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为什么要 闯关东 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 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 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打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东三省之开放设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发之势矣”。伴随着关东地区的逐渐开放,流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年增年长,蔚成大观,山东、直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使东北终于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断,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可以想见。
进入民国时期,山东人闯关东迭起 ,历年进入关东地区的人数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四年。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按历史学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员,光在民国年间留住东北的山东人就达到792万之多。
问题二:在历史上,山东人出现“闯关东”的原因是为什么? “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自身贫困逃生的。 向东北移民的原因,固然有上述中央和地方 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积极招垦,以及东北自然经济所带来的引力。但是,更大的驱动力是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把破产的农民、难民推到东北谋生。 首先,华北地区地少人多是向东北移民的前提。清代以后,山东、河南和直隶省人口猛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甚至一度成为密度最高的省份。1840、1898和1936年全国每平方公里平均有4363、4129和4888人,而山东省该三年分别为2071人、24624人、25640人,其密度从在全国居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二位;河南省该三年分别为14780人、15707人、19252人,由居全国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河北省该三年分别为9739人、11133人、13935人,由居全国第十位上升到第八位。(注:据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计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随之而至的是,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华北冀鲁豫咸丰元年(1851)人均耕地446亩,1912年前后下降至366亩,1928年以后又下降到293亩。(注:转引自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第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耕地与人口的失调对华北农村压力极大,促使人们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 其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是华北难民离乡背井去东北的直接原因。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殃及鲁、豫、直省,山东省灾情在六分以上的村庄即达7161个,灾民逾700万人。(注:袁长极等:《清代山东水旱自然灾难》,《山东史志资料》,1982年第2辑。)从该年到1912年清朝覆灭的56年中,山东省仅因黄河决口成灾的竟有52年之多,共决口263次,成灾966县次。(注:《申报》,光绪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咸丰四年(1854)直隶省连续5年遭受蝗灾,京津、直隶东北部和南部最甚,飞蝗蔽野,田地到达了春无麦,食五谷茎俱尽的程度。光绪元年(1876)后连续四年的华北特大旱灾,遍及东北五省,受灾难民达2000万人以上,饿殍就达1000万人以上。山东难民农村皆“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相率逃荒于奉锦各属,以觅宗族亲友而就食”。(注: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1,第25页:畿辅旱灾请速筹荒政折,光绪五年八月。)光绪三年(1979)直隶旱灾,灾区甚广,“大率一村十家其经年不见谷食者,十室而五;流亡转徙者,十室而三”。(注:《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转引自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613页。)1920年华北五省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严重旱荒,灾区面积约27127万方里,受灾共340个县,灾民达3000万人左右,死亡50万人。1928年至1930年华北、西北又遭受了旱、水、雹、虫、疫并发的巨灾,遍及甘、晋、绥、冀、鲁、察、热、豫等9省,饿殍遍野,万里赤地。面对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不甘困守待毙的灾民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逃亡,沿着前辈的脚步走西口和“闯关东”,一时间成为向东北移民的主流。 其三,军阀混战等战争频仍,严重地摧残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加深了农村自然经济破产的程度,迫使农民辗转流徙,移民东北。近代中国对外对内战争和兵灾匪祸频繁,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北伐军、捻军、黑旗军,以及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接间接予当地农民以莫大损失。尤其1915年以后,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国民革命军北伐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如山>>
问题三:闯关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闯关东,关东是那,从那闯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问题四:闯关东和走西口历史上都是怎么回事啊 是的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 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 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问题五:山东人为什么要闯关东 是内地经过长期的人口增殖,使人口达到饱和,不可能人人有土地种。于是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为了谋生计,便到地广人稀的满人的“龙兴之地”去淘金、种地。而闯关东的开始时间是在清朝的初、中期而非到后期才开始。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今天辽宁省的一部分,和吉林、黑龙江的全部,当有还有一部分土地后来被沙俄抢占了。由于清朝皇室禁止内地 进入关东,所以 要“闯”。
问题六:闯关东到底是从哪儿到哪儿的以及闯关东到底是咋回事?为啥要闯关东?谁能给我普及一下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地区,原来满洲族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满洲地区大量的无人区。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满洲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满洲地区开垦荒地。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关东地区。这其中,闯关东主要是山东人,大约占闯关东人数的95%以上,总数大约2000多万人。
问题七:历史上为什么有闯关东一说? 关指的是山海关,“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实际指的是整个东北地区。
