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温表怎样填写

护理体温表怎样填写,第1张

2书写规范

21体温

211楣栏:用蓝黑色笔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

a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

b床号、科别:填写入院时安排的床号、科室,有转床、转科,在原床号、科室后加“→”号,并写明转往的床号、科室。例如:内二科→外一科,2→3。

212日期栏:用蓝黒色笔填写。每页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中间用

短横线隔开(如2000-2-9),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6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则应填月、日或年、月、日。年份写4位数。

213住院日期栏: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蓝黑笔填写,从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

至出院当日。

214手术后(或分娩后)日数: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红笔填写,手术当天写“0”,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写“1”,依次填写(分娩后日数填写相同)。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Ⅱ-0”,以回病室时间为手术后“0”日期,依次填写,例如:2000-12-18号第一次术后第9天,11:45PM第二次手术结束回病室,在原来已填写好的“9”后面加填“(Ⅱ-0)”,则写成“9(Ⅱ-0)”;如2000-12-19号0:30AM回病室,则在12月19号手术后日数栏内写上“Ⅱ-0”。手术(分娩)日数连续填写到手术第10日。

215 42~40℃栏:在相应时间栏内,用红笔纵行填写入院/手术/分娩/转入/出院/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12小时记,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手术不写时间。

a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下午5时30分由内一转入内二,由内二接受时填写“转入—五时三十分”。

b急诊科送“绿色通道”病人直接入手术室者,由术后接收科室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入室时间填写“急诊入院手术”及时间,。

c私自离院、拒绝监测体温者护士可在体温单42℃下注明 “外出”、“拒测”,填写次数按照体温监测常规,私自离院外出者需每班书写护理记录注明。

216 34~36℃栏:用蓝色签字笔在34℃上填写重要诊疗措施和特殊用药,停止时注明“停xxx”,例如:在使用日期填写“冰毯”、“地高辛”、“人工辅助呼吸”;停止日期填写“停冰毯”、“停地高辛”、“停人工辅助呼吸”。35℃下用蓝色签字笔填写降温方式等。

217体温曲线的绘制:

a用蓝笔绘制符号:口温“●”,腋温“×”,肛温“О”,相邻两次体温用蓝直线连接,在粗线上不必连线,体温表上注明“冰毯”或私自外出未画体温者,相邻两次体温不连线。

b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体温,画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栏内,以红圈表示,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例如:测得体温39℃,处理后半小时复测395℃,则在395℃处用红圈表示,红虚线连接39℃,若处理后半小时复测体温385℃,则在385℃处用红圈表示,红虚线连接39℃。在纵行35℃以下填写降温方式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敷),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物理方式降温的写“物理降温”。

c如患者高热经过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须

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d如体温和脉搏重叠时,在蓝叉外画红圆圈表示;肛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圆圈内画红圆点表示;口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圆点外画红圆圈表示。

e如体温不升者,不需绘制体温,在35℃以下写明“体温不升”(需低温计测试者除外),相邻前后两次体温不需连线。

f病人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给予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v”表示核实。临时外出回病房后一定要补测。

218脉搏曲线绘制:

a脉率以红圆点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也用红线相连。

b脉搏短绌的病人测量脉搏的同时必须测量心率,并在体温单上绘制,以红圆圈表示心率,红圆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头尾相连。

C如脉搏、心率超过180次/分,一律画在180次处,并在脉搏右侧同格内用红笔画一向上箭头。

219呼吸用数字表示,不做常规测试,根据病情或医嘱测试并记录。用蓝黑钢笔在呼吸栏相应时间内填写,相邻两次呼吸上下错开,先上后下。

2110总入液量栏:用蓝黑色笔填写。按护理常规和医嘱要求,每24小时(7AM~次日7AM)统计一次总入量(包括输液、饮水、食物等),下夜班把数字(不写单位)填入前一日栏内。

2111排出量栏:用蓝黑色笔填写,只填写数字。

a大便次数:每隔24小时填写一次,记录昨天中午12时至今天中午12时期间的大便次数。如无大便,则以“0”表示;如系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则以“1/E” “0/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若因手术需要,对已解过大便的病人仍需灌肠者,则以“13/2E”表示,(即灌肠前已解过大便一次,经二次灌肠后又解大便三次),大便失禁或假肛则用“”表示(无法控制大便次数者,为大便失禁),清洁灌肠后多次大便用/E,若需要记录大便量,画斜线,斜线上记录大便次数,斜线下记录大便量。例如:2/500(g)。

b尿量:按医嘱要求,每24小时(7AM~次日7AM)统计一次尿量,下夜班把数字填入前一日尿量栏内。导尿病人尿量以ml/c记录,小便失禁用“”表示。

c排出量空白栏:每24小时(7AM~次日7AM)统计总量一次,下夜班把数字填入前一日栏内。按医嘱要求,记录各种引流量,一条引流管记录一栏,引

流量用词统一,如“腹腔引流”“胃管引流”“胸腔引流(左)/(右)”“膀胱引流”“T管引流”,如2栏填满,则在药敏试验栏下面填写。根据医嘱可将24小

时的痰量、抽出液等记入空白栏。

d按医嘱统计24小时总量者,除在体温表上填写一次总量外,必须在特殊观察病人护理记录单上分次记录出、入量。

2112血压栏:用蓝黑钢笔填写,血压单位用mmHg。

a按照医嘱测量并记录,每周最少一次,新入院病人当天须测血压一次。

b医嘱每天测一次血压,则填入上午栏,每天测二次血压,则填入上、下午栏。

c按医嘱要求每天测量血压3次以上(含3次)者,除危重(特殊观察)护理记录单上填写外,把8AM及4PM的血压填入相应栏内。

2113体重栏:用蓝黑色笔填写。病人入院时应测量体重一次,如不能测量时,应注明“平车”或“轮椅”。住院期间,每周测量一次,暂不能测量者,应注明“卧床”,病情需要可增加测量次数。

