”大军,但实际上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元顺帝的近卫部队,不过人数太少,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元军真正的主力部队是盘踞在山西的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明军在攻下大都之后,不可能坐视王保保这只饿狼在背后伺机而动,于是徐达、常遇春便率领北伐军,兵分两路西下进攻山西,途中常遇春先后攻下了河北保定、中山、真定。

同时北伐军另一路也攻下了山西泽州,此时王保保盘踞在太原,见明军已经是打到了家门口,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于是王保保派部将韩扎尔率军北上迎敌。

一直都没有遭到什么像样抵抗的北伐军先头部队,尽管兵力比对方要多,这一次在韩扎尔的拼死反击之下,也由于小看敌人导致战斗失利,在韩店死伤数千人后只好败退。

夺回山西

王保保轻松取得了这一次胜利之后,认为明军也不过是一些土鸡瓦狗之辈不堪一击,但很快他就为自己的这种想法付出了代价。王保保太过小看了徐达,居然绕道直攻北平,想要逼迫徐达率军回救。

王保保的想法不错,但徐达早就打定主意不回救,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当初才会让大将孙兴祖留守北平,现在正是攻克太原的绝好时机。王保保的根据地在山西,此时徐达反将他一军,令其不得不回救太原。

明元两军在太原城下展开了一番殊死搏斗之后暂时罢战,王保保在城西扎营休整。到深夜时,徐达亲自率一支骑兵突袭王保保军营,元军反应不及,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掩护王保保逃走。

王保保先是逃到了大同,然后又盘踞在定西聚拢部队,徐达之后率主力与其决战,歼灭元军八万多人,王保保只带了妻儿亲卫数人逃回蒙古高原。

第一功臣

徐达是历史上少见的名将,如果《明史》中所述无误,徐达率军一共打下了有两个都城、三个省会、数百个郡县,而且秩序井然有条,同是农民出生地起义军并没有为难百姓,这份功绩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

是什么因素让原本身为农民的徐达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其一,时势造英雄,如果不是元末特殊的社会环境,也许徐达还在家中思考怎么才能让收成更好一点,根本不会有机会施展他的雄韬伟略。

其二,除了骁勇善战之外,徐达更是精通谋划、善于判断,如果不是他数次抓住战场上转瞬即逝的战机,例如“批亢捣虚”等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各大农民军相互对峙鼎立的局面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朱元璋称帝则是更加无从谈起。

其三,徐达身为明朝开国元勋,在建国前后都始终严于律己,保持着良好的修养和品德,不贪念女色财物,也没有因自己的功绩而沾沾自喜,一直同部下同甘共苦,士兵们也愿意为之效死。

之所以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除了元末当时的形势造英雄之外,徐达本身的品行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他是武将,却能厚待文人不知疲倦的刻苦求学,所以时代才会选择这么一位名将英雄。

至于徐达是怎么死的,《明史》中记载他死于背疽,这病在当时也无药可医,如果患上之后只能等死。也有人说是朱元璋赐下的一只烧鹅引发了徐达的背疽绝症,不过这种说法太过荒诞。

“烧鹅杀”最早出自于《翦胜野闻》这一本野史,而清朝《四库全书》中说这本书里记载往往经不起考究,大多都是虚构之事。而且朱元璋没有任何理由杀掉徐达,也没必要多此一举,去针对一个必死之人。

1、刘伯温,原名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谥曰文成,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2、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

刘基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为何要归隐山林?这不得不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刘基作为谋士,多年来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自然比其他人更了解朱元璋的为人。

刘基建立功勋

1360年,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听说刘基的大名后,朱元璋极力邀请刘基到应天府(今南京),并委任他为谋臣,还特地为刘基及宋濂等四人盖了一座礼贤馆,恩礼备至。

刘基也投桃报李,针对当时的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逐个击破的作战策略,并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后又北伐中原。朱元璋每次较大的军事行动,都有赖于刘基的智谋。刘基时常能急中生智,出其不意,解危急于一旦。因此,朱元璋十分器重刘基,称他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姓名,并将他比作刘邦的谋士张良。此外,刘基一方面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刘基远离朝政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虽然对刘基、徐达等文臣武将进行了封赏,但始终对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很不放心,多有猜忌。刘基很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加上刘基性情刚烈嫉恶,得罪了李善长、胡惟庸等权臣。于是,在被封为诚意伯的第二年即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果断离开应天府(今南京),告老还乡。

刘基回到老家青田后,整日里饮酒下棋,过着隐居生活,从不谈论自己过去的功劳。青田县令一再求见,都被婉言谢绝。尽管如此低调,但还是抵不住奸人胡惟庸的陷害。

刘基横遭陷害

由于此前刘基得罪过胡惟庸,后来有发生刘基儿子越过胡惟庸执掌的中书省直接向朱元璋奏报工作的事情,因此,胡惟庸越发怀恨在心。一次,胡惟庸逮住机会跟朱元璋说,“浙江谈洋这块地方有王气,刘基想用来做墓地”。朱元璋将信将疑,虽没有加罪,但还是削夺了刘基的俸禄。

远在青田的刘基听说此事后大为惊恐,连忙入京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再回青田。忧愤之下的刘基一病不起。胡惟庸假意前来探望,并带了一位医生来给刘基看病。刘基服了这位医生的药后,当即感到似有拳头大的石头堵在腹中。朱元璋见刘基的病越来越重,便派人护送他返乡。到家一月后,刘基病逝,享年六十五岁,时为洪武八年( 1375年 )。

以上就是关于为何说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何说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呢、明朝刘伯温简历 明朝刘伯温的简介、刘基是明朝开国元勋,他最后为何要隐居山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87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