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是属于哪类动物

水獭是属于哪类动物,第1张

水獭(拉丁学名:Lutra lutra)为鼬科动物,又名獭、獭猫,分布在欧亚大陆及其邻近的岛屿,中国各地都有栖息,以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等多水域地区为主要栖息地,以西藏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所产的水獭个体大而且皮毛质量好。水獭共有10多个品种,中国至少有5个品种。水獭为世界珍贵的毛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獭是半水栖兽类,流线型的身体,头部宽而略扁,吻短,下颚有须,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圆,体背灰褐,胸腹颜色灰褐,喉部、颈下灰白色,毛色还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稍带红棕色。水獭常独居,不成群。它们傍水而居,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湾、沼泽等淡水区。水獭的洞穴较浅,多居自然洞穴,常位于水岸石缝底下或水边灌木丛中。

水獭是保护动物。

水獭是我国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之称,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世界水獭日,旨在呼吁人们保护水獭,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

水獭

水獭是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动物的统称,全球共有13种,除了澳洲和南极洲之外,所有的大陆均有分布。我国有3种水獭的记录,欧亚水獭的分布范围最广,历史上除宁夏没有记录外,其他省份均有记录,亚洲小爪水獭体型最小,目前在海南热带雨林地区有活动迹象,江獭集群围捕鱼类、偏爱石质水滨,仅在云南边境地区及广东沿海的上川岛有过零星记录。

水獭身体细长呈流线型,头扁耳小脚短,毛发浓密,伴水而生,食物主要是鱼类、蟹类、甲壳类等水生动物,偶尔也捕捉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因为对栖息地破坏和污染十分敏感,被认为是淡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同时也是区域河流和湿地等水生环境的旗舰物种。

水獭的存在通常意味着一个完整而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体现了该区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价值。

水獭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常将捉到的鱼托出水面而食,也捕捉小鸟、小兽、青蛙、虾、蟹及甲壳类动物,有时还吃一部分植物性食物。

喜欢从岸边或河崖上潜入水中追逐鱼群,但最常用的狩猎方法是伏击,尤其是在冬季,常常躲在冰窟窿里,等待鱼游过来时突然冲出捕食。当发现水鸟在水面上缓慢游动时,也会从水下俏俏潜近,然后一口咬住猎物,再慢慢吃掉。

形态特征

水獭体长约560-800mm,尾长约300-400mm。躯体长,呈扁圆形。头部宽而稍扁,吻短,眼睛稍突而圆。耳朵小,外缘圆形,着生位置较低。四肢短,趾(指)间具蹼。下颏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前肢腕垫后面长有数根短的刚毛。鼻孔和耳道生有小圆瓣,潜水时能关闭,防水入侵。

水獭体毛较长而致密,通体背部均为咖啡色,有油亮光泽;腹面毛色较淡,呈灰褐色。绒毛基部灰白色,绒面咖啡色。

水獭的天敌是虎狮。

虎狮会捕食水獭,水獭在水中是没有天敌的,但上了陆地后,虎狮就是它们的天敌,此外,它们最大的天敌可能就是人类了,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被人类肆意破坏,还有些人会去狩猎水獭,从而导致水獭的生命受到威胁。

水獭为鼬科、水獭属动物。水獭躯体长,吻短,眼睛稍突而圆,耳朵小,四肢短,体背部为咖啡色,腹面呈灰褐色。

水濑和水獭读音区别如下:濑读音为:lài。

水獭头骨之吻部粗短,额部较长,脑室宽大呈扁梨形。眶间部很狭窄,眶后嵴向后延伸呈“V”形颞嵴。人字嵴明显。成年水獭头颅各骨缝多数愈合,唯鼻骨的骨缝较明显。听泡扁平,三角形。

形态特征:

水獭体长约560-800mm,尾长约300-400mm。躯体长,呈扁圆形。头部宽而稍扁,吻短,眼睛稍突而圆。耳朵小,外缘圆形,着生位置较低。四肢短,趾(指)间具蹼。下颏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前肢腕垫后面长有数根短的刚毛。鼻孔和耳道生有小圆瓣,潜水时能关闭,防水入侵。

水獭体毛较长而致密,通体背部均为咖啡色,有油亮光泽;腹面毛色较淡,呈灰褐色。绒毛基部灰白色,绒面咖啡色。

以上就是关于水獭是属于哪类动物全部的内容,包括:水獭是属于哪类动物、水獭是几级保护动物、水獭吃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44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