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的解释

河北师大附中2023-04-22  18

砗磲的解释

[tridacna]

印度洋和太平洋 珊瑚 礁上的一种蛤,有时重250千克以上,肉可食 详细解释 (1)次于玉的美石。 《广雅·释地》 :“蜀石、碝、玫、砗磲……石之次玉。” (2)软体 动物 , 栖息 热带海洋中。肉可食用。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长可达一米,可制 器皿 及 装饰 品。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砗磲》 :“ 南海 有蚌属曰砗磲,形如大蚶,盈三尺许,亦有盈一尺以下者,惟其大者为贵。” (3)指其介壳。古称七宝 之一 。 唐 苏鹗 《苏氏演义》 卷下:“ 魏武帝 以 玛瑙 石为马勒,砗磲为酒椀。”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 :“嵌珊瑚砗磲玛瑙,光射月轮孤。” 清 朱彝尊 《赠许容》 诗:“吾生 好奇 颇嗜此,砗磲犀象罗笥中。” 《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 第五八回:“这洋枪队过完之后,还有一个押队官,戴着砗磲顶子,骑着马。” (4)特指酒杯。 明 屠隆 《彩毫记·展武 相逢 》 :“斩 头颅 报怨都城,把砗磲使酒侯家。”

词语分解

砗的解释 砗 (砗) ē 〔砗磲〕软体动物,比蛤蜊大,有的长达一米, 生活 在热带海中,介壳略呈三角形,可做器物和装饰品,肉可食。亦作“车渠”。 (砗) 部首 :石; 磲的解释 磲 ú 〔砗磲〕见“ 砗”。 部首:石。

砗磲是一种稀有的有机宝石,因为颜色如同白玉般纯洁,古代就被视为佛教七宝之一。我国实用砗磲历史悠久 ,在汉朝伏胜所著《尚书大传》当中便记载了一则关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的地方,散宜生用砗磲大贝敬献纣王,赎回文王的故事。

砗磲之名最早见于东汉时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成为”车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砗磲椀赋序》中提到:”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纹,生于西国,其俗宝也。”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固在车渠旁边加了个”石”字。

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贝类生物,其直径可达一米,成分与珍珠的很相似,其化学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有机质,呈微透明至不透明。而被用来制作首饰的则是砗磲的化石。因为具有珍珠光泽且颜色雪白,质地细腻坚硬,所以与珍珠、珊瑚、琥珀并称为四大有机宝石。

中低档的砗磲颜色比较简单,以白色、牙白色和棕**相间两种为主,高档的砗磲颜色更丰富,分纯白砗磲、金丝砗磲、黄金砗磲、木色老砗磲、玉砗磲,还有少见的紫色、粉色、紫红色和血砗磲。其中玉化程度越好的砗磲价值越高,那种看上去像白瓷一样,通透感很差的则价值很低。然后瑕疵越少越好,大小越大越好。砗磲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主要在南中国海、菲侓宾、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海域,栖息于浅水珊瑚礁间。

关于砗磲的肉眼鉴别主要看两点:一是颜色,砗磲外表光洁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泽,而砗磲仿制品往往是用砗磲粉、白石粉或其他贝壳粉末注胶染色压制而成,颜色白的呆板、表面抛光发亮,很不自然。二是看纹理,砗磲是自然生长的,因此具有天然的纹路及层状结构,层面清晰致密,纹路无一相同,而砗磲仿制品则无天然的生长纹,放大镜下观察没有明显层状结构。砗磲手链属于有机宝石,非常脆弱,千万不可接触到化学试剂。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汗水会氧化砗磲,天太热的时候最好不要佩戴,同时,砗磲的硬度不高,所以不能挤压撞击,否则会碎裂。

1、砗磲拼音:[chē qú] 。砗磲(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1科2属9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2、全部为热带种,通常以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 1 米。砗磲外套膜内有大量的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

3、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砗磲是一个体型巨大的海洋双壳纲软体动物物种。

砗磲在东方佛典《金刚经》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砗磲的纯白度被视为世界之最。从宝石学的观点来看,具有美丽珍珠光泽而颜色洁白、有晕彩且质地细腻的贝壳才可作为宝石,而砗磲贝却是所有贝类制品中最漂亮的。

砗磲是用贝类动物砗磲的躯壳做成的,它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世界上有9种,都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中国的台湾省、海南省、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也有这类动物分布。

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

特点

1、贝壳大而厚重,略呈三角形,长可达1米;

2、壳面有高垄,垄上有重叠的鳞片,一般有4-6个褶皱;壳顶弯曲,锯齿状壳缘;

3、壳外面通常白色或浅**,内面白色;外套膜缘呈黄、绿、青、紫等鲜艳的色彩,极美丽。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圣物。砗磲是海洋贝壳中最大者,直径可达18m。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砗磲

chē qú

砗磲(chequ)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动物的统称。共有2属6种。砗磲属(Tridacna)5种,砗蚝属(Hippopus)1种。大砗磲(T.gigas)的外壳直径可达1米以上,厚6~9厘米,两片贝壳约重300公斤。较小的如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砗蚝(H.hippopus)直径一般也有05米。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别在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我国的海南省和南海诸岛也有分布。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弯曲,壳缘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数条像被车轮辗压过的深沟道。外套膜大,颜色鲜艳。砗磲常与大量虫黄藻(Zooxanthellae)共生。这种单胞藻可在砗磲体内循环,并可进行光合作用,供砗磲丰富的营养。砗磲的外套膜边缘有一种叫玻璃体的结构,能聚合光线,可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这种蛤藻的特殊关系,称为互惠共生。此外,也食浮游生物。砗磲肉可食,大贝壳可用作贮水器或贝雕原料。有的砗磲还能产生珍珠。小型贝壳可烧制石灰或供观赏。目前,有的国家已对鳞砗磲和无鳞砗磲进行人工养殖并获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砗磲的解释全部的内容,包括:砗磲的解释、砗磲是什么东西、砗磲怎么念 砗磲的读音和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43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