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中国获得多少个金牌

东京奥运会中国获得多少个金牌,第1张

2021中国得了多少金牌(2021东京奥运会中国奖牌榜项目)

今年夏天,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星光熠熠”。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最终获得88枚奖牌和38枚金牌。伴随着人们的欢呼、激动和感慨,全世界都看到了另一种力量,那就是与中国运动员一起圆梦的“中国科技”的力量。

科学技术在体育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以中国跳水队为例,为什么还能延续霸主地位,捍卫荣誉?这些好成绩离不开每一位中国选手的天赋和努力,也离不开他们背后的科学训练

现代体育竞技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从个人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团队合作。在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竞技精神的路上,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也在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创造无限可能,更加令人期待。

中国运动员夺金背后的“科技”力量

7月28日,中国队在赛艇比赛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获得金牌,这是中国队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获得的首枚奥运会赛艇金牌。这枚金牌与借助中国航天风洞进行的科学训练密切相关。

8月1日,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以9秒83的亚洲最好成绩进入决赛,获得第六名。强大的科技支撑显然是苏不断自我突破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他身后有一支多达12人的“复合团队”,用最前沿的运动人体科学为他“保驾护航”。这个团队不仅使用数十种仪器实时监测其运动数据,还使用分段计时器、步态分析系统等各种科学仪器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训练计划。

8月6日,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赛落下帷幕。中国队以3比0横扫德国队,完成卫冕。

据了解,北京体育大学科技队在备战期间成立了乒乓球运动员伤病预防、康复和体能训练的专业保障团队。根据乒乓球运动损伤和体能训练规律,结合重点优秀运动员的个性化损伤和体能特点,制定损伤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及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实施为运动员提供服务。

同时,围绕康复和体能训练中的个性与共性的科学问题,开展评价测试和科研探索,将相关成果转化为服务内容,为国家队备战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障。

一百多年来,竞技体育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与科技的繁荣不无关系,甚至密切相关。当科技走向新时代,以5G、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在帮助各行各业开启智能化进程,这其中显然也包括中国体育。

“总分326.40分,远超第二名的25.62分。祝贺石和汪涵毫无悬念地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跳水金牌。祝贺中国跳水队。”7月25日,第二个比赛日传来喜讯,这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首枚金牌,也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四枚金牌。

据了解,赛场上的惊艳表现是中国潜水员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艰苦训练的结果。除了常规准备,他们还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和尝试,利用百度AI云提供的AI技术辅助分析和训练调整。

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对“星辰大海”的向往[S2/]

中国跳水乃至中国体育都需要科技的帮助,但你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以潜水为例。从起跳到落水只需要两三秒钟,但是完成了很多复杂细腻的动作。同时,运动员不能配任何传感设备,连一片胶带都不能。不能佩戴传感设备意味着量化评估,比如起飞速度、加速度、角速度、高度等。,是不可能的。

“科技真的不能做点什么来帮助潜水吗?”百度的技术团队告诉记者,“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和反复的技术研究,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利用3D视觉技术,从单目视频中重构3D姿态和动作序列,并以此为基础,推断和求解一些量化指标。”

即百度AI云为中国跳水“梦之队”日常训练打造的首个“3D+AI”跳水辅助训练系统。中国跳水队和百度AI云形象地将这套系统称为“国家队的AI教练”。

这套“3D+AI”的潜水辅助训练系统可以涵盖潜水训练的方方面面。

具体来说,针对潜水训练中的痛点,基于“3D+AI”技术,百度AI云首次实现了“云-边-端”软硬AI辅助训练系统。通过AI技术,对训练视频进行总结、动作提取、姿势纠正等,快速进行总结和整理,突破了运动量化评估和数据分析的难题,将竞技运动及时和/或更精细的固定下来。根据百度提供的数据,在过去几个月的赛前训练中,系统辅助训练效果突出,运动员的训练效率提高了20%。

“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的梦之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一直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当今世界跳水项目发展迅速,动作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希望拥抱科技,改革创新,通过学习先进技术,让我们平时的训练更加科学有效。”正如中国跳水协会秘书长刘江平在4月22日的发布会上所说,当百度AI云成为中国跳水队独家AI技术合作伙伴,AI+体育的应用探索也正在为中国开辟一片新大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294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9
下一篇 2022-06-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