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相当于现在

聚客2022-06-10  2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翰林院建立于唐代

当初是一个有艺术天赋的机构。自唐玄宗以来,翰林分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为翰林院效力,一种是翰林崇,为翰林院效力。学士负责起草圣旨,院士祭出的实权不大。晚唐以后,翰林院演变为专门起草密诏制度的重要机构,被称为“皇帝私人”。在院工作或曾在院工作的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以后,他成为了一个官职,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人取代,成为培养人才、存放希望的地方。它负责编纂书籍和撰写历史,起草诏令,为皇室成员阅读,担任科举考试等。贵族职位是成为内阁大臣甚至地方官员的敲门砖。

不考虑政治地位,在历代,院士学士始终是社会上地位最高的学者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英,具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唐代的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代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代的宋濂、方孝孺、张,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是翰林中间商。入选翰林院被称为“典翰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而且积极参政议政。从科举到翰林,从翰林到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思想中“达天下、济天下”的表述。

然而,成为院士的辉煌前景也导致了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社会重学者轻技术人员,减缓了科技发展。此外,翰林制度还使文学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压制了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独立,有利于皇帝的专制统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47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