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有几大行星

巴伦西亚2023-04-23  27

太阳系有八颗大行星。从2006年8月24日起,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阳系行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扩展资料

太阳系 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系行星

世界上最大的行星是哪个大家知道吗下面我为大家解答。

世界上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南部。从东到西最长时有48000千米,最小时也有20000多千米;从北到南最长有14000千米,最短时也有11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能容纳三个地球。对于它是什么目前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这个大红斑是1665年由法国后裔的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每6个地球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经常卷起高达8千米的云塔。它时常改变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基本参数

自转周期: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

直径:142800千米(赤道),133800千米(两极)

质量:190×10的27次方千克

平均密度:133g/立方厘米(水是1)

核心密度:1600Kg/立方米(水是1000)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米每二次方秒。

质量(与地球比):31789倍

体积(与地球比):1316倍

表层温度:其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而地球观测值为-139℃。

半长轴(AU):520336301

轨道倾角(度):130530

升交点经度(度):10055615

近日点经度(度):1475385

会合周期(天):39888

平均轨道速度(公里):1307

地形外观

木星表面有红、褐、白等五彩缤纷的条纹图案,可以推测木星大气中的风向是平行於赤道方向,因区域的不同而交互吹着西风及东风,是木星大气的一向明显特徵。大气中含有极微的甲烷 、乙烷 之类的有机成份,而且有打雷现象,生成有机物的机率相当大。

表面环境

木星的成份绝大部分是氢和氦。木星离太阳比较远,表面温度低达摄氏零下150度,木星内部散放出来的热,是它从太阳接受的热的两倍以上,所以如果木星只靠太阳的热来加温,表面温度还会再低20度。

星体结构

木星的表面是由液态氢 以及氦 所组成的,在深入地心 为液态的金属氢,其核心为一个岩质的核,约有地球的两倍大,十倍重。

木星拥有非常大的磁场 ,表面磁场的强度超过地球的10倍。木星的磁气圈分布围比地球磁气圈的围大上100多倍,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磁气圈。由於太阳风和磁气圈的作用,木星也和地球一样在极区有极光产生。

       所谓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历史上流行的一种的说法,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为此我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关于九大行星中最大的星的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九大行星什么星最大

答: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 其它 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巨行星)。2012年2月23日科学家称发现了木星2颗新卫星,累计卫星达68颗。

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它们的气态物质密度随深度的变大而不断加大。我们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它是由86%的氢和14%的氦组成的,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2016年3月8日,木星将上演冲日表演,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重逢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木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冲日”。每过399天左右,就会发生一次木星冲日。冲日前后,木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是观测和拍摄的最佳时机。

2016年3月31日,太阳系行星木星遭到不明物体碰撞,此事件在天文学界引起了热议。

结构组成

古代中国:岁星,太岁。古代西方:朱庇特。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形成。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过渡。

木星是四个气体行星(又称类木行星)中的一个:即不以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木星的密度为1326 g/cm³,在气体行星中排行第二,但远低于其他四个类地行星。

木星的高层大气是由体积或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12%的氦所组成(见方表)。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探讨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余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硫等物质。大气最外层有冷冻的氨的晶体。木星上也透过红外线及紫外线测量发现微量苯和烃的存在。

木星大气层中氢和氦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阳星云的理论组成,然而,木星大气中的惰性气体是的2-3倍高层大气中的氖只占了总质量的20%,约为太阳比例的10%,氦也几乎耗尽,但仍中氦的比例的80%。这个差距可能是由于元素降水至行星内部所造成。

由光谱学分析而言,土星被认为和木星的组成最为相似,但另外的气体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相较之下所含氢和氦的比例较低然而,由于没有太空船实际深入大气层的分析,除了木星之外的行星至今仍没有重元素数量的精确数据,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扁,赤道鼓的三轴不等椭球体,扁平显著。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因为木星体积巨大,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也强。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元素含量是75%,氦元素含量是24%,其他仅为1%,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南部。从东到西最长时有48万千米最小的时候也有两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最长有14万千米,最短时也有11万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²,能容纳三个地球。对于它是什么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这个大红斑是1665年由法国后裔的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每6个地球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经常卷起高达8千米的云塔。它时常改变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它们连同木星一起组成了木星系它们像一串珍珠似地围绕着主宰它们的天神--木星旋转着。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大小排列

九大行星按体积大小(视觉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

九大行星如果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

“九大行星”,是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前的九颗行星的合称,在会议上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八大行星”。

基本介绍

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美国天文学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将冥王星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内。后来,发现冥王星不符合行星定义,于是它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太阳系剩下八大行星。

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当今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聚集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而且各项数值都比冥王星大的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阋xì神星:直径2326±12千米,略微小于冥王星。但质量是冥王星的127%),是一个质量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因此,从“九大行星”改为“八大行星”就不难理解了,不然太阳系会“行星泛滥”。

