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

沁人心脾的意思2023-04-23  16

朝代 首都 年代

夏 阳城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斟鄩

帝丘

老丘

西河

商 西亳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西周 镐京 约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阳 前770年—前256年

秦朝 咸阳 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 洛阳 前202年

栎阳 前202年—前200年

长安 前200年—8年

新朝 长安 8年—23年

东汉 雒阳 25年—190年

长安 191年—195年

许县 196年—220年

三国 洛阳 220年—265年(曹魏)

成都 221年—263年(蜀汉)

建业 227年—279年(孙吴)

西晋 洛阳 265年—313年

长安 313年—316年

东晋 建康 317年—420年

北朝 平城 386年—493年(北魏)

洛阳 493年—534年(北魏)

邺 534年—577年(东魏、北齐)

长安 534年—581年(西魏、北周)

南朝 建康 420年—589年(宋、齐、梁、陈)

隋朝 大兴 581年—618年

唐朝 长安 618年—904年

洛阳 904年—907年

五代 开封 907年—923年(后梁)

洛阳 923年—936年(后唐)

开封 936年—960年(后晋、后汉、后周)

北宋 汴京 960年—1127年

南宋 临安 1127年—1279年

辽朝 上京临潢府 907年—1120年

金朝 上京会宁府 1115年—1153年

中都大兴府 1153年—1214年

南京开封府 1214年—1234年

西夏 兴庆府 1038年—1227年

元朝 哈拉和林 1260年—1264年

大都 1264年—1368年

明朝 应天府 1368年—1420年

顺天府 1420年—1644年

南明 南京 1644年—1645年

福州 1645年—1646年

肇庆 1646年—1662年

清朝 北京 1644年—1911年

中华民国 北京 1912年—1928年

广州 1925年—1927年[1]

武汉 1927年[2]

南京 1927年—1937年

武汉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

重庆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南京 1945年—1949年

广州 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

重庆 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

成都 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1949年—至今

从洛阳迁都到长安。

266年司马炎登基,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灭亡,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一、西周

1、岐周,今陕西宝鸡

2、丰京,今陕西西安

3、镐京,今陕西西安

4、成周,今河南洛阳

5、犬丘,今陕西咸阳

二、东周

洛邑,今河南洛阳

三、秦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四、西汉

1、洛阳,今河南洛阳

2、栎阳,今陕西西安

3、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东汉

1、洛阳,今河南洛阳

2、许昌,今河南许昌

六、魏

洛阳,今河南洛阳

七、蜀

成都,今四川成都

八、吴

建业,今江苏南京

九、西晋

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东晋

建康,今江苏南京

扩展资料:

古代都城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

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

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城

刚开始在洛阳,但后来被匈奴攻破了,所以朝廷又迁到了长安。

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大军第三次围攻洛阳,七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

得知晋怀帝遇害后,司马邺在长安继位,是为晋愍帝,宣布迁都长安。

灭亡:

311年晋怀帝与司马越的矛盾爆发,密诏苟晞伐之,随后司马越病逝,王衍率军归葬封国。当他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时,遭石勒袭击,晋军精锐受屠尽亡,重臣降后被杀。

此时洛阳空虚,被刘聪、王弥兵攻破,杀害官员百姓三万余人,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祸”。

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于长安继立帝位,刘聪派刘曜持续攻打。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亡。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晋朝都城从哪迁到哪、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魏、三国蜀、吴、西晋、东晋的都城分别是哪里现在是哪个地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79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