2114药敏试验栏:

a根据医嘱用蓝黑色笔填写药物名称,青霉素简写“PG”, 链霉素简写“SM”, 破伤风抗毒素简写“TAT”,碘过敏试验简写“I”,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等无规范简写者均用文字填写。例:PG皮试(-),普鲁卡因皮试(-)。

b药敏试验结果:蓝黑色笔写括号,阴性结果用在括号内写“-”;阳性结果,用红笔在括号内写“+”,并在第一页体温表的背面用红笔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间某药敏试验阳性,并注明两个感叹号,例“2001年4月7日10AM青霉素药敏试验阳性!!”。

c记录时间:在相应日期栏内填写结果,同一天做两种药敏试验时,一格填写一个结果,依此纵形排列。同一天做两种以上药敏试验,则在栏下加写。

d入院评估时,询问病人有过敏史者,记录方式例:第一页体温表背面用红笔记录为有某药物过敏史,后注明两个感叹号,例:“有青霉素过敏史!!”。

2115周数:用蓝黑色笔依次序填写。

2116体温测试要求:

正常的体温测量记录表格须填写基本信息、监测体温及检测时间两大方面的内容。

1基本信息:须包括幼儿的姓名、年龄、体重,如果是在学校还应包括班级、父母姓名及****、住址等信息。

2监测体温及时间:首先应填写检测日期(年月日),然后在固定时段填写测量的体温数值,如每间隔2小时监测一次,则先在表内填写监测时间(时:分),在时间后边填写监测的体温(℃),注意表达规范,填写准确。

测量

(一)口腔温度

置舌下测,一般病人用。如张口呼吸,饮食可致误差。麻醉和昏迷病人及不合作者不适用。

(二)腋窝温度

上臂紧贴胸壁成人工体腔,探头置腋A部,温度近中心温。腋温比口温低03-05℃,腋温+055℃相当于直肠温。腋窝测温方便、无不适,较稳定,是BT监常用部。

问题一:体温,怎么写 body temperature

请采纳哦亲

问题二:体温用什么颜色表示 红**

问题三:体温的单位是什么?用字母符号是怎么表示的? 单位:摄氏度,符号:℃

问题四:医学t38,5℃表示体温还是什么 体核的平均温度

问题五:护理表上体温用什么色表示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zt)[2006-8-513:59:00|By:jiangman]目录1护理病历书写一般规则21体温表22长期医嘱单23临时医嘱单24入院病人评估表25首次护理记录26护理记录261一般病人护理记录262危重(特殊观察)病人护理记录单27护理记录(送手。

问题六:测量体温355度、表示什么噢、= =、 正常体温

口测法:测五分钟,正常值为三十六点二至三十七点二度。

肛测法:测五分钟,正常值为三十六点五至三十七点七度。

腋测法:测十分钟,正常值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不必再加零点五度)。

以下是以腋温标准做判断标准:

三十七至三十八度为低度热(不含三十八度)。

三十八至三十九度为中度热(不含三十九度)。

三十九至四十度为高度热(不含四十度)。

四十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十五度以下为体温不升。

因为冬天时人的保暖措施做得较好,身体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这时测体温就要注意是否存在着误差了。在临床中观察到,发热的孩子在被窝里测体温时,往往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的要高出零点五度左右。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稳定的

位于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担负着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平衡的任务。当热平衡时,人体体温保持稳定。若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若散热超过产热,则体温降低。产热过程包括: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 时,肌肉收缩发抖,产热增加;肝脏等内脏器官代谢加强时,产热亦增加。散热过程包括: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四种方式。因皮肤表面面积大,故主要通过皮肤散热。

常人的体温是多少

人和高等动物都有一定的体温。体温的产生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同时,体温又是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随着动物的进化,体温调节功能越来越完善。低等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称为变温动物。人和高等动物能够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并提高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称为恒温动物。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3℃),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一、现在知道,我们的体温不会随着地域改变。然而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度,所以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

二、人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但变化有一定规律。

(一)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

问题七:怎么画测体温表 绘制基础体温表:基础体温是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到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增高,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 。基础体温表可用来找出排卵后的安全期。 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有人认为体温上升前的最低点是排卵日,但多数不存在,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现。 在基础体温升高3天内为易孕期,从第4天起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即为排卵后安全期。基础体温测量法仅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而不能预告排卵在何时发生,因此它只能确定排卵后安全期,不能确定排卵前安全期。如果能配合日历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基础体温测量法对判断排卵后安全期十分可靠,但有时也会遇到体温曲线不规则,因此不能确定排卵的准确时间,这种情况就不能利用安全期避孕了。

问题八: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体温,在体温单上以什么符号表示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30分钟所测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格内,以红“○”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问题九:体温,怎么写 body temperature

请采纳哦亲

问题十:体温用什么颜色表示 红**

以上就是关于护理体温表怎样填写全部的内容,包括:护理体温表怎样填写、正常的体温测量记录怎么写、体温怎么表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84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