分类: 休闲/爱好 >> 其他爱好

解析:

我们知道现在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便是迄今为止,不少科学家都对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抱怀疑态度。冥王星真的名副其实吗?这还要从科学家发现天王星说起。

科学家发现天王星的时候,觉得它与计算的数据有冲突,觉得在这颗星的周围,应该还有别的星,别的星对天王星加以吸引,从而使天王星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于是,科学家们又重新计算,发现应该有一个行星存在。后来,据此发现了海王星。海王星的运动也没有规律,这样,观念与理论不相符。于是,人们又推论还有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1929年,人们发现了冥王星。1930年,这个成果公布。科学家发现的第九大行星比预期的小得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寻找第十大行星。

1951年,柯伊伯曾提出一种理论假说。他认为在海王星的轨道外存在一条带,在这个带上,密密麻麻分布着4万个固态的小行星。受大行星的影响,它们飞进我们地球附近。这被认为可能是很多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冥王星也可能只是柯伊伯带中的物体。1992年,天文学家利用足够大的望远镜,观察到海王星附近有小天体,不计其数,直径大约在200公里到 400公里。轨道非常接近冥王星。柯伊伯的假说变成了现实。于是,这个宽带就被人们称之为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是海王星之外的一个带状区域,里面有大量主要由冰组成的天体,据认为其数量可能超过7万个,自1992年QB1被发现以来的9年间,已经发现400多个。其中已经发现的最大天体是直径2200公里的冥王星,其次是直径1200公里的冥卫一。天文学家还确认柯伊伯带中新发现的另一个天体“伐楼拿”的直径为900公里。这使它成为迄今在柯伊伯带中发现的除冥王星和冥卫一之外的最大天体。这些较大天体的发现,使冥王星作为太阳系大行星的地位进一步动摇。科学家推测,在柯伊伯带里可能还有尺寸与冥王星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有待发现。

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后,太阳系就有了九大行星,其边界达到59亿公里,195个天文单位。冥王星的发现,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谜团。由于冥王星的直径和质量在戏剧性地缩小,它根本不可能直接对直径和质量均比它大得多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发生影响。因此,有科学家预言:另外还有一颗质量是地球质量3~4倍的较大行星通过海王星的卫星系。冥王星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到海王星系的排斥,变成了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

由于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未能消除天王星的理论计算位置同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误差;另一方面,天王星、海王星对冥王星运动轨道干扰的说法也解释不了冥王星运动的误差,从而上述关于第十颗行星的预言就被一些科学家所认同,并吸引着他们去探索。

不少科学家长期寻找着第十颗大行星。科学家认为,现在的九大行星轨道之间是找不到第十大行星的,只有在水星轨道以内,或者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才能找到。前者称为“水内行星”,后者称为“冥外行星”。

科学家从上个世纪就努力寻找水内行星。虽然有的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经不少科学家的检验,仍没有找到。1976年美国专门发射了一艘宇宙飞船在那里整整寻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存在水内行星的痕迹。由此看来,存在水内行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甚至可以完全排除了。

科学家寻找冥外行星也做了许多工作。天文学家根据观测资料计算,认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可能在离太阳105亿公里以外的地方,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5-10倍。现在,科学家已用了超大型望远镜对准这颗未知行星可能出现的地方,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正希望从这些照片中沙里淘金似地找到它。此外,美国发射的“先驱者”十号和十一号宇宙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附近做了大量观测,企图找到冥外行星。

1987年7月9日,美国“先驱者号”宇宙探测器的主要研究人员称,太阳系可能存在第十颗大行星,但它的轨道很不寻常,几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成直角倾斜,行星的质量比地球大4倍,公转周期至少需要700年。

太阳系究竟有没有第十颗大行星?至今说法不一,仍然是一个没有肯定答案的谜,期待今后的长期观测来回答。

itsohu/33/58/articles

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土星次之。

1八大行星体积排序

赤道半径大小的排列顺序和体积是一样的,下面是以地球体积为1作比例,比较出八大行星体积排列顺序的大小关系,如下面数据所示:

体积:(以地球为1,体积10832073×10^12km)

太阳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土星次之。

2八大行星介绍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他物体,因此降级为矮行星。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8Planets),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

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清理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颗。

1、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之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2、金星。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3、地球。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行星。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4、火星。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称为荧惑守心。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5、木星。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中国古代称为岁星,因为他公转一周正好是12年,也就是一地支,木星是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或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由于它巨大的体积,人们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它,木星被称为“太阳系行星之王”。它拥有着全太阳系中最快的自转速度。

6、土星。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7、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8、海王星。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以上就是关于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全部的内容,包括:太阳系有几大行星、世界上最大的行星是哪个、九大行星什么星最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78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