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情教育中体现“三贴近”原则

芬妮的旅程2023-04-22  23

几年的初三教学工作,我深感初三国情教育部分内容难教,学生难学。原因有两个:从学科知识角度看,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比较抽象;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总觉得国情部分的内容空洞、跟自己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甚至有的学生觉得“学这个没有用”。面对这样的现况,教师就要从学情和内容出发,找准切入点,选取材料,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的课堂。为了走出这样的困境,我也在尝试改变。下面就一节课的教学谈一下我的做法。

课例:初三思想品德《科教兴国》

[导入:时政在线]

播放视频〈〈蛟龙入海〉〉,下潜至5000米,并将挑战7000米深海。

学生观看视频,并谈感受。

设计意图及效果:〈蛟龙入海〉备受世人瞩目,鲜活又熟悉的热点新闻,精选的视频,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富时代性、典型性的材料还激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感受科技魅力]

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进行课前准备,搜集在衣、食、住、行方面最新的科技成果,感受科技魅力,进行课堂PK。鼓励学生制作课件。

设计意图及效果:一是引入小组竞争与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高涨;二是学生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教学效果看,此环节学生情绪高涨,培养了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学生在彼此的分享与交流中,领略科技的魅力,不仅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道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学习欲望。

[瞩目科技成就]

1.列成就:请学生列举我国近几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2.探原因:为什么我国会取得如些瞩目的成就?你知道我国在重视科技方面有哪些举措吗?

3.请辨析:我国是科技大国?我国是科技强国?

设计意图及效果:紧密围绕科技这一主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起“列成就”,学生在充分认识并感知我国的科技成就,为我国取得成就感自豪骄傲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我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顺理成章,自然流畅,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当同学们在心底为我们取得辉煌、国家的高度重视的成就欢欣鼓舞时,我又话锋一转,引导学生辨析思考“你认为我国到底是科技大国还是科技强国呢?”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我国虽然取得一定的科技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是科技大国,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任重而道远,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科技实践。

此环节通过“列成就——探原因——请辨析”三个小活动,活动设计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环节相扣,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明理。

[践行科技在行动]

1.身边的榜样:我校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张星泽同学与他的发明创造心路历程。

2.发明创造我能行!

请同学们开动你们的聪明头脑,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成为小小的发明家,成为科技创新的新星!(请在课后,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认真研究,可向老师请教,进行一项发明设计)

设计意图及效果:选取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并践行自己的责任。相比大科学家,身边的人和事更容易打动学生,因为是身边事,所以学生更感关注;因为是身边的人,所以更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发明创造我能行”,从而实现导行之目的。

以上仅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做的尝试。在整节课中,我选用典型的鲜活的时政热点材料、学生熟悉的身边人和事,运用学生喜爱的小组竞争与合作、思辨等形式,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现了课堂的激趣、明理、导行。

一、精准把握题材选择新闻报道不能有闻必录。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推送次数过多反而会影响传播效果,故而编辑会筛选符合微信公众号特性和要求的文章。那么记者在写稿时,也应对题材有所选择。(一)坚持“党媒姓党”党媒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主张之重要职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所以记者在选择题材时,务必把政治站位摆在第一位,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以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同时,随着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意愿和程度越来越高,对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发展趋势越来越关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党媒在讲究时效性的新媒体时代拥有着先天优势。(二)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新闻内容就是要贴近人们的生活,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引发读者共鸣,才能形成有效传播,因此,在新媒体的语境下,“三贴近”原则更加适用。在微信公众号有限的推送额度下,切不可贪大求全、包罗万象,而是应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和内容第一时间摆在首页。二、灵活_变语言风格传统纸媒讲究规范用语,要求语言简短、精确、客观、通俗,而新媒体语言主要特点之一是灵活生动,深入浅出。在这方面,记者可以通过巧用“网言网语”和活用“大白话”等方式来打造恰当的语言风格,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一)巧用“网言网语”流行语是一段时期内具有特定意义和丰富内蕴的词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前卫、时尚、新潮的思想,承载着热点社会现象和问题。在新闻语言中加入流行语,可以直击读者内心,令人会心一笑,获得读者的认同感,同时,其具备的特定意义也能帮助读者高效获取新闻要点。但使用流行语要注意筛除糟粕、不雅的词汇,并且要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效果适得其反。(二)活用“大白话”新媒体时代,阅读呈现快速化、碎片化的趋势。党报语言体系中严肃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显然不适合套用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受众更乐于看到浅白、轻松,贴近自己日常生活的语言,这就要撰稿者多用“大白话”。使用“大白话”,一方面能将严肃主题合理的轻松化表达,更贴近读者需求;另一方面,“大白话”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阅读中产生的疲惫感,达到不错的传播效果。三、善于丰富表现形式海量的信息和人们有限的接收精力形成了矛盾,所以,人们要求信息表达必须高效、易获取。融媒体时代,新闻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丰富,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有机融合,引领着人们的阅读理念和阅读习惯发生转变,帮助人们更快地把握新闻核心。那么如何提高各类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呢?(一)培养融合思维,养成获取具有新闻点的可视化素材的习惯丰富表现形式的第一步就是要迈出“舒适区”,逐步培养融合思维,在新闻事件采访的过程中主动发掘可视化的新闻点。其次,智能技术的更迭,不断降低拍摄、录制和储存的门槛,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即可随时随地获取新闻素材。同时,还要不断强化新闻整体构思能力,_会如何将文字、视频、乃至动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的框架。(二)树立合作意识,提升后期制作的统筹协调能力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但笔者以为,“多能”的范围是有限的,多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专业的事应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党媒记者常年行走一线,其优势是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从前方带回和视频等素材,最终还是需要技术人员做后期处理。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新闻制作更像工业**,需要监制、策划、编辑、后期技术等一系列人员参与,各有分工。这就需要身为主创者的记者不断提升素材整合的驾驭能力以及后期制作的协调能力,精准表达新闻主题,主动沟通各方人员,实现合作共赢。来源:新闻世界

