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在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方面,由于每个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过去,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者掌握的更多的是与档案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虽然对计算机操作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相反,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知识,还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全面掌握系统中的管理软件。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需要涉及的边缘学科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自身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从档案人的角度来看,传统档案人给人的印象和保管员差不多。数字档案馆向档案工作者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也使人们对数字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档案服务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一切都以档案为中心。用户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在档案馆进行检索,有直接上门的档案员为其提供服务。而这种物理鸿沟恰恰成为影响用户获取档案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现代数字档案馆中,一切服务活动都是围绕用户进行的,一切都以用户为中心。在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中,数字档案馆能够及时为用户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数字档案馆以用户需求为主要建设目标,以吸引更多的用户,逐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充分发挥重要价值。
(三)档案的安全保护
在安全管理方面,传统档案馆主要是对档案实体进行保护,具体来说就是严格控制档案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字档案馆中的档案信息是与档案内容相分离的一种电子载体形式。数字档案馆的重点是保护档案载体,同时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加密,以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恶意攻击和破坏。此外,数字档案馆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保护体系,充分保证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大量科学技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为我国档案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格局。
(四)馆藏
21世纪数字档案馆的馆藏可视为两部分:实物馆藏(传统纸质和磁介质档案)和虚拟馆藏(存在于我馆并可接入互联网的多媒体档案信息数据库)。数字化后,实体馆藏以全文形式存储在图书馆中,并转化为可以全文搜索的虚拟馆藏。数字档案馆的馆藏不仅包括纸张、录音、录像、照片等固有的非数字文献,还将这些数字信息存储在本地海量多媒体数据库中,并对网络中有权访问的信息进行标记和索引,丰富自己的馆藏,以方便用户在线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