近代以前,清 讲东北地区视作自留地,看成是自己的老家,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不允许内地人随意进入东北。
清朝末年,由于受到日本、俄国的威胁,东北眼看难以保住,清 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
此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 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由于进入自然条件恶劣、路途遥远,且缺乏保障,造成移民过程非常辛苦、困难,所以当时人成为“闯”,可能会发家致富,也可能会倾家荡产,也可能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总之风险很大。
“闯关东”客观上促使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东北地区汉族占据了绝对多数,尽管后经历俄国人、日本人屡次入侵,即使有内外无数敌人搞什么“满蒙独立”运动、“满洲国”等,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都没有改变满洲成为中国东北的事实“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
问题八:闯关东的 原因是是么 第一,闯关东主要是山东人大批的迁往东北的代名词。
第二。山东在那个时期粮食欠收,加上自然灾害,生活困难。
第三。东北地区当时地广人稀,土地肥沃。
山东人要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逃难。
关东地区地广人稀,南方人满为患。除了清政府最初招募的一批垦荒者外,更多闯关东的百姓是逃难过去的。据相关数据统计,从清末到民国,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
这么庞大的人口,即使南方再富裕,恐怕也无法消化。而这数千万人是要吃要喝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土地才能供他们生存。正好关东地区地广人稀,可以满足灾民们的生存需求。
关东地区相对安稳的社会环境。虽然当时沙俄和日本已经开始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进行侵蚀,但总体来说,并未爆发什么太大的战争。
而南方地区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英法联军等帝国主义军队打上门。老百姓都是图个安稳日子,自然不希望每天活在枪林弹雨中。所以在那个时代,闯关东的人要远远超过南下的人。
关东是指: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历史上两地有紧密地缘人缘联系,一时逃荒农民闯关东成为主流。
闯关东这种趋势,事实上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快,到了九十年代、尤其是进入了新的世纪之后,“闯关东”的趋势得以停止,甚至,开始了大量回流。
1、闯关东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被社会压榨太厉害,被迫迁移。
2、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
3、西口大移民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明初,朝廷为了保卫北方边疆设了九边(9个军区),80多万戍边部队和30多万匹战马给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洪武三年开始实行以粮换盐的开中制,为晋商的形成带来了契机。明朝中期又在张家口和杀虎口开放马市,这对晋商由以盐业为主转向多种经营产生了重要推动。但是,明政府并不允许商人北入蒙古腹地经商,边贸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明覆清兴后,北部边界前移,康熙征讨葛尔丹,平定大西北的马蹄隆隆,踏破了过去汉民禁止入蒙的禁令。距蒙古草原一水之隔的河曲人捷足先登,纷纷渡河北上,来到蒙古大草原垦殖开发。由于蒙族人不善耕种,而大青山以南绵延数千里又为可垦之地,这就为走西口的哥哥们提供了用武之地。
闯关东称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活动。山海关的城门,就是关内和关外的分界线。从清朝到民国,无数迫于生计的山东人开始往关外寻求活路。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黄河下游天灾不断,山东一带的农民顾不得朝廷的禁令,纷纷冒着危险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
十九世纪中期,因闯关者的大量涌入,东北人口突破了三百万。十九世纪末期,东北实行全部开禁,这个时候人口增加至一千八百万。民国初开始,闯关东的人越来越多,东北人口已经接近四千万。闯关东的人群中以山东人最多,有一千八百多万,而最后留在东北的,也有七八百万。现在东北很大一部分人的祖先原是山东人。
清朝建立初始,实行严厉的隔离制度,禁止汉人进入满人管理的富饶之地。早期的时候,很多犯错被抓的山东人被发配到东北苦寒之地,他们被称作“流人”,意为发配流放之人。后来山东人集体闯入东北,他们开垦荒地,做苦力,做小买卖,勤奋肯干,很多人在东北站稳了脚跟,他们则被称之为“流民”。
(没有盘缠的流民,几乎是一路乞讨到达东北的)
满清朝廷眼见大势所趋,无法阻拦人口的大量迁移,索性由开始的镇压变成了引导和帮扶,清朝后期的山东人去东北,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他们给东北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东北的繁荣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面对日本的侵略,山东人也进行了卓绝的反抗,他们中很多人死于抗击日寇的战斗。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山东穷苦农民面对严峻生存考验之时的奋起求生运动。当年,他们中的男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自己的老婆孩子。
小孩子在哭泣,老年人拄着拐杖,一家老小,相依为命。他们知道关外是未知的世界,可是他们还是勇往直前,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患难,走向前方,沿途都有他们留下的痕迹
从清朝中后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00余年间,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山东人为主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这是一段厚重而悲壮的传奇历史。
1、从山海关内,以山东、直隶为主,到山海关外。
2、“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3、原因: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
扩展资料闯关东的开始:
追溯到战国时期,关外的辽西(辽河以西),和北京地区、河北北部一样,曾经属于燕国的统治下。南北朝时期,前燕和后燕也分别管辖这里。而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
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也就是说在古代时期到清军入关,关内和东北地区(至少和辽宁地区)就颇有渊源。
虽然努尔哈赤于1588年统一了东北地区,建立了八旗制度,并发布满文(建立于蒙文的基础上),导致关外文化和关内文化的差异加大,再加上清政府的“禁垦”政策限制汉人出关,但是这一切并不能阻止闯关东的浪潮。
参考资料:
简介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三个时期
(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 (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
历史背景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 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 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满洲固有文化的“侵蚀”,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镇)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
以上就是关于闯关东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包括:闯关东怎么回事、为什么山东人要闯关东、为什么要闯关东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