外xuan三tie近原则

Three “Getting Close to” Principles for External Publicity

"Three Accordances” Principles for External Publicity

(对)外(宣)传,不限于foreign

供参

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着眼:着眼营造有利于我的国际舆论环境,着眼在国际上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着眼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是相统一的。我们应该从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对象和宣传主体上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人们在实际感受和享受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在逐步增进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掌握、接受。这种理解、掌握、接受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与实践结合、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物质力量”的根本途径。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推进它的大众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中国***的执政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并用来指导实践活动的。科学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大众并结合大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发展的。任何一种脱离大众需要的、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必将被大众所抛弃从而最终走向灭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与“大众”相结合,只有在“大众”中找到生长点、创新点,满足“大众”的诉求和利益,才能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发展。

(二)有利于巩固中国***的执政基础

根据政党发展规律,当政党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后,其理论也相应地在意识形态中居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的确立,不是统治阶级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而是一个在大众积极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取他们的理解、掌握、接受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警惕和防止以“官方化”取代“大众化”的倾向,并且要通过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来巩固中国***的执政基础。

(三)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的理解、掌握、接受的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内涵

所谓“大众化”的含义是适合广大群众需求,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从适应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运用广大群众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所理解、掌握、接受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加以理解和把握。

(一)“大”是量的规定性

大众化的“大”是从量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加以界定。从历史角度看,“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历史性、时代性的概念,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工农兵,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构成也将会越来越趋向于全社会的“人”;从共时性角度看,“人民群众”就是要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接受和践行。

(二)“众”是质的规定性

大众化的“众”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因而,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质”。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内容上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形式上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的要求,才可能被中国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接受和践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大众化”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线展开;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主线展开;这三者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始终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其中,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判断改革成功与否、各项工作好坏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主张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的服务导向,表明着其不断突出人民群众主体性的意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因此,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双向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众化”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接受和践行的过程,又包括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其中,前一个过程是后一个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前一个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后一个过程,后一个过程是前一个过程的深化和升华。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应该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要着力把握好以下五个关系: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大众化与科学性的关系,大众化与实践性的关系,大众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大众化与时代性的关系。

(一)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

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

(二)大众化与科学性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其大众化的前提,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刻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因为科学理论不被群众掌握,就无法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必须明确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理论的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曾经指出:“***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2]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

大众化绝不是一般化,更不是简单化、庸俗化、粗俗化简单说教,而应是通俗化、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但通俗化不是庸俗化,要避免在大众化过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庸俗化而降低了其科学性。而是要在保持其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群众的生活语言,既简明、扼要,又易记,使之具有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精神融入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具体生动的实例中,贴近群众生活和实践,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理论的大众化必须以科学性为引领。

(三)大众化与实践性的关系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过程,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最本质的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实践性的本质特征,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既是发挥理论“改变世界”功能,实现理论的实践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理论要能被人民群众应用于实践,就必须具有实践特色。

