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杀母的故事是真的吗

孔融杀母的故事是真的吗,第1张

历史中并无此记载,孔融最终被杀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不孝顺,传说曹操有一次听手下的人谈起孔融时,听手下的人说,孔融在谈到孝道和人伦的时候,认为父子母子之情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是存在一些利益关系的,于是加上之前的矛盾,曹操一怒之下便将孔融杀了。

孔融之死历史记载《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劈如客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日:“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译文如下: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郗虑又诬陷其罪,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冤枉上状奏孔融说:“少府孔融,从前在北海,看见王室不安宁,招集徒众,图谋不轨,说:‘我大圣之后, 被宋所灭。有天下的,何必一定是卯金刀。’后来与孙权的使者说话,诽谤朝廷。又孔融位在九卿,不遵守朝廷的礼仪,不戴帻微行,唐突宫掖。又以前与没有出仕的祢衡无所检点地乱说什么“父亲与儿子,有什么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而已。

儿子与母亲,又是怎么回事呢譬如寄物缶瓦中,出来就分离了’。不久,与祢衡更相标榜,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回答说:颜回再生。’大逆不道,应当予以重诛。”书奏,判处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儿女都被诛。先,女儿年七岁,男年九岁,因都幼弱,得保全。寄在人家。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遗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

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 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以前,京兆人脂习、元升,与孔融相好,曾戒孔融刚直。及被害,许昌没有敢收尸的,脂习去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 ,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得赦,释放出来。

扩展资料:

孔融历史影响:

1、文学: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2、政治: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他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陈宫。

通过《三国演义》查询可知,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买酒。但曹操却误以为家人的磨刀声,因怀疑吕伯奢家人将要谋害自己而杀死吕伯奢的家人。所以吕伯奢家的人是陈宫。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以上就是关于孔融杀母的故事是真的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孔融杀母的故事是真的吗、吕伯奢家是郗虑还是陈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71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