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债务ebitda计算公式

总债务ebitda计算公式,第1张

等于负债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总债务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和,其代表为有息债务。而负债既包括有息负债也包括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除应符合负债的定义外,还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到,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较长,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会计准则

第二十三条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第二十四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相关解释: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到,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解释: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较长,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十五条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sation)是指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益。EBITDA为目前全球各地电信业常用以反映经营业绩,杠杆比率和流动资金的会计数据EBITDA并不是按公认会计原则所编制。

EBIT 与EBITDA的区别是什么

EBIT,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税前利润,从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EBIT计算公式有两种,EBIT=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或EBIT=经营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EBITDA计算公式为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或EBITDA=EBIT+折旧+摊销;

EBIT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EBITDA则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

EBIT通过剔除所得税和利息,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这样方便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

EBITDA,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的缩写,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

EBITDA被私人资本公司广泛使用,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

通信行业的ebitda是指计算整个通信行业的经营业绩。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

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广泛使用。但当时投资者更多的将它视为评价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EBITDA开始被实业界广泛接受,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个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比如核电行业、酒店业、物业出租业等。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和市场评论家们推荐投资者使用EBITDA进行分析。

分类: 商业/理财 >> 商务文书

解析: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EBITDA是扣除利息,税,固定资产贬值和分期付款之前的收入。

是本公司除少数股东权益、所得税、投资收益、财务费用、折旧和摊销前的利润。EBITDA被视为运营业绩表现、负债能力和流动资金的标志而被全球电信业广泛采用。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ebitda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timeinterestearned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五度学习网xxxx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基本概念利息保障倍数(timeinterestearned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折叠编辑本段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公式中:

分子:利润总额利息费用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费用等于财务费用理论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ebitda债务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ebitd债务保障倍数是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值,用以衡量偿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次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折旧摊销)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EBITDA利息

公式中:

分子: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折旧摊销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DA

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

体现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的运用

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

(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

(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

(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以下为相关计算公式:

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初末平均净资产100(上市公司用年末数)

6EBIT利润总额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7EBITDAEBIT折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9债务资本比率()总有息债务资本化总额100

10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及递延资产)100

11资本化总额总有息债务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递延税款贷项

12总有息债务长期有息债务短期有息债务其他应付款

13短期有息债务短期借款贴息应付票据其他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

14长期有息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1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6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7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18存货周转天数360(主营业务成本年初末平均存货)

1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年初末平均应收账款年初末平均应收票据))

20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主营业务成本(年初末平均应付账款年初末平均应付票据))

21现金回笼率()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22EBIT利息保障倍数(倍)EBIT利息支出EBIT(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23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倍)EBITDA利息支出EBITDA(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24经营性净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利息支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25担保比率()担保余额(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100

26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100

27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动负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期初流动负债期末流动负债)2)100

28经营性净现金流总负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期初负债总额期末负债额)2)100

22EBIT利息保障倍数(倍)EBIT利息支出EBIT(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以上就是关于总债务/ebitda计算公式全部的内容,包括:总债务/ebitda计算公式、EBITDA 是什么意思嘛、通信行业的ebitda是指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45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