(四)大众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特色的过程。民族性也就是大众性,凡是能为大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都是民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实现大众化奠定广泛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要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在研究、阐述和宣传中,运用中国民众习惯的语言、习惯的思维方式、乐于接受的形式,并充分吸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从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民众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五)大众化与时代性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特色的过程。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基本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主题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主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反映和代表各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理论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指导新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只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时代特色,就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要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内涵和要求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中,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运用最新成果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能力。同时,还要采取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离开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便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就会失去生命力。

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路径

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宣传者、教育者的职责所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在宣传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实现内容的通俗化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4]坚持“三贴近”原则,实现宣传内容的通俗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贴近实际,就是理论宣传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生产的实际,解答实际问题。贴近生活,就是理论宣传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采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用老百姓的语言来阐释理论。贴近群众,就是理论宣传要关心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简单的说,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理论宣传要做到通俗化,要向老百姓学习,要采用适合民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理论阐述清楚,要集中解答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解答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要用平民化风格,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喜欢看,而且能看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术语和文件语言上,必须实现向“大众话语”的转换,要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像化,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二)在宣传方式上,坚持多样化原则,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人民的喜爱,而且必须做到形式上也受到大众的欢迎,即通过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理论宣传者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不断改进理论宣传的形式,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而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载体。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舆论工作,是我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社会阵地。大量事实证明,西方敌对势力颠覆外国政权,首先是利用媒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制造思想混乱,进而搞乱社会,乱中取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习惯于在国际舆论的非难中前进,更要充分掌握国内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教育人民、宣传社会的重要作用。要把理论教育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把理论宣传融入文学、艺术、广告、信息等之中,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入耳入脑,让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在宣传对象上,坚持层次化原则,做到因人施教

因人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实质上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教育我们的干部,教育我们的党员,教育我们的群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对象,也就是教育的对象。而教育对象是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都有着多样差异的群体。因此,在教育、宣传中,应该对“大众”进行群体、层次的划分,区别不同的对象,提供适合不同对象群体的、多种类的普及化、大众化内容。

对领导干部,重要的是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它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关键要解决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问题。要着眼于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引入专题辅导、开展系列研讨等形式,促其系统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对普通党员,要着眼于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座谈交流、开展教育培训,促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理论思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广大的青年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在他们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帮助他们学会用理论的思维分析思考身边的现实问题,学会理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很有帮助;对一般群众,要着眼于强化创业本领、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把理论宣传、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创业富民的实践中去。

(四)在宣传主体上,坚持专业化原则,加强专业宣传队伍建设

宣传队伍专业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本质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群众、引导提高群众,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者、宣传者、教育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在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如何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矛盾、新困难,如何进行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回答;面对社会不同层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问题的不解和困惑,如何进行有的放矢、通俗易懂的社会宣传?这些挑战都迫切需要建设相对稳定的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专业化宣传队伍。

如果没有素质过硬的专业化队伍,是很难胜任这个工作的。无论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需要建设相对稳定的专业化宣传队伍,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及时掌握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及时把握人民群众对现实理论的新期待,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释疑,特别是把理论宣传与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联系起来,让群众从内心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在他们身边、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群众信任中宣传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省市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商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按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教育基地的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以取得社会效益为根本原则的,所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它的投资积极性一般不高。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主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挑大头,加大投入力度,要计划好用于教育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要按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有关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腐败现象。

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例如西柏坡纪念馆就已经采用竞标的方式,将馆里的卫生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承包,结果当年就节约资金9万多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合理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各类反映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政府应支持这类教育基地主动与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联系,加强合作,发展红色旅游,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要组织巡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把教育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去。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作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地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规范服务范围和经营活动,营造干净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各教育基地应坚持社会公益的原则,对学生团体参观实行票价优惠措施。以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尽量做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对家长带子女参观,子女实行免票。一些经营性的教育基地也要创造条件,拿出专门时段对学生免费开放,为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走进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重点要建设好领导班子队伍、讲解员队伍、研究员队伍。各教育基地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交流的机制,依靠人才战略,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整体水平。要定期组织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学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放开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教育基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教育基地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是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宏观管理,还是各教育基地自身加强内部管理,都必须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落实和巩固。只有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才能真正使教育基地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按照中央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地自身的发展活力。

最后,要在征集文物史料、挖掘教育内容方面练“内功”。文物史料是基地存在、发展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条件。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历史沿革、馆藏史料,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深入挖掘各种收藏线索,广泛收集文物史料,尽力增加基地的馆藏量。要着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对馆藏文物史料内涵的深刻提炼,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激励。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在国情教育中体现“三贴近”原则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在国情教育中体现“三贴近”原则、新闻写作的原则和要求、英语翻译 应该是“外宣三贴近原则”!求指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3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