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域是什么

索书号2023-04-23  15

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地理区域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中国区域地理,其划分从各个时代、研究重点、综合性与可比性考虑,存在多种多样的划分方式,每种方式主题和重点各不相同。根据美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RichardHartshorne)对区域的定义,“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区域往往有具体的地方所指”。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 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分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山为北方 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影响因素

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

界线C:主导因素是降水和地势地形,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六大地理分区的来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 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这一划分方式至今亦在身份证号码上有所体现:

华北1:京11、津12、冀13、晋14、蒙15

东北2:辽21、吉22、黑23

华东3:沪31、苏32、浙33、皖34、闽35、赣36、鲁37

中南4:豫41、鄂42、湘43、粤44、桂45、琼46

西南5:渝50、川51、贵52、云53、藏54

西北6:陕61、甘62、青63、宁64、新65

按当前行政区划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七大地理分区

依据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在大类数量上划为5个区域,这就是东西南北中,又考虑到中国边界形状的特点,中国的一级地理区域划分应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理区域的划分应该是地理和行政区的结合,一个省不能同时属于两个区域。至于气温、雨量、风力等地理因素,他们本不是一个沿经纬度突然变化的变量,是连续变化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土上,只要划分了东西南北,其地理变量特征自然就会表现出来。

区划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注:亦有在此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划入东北地区的划分方式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1949年以来,全国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1、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2、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扩展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具体区划:

截止2018年09月26日,全国共有(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34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334个(294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2851个(970个市辖区、375个县级市、1335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39888个(2个区公所、21116个镇、9392个乡、152个苏木、984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8241个街道)

说明:四级行政区具体数量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一年统计一次,截止2018年1月1日。

按照行政区划代码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港澳台表示分布,具体如下: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东(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山东)

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港澳台(香港、澳门、台湾)

二、三类行政区域:

指行政区划中按照直接受政权或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属于相对概念。就全国范围内,中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直属中央政府管辖行政区称为“省级行政区”(或“国家一级行政区”)。省辖市、地级市等行政区属于二级,县级市属于三类。

以河南省为例:

一类行政区域:

郑州市区(含上街区)、新郑市、荥阳市、巩义市、新密市、登封市 洛阳市区(含吉利区)、新安县、栾川县、偃师市平顶山市区(含石龙区)。

舞钢市安阳市市区鹤壁市市区新乡市市区许昌市市区、长葛市三门峡市市区、义马市、渑池县、灵宝市济源市、漯河市区。

二类行政区域:

中牟县 开封市区 伊川县、孟津县、宜阳县、洛宁县、嵩县、汝阳县 汝州市、宝丰县、郏县 林州市、汤阴县、安阳县 淇县 辉县市、新乡县 焦作市区、修武县、武陟县、沁阳市、孟州市。

博爱县、温县 濮阳市区禹州市、鄢陵县、许昌县、襄城县 、舞阳县、临颍县 陕县、卢氏县 南阳市区 商丘市区、永城市 信阳市区 周口市区、项城市 驻马店市区。

三类行政区域:

开封县、兰考县、杞县、尉氏县、通许县 叶县、鲁山县 内黄县、滑县 浚县 长垣县、卫辉市、延津县、获嘉县、原阳县、封丘县 濮阳县、清丰县、范县、台前县、南乐县 淅川县、南召县。

唐河县、社旗县、方城县、西峡县、桐柏县、镇平县、新野县、内乡县、邓州市 民权县、虞城县、睢县、夏邑县、宁陵县、柘城县 罗山县、商城县、淮滨县、光山县、固始县、息县、新县。

潢川县 鹿邑县、西华县、扶沟县、沈丘县、郸城县、商水县、太康县、淮阳县 确山县、西平县、汝南县、正阳县、泌阳县、平舆县、上蔡县、新蔡县、遂平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区划

区域是指工作表中的单元格组;区域的表示方法是用区域符“:”将区域的两个对角的单元地址隔开;选择不连续的单元格区域时,首先选中第一个区域,然后再进行第二个区域的选择时,应按住Ctrl键。可以对区域进行命名,以方便使用。

命名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

1

选中需要设定的数据;

2

在左上角的名称框中输入数据,回车即可。以后使用此范围的数据时可以直接输入“数据”即可。

方法二:

1

选中需要设定的数据,点击公式→名称管理器;

2

在弹出的新建名称中输入“数据”,点击确定。同样可以达到方法一的效果。

一、数据区域,即数据所在的区域。

二、在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是写在各个单元格中的,因此数据区域在EXCEL电子表格中就是指写入数据的单元格所在区域。

三、比如A1单元格写入了“姓名”,在A2至A100单元格写入了具体的名字,这时A2至A100单元格区域就是数据区域。

四、单元格地址

表格的顶上是一排字母A,B,C,这个就是列标

表格的左边是一竖列的数字1,2,3,这个就是行号

列标加上行号就是就是单元格的名称,单元格名称也叫做单元格地址,如A列的第三行,为A3单元格,C列的第18行为C18单元格,第五列的第七行就是E7单元格,这样形成了一个个的坐标,标明了每个单元格的位置。

谢谢

1地区:1 较大的地方

多山地区

华北地区

2行政划分单位

地区差价

3 [mandated territory]∶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

2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3地理区域:地理区域指 一个比较独立的地理地形区。比如: 华北平原区——他包括 海河平原、 黄河平原、淮河平原,华北平原也叫做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所涉及的省区就比我们所说的华北五省市(京津冀晋鲁)的范围大。这样的还有很多, 再如,青藏高原区,要比青藏地区范围大,青藏高原包括四川西部,而青藏区是行政上的,指西藏青海。等等很多。 四大区域分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这四大地形区域

4地理单元:按一定尺度和性质将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5地形: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

6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以上就是关于地理区域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地理区域是什么、“行政区域”是什么意思、excel中区域的概念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58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