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和双鱼玉佩事件

聚客2022-06-09  27

彭加木双鱼玉佩事件怎么回事(彭加木是被队友吃了是真的吗)

彭失踪,中国十大悬案。

彭失踪后,1980年发生了什么事?我会把我查到的所有官方资料,排除那些传说中的玄机,尽我所能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彭,以及彭和他的队友们在悲剧发生前所经历的一切。

一:成长经历

彭,原名彭,1925年出生于广州市郊区番禺县。他的父母是商人,家里有五个兄弟。他排名第五。贾母这个名字是他父亲给他起的,意思是家庭和睦。彭194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后进入原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工作。解放后,他成为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一个才子的平凡人生,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直到1956年,他才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当时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组织决定安排他到国外学习核磁共振新技术。但彭多次请求组织批准他去边疆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考察,帮助建设中科院新疆分院,并改名为彭以示决心。意思是为祖国添草加木,“添木”这个字是框架字。他希望用自己的鲜血和身体为祖国的发展搭建一座桥梁。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彭是一个非常纯洁的人。对他来说,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国家需要建设,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在1964年彭·在中国生理科学学会所作的报告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反映。

他说:“我已经制定了几个对抗疾病的计划。我能争取彻底治愈吗?如果不能彻底治愈,我会尽量拖延一些时间,多做一些工作。我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好好为党工作。当我想通了,我觉得我有了依靠。”

彭报告1964年

彭教授说的也很隐晦。事实上,他得了癌症。1957年,在新疆工作的第二年,彭患了胸腔纵隔恶性肿瘤。肿瘤长在心脏、气管和食道之间,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当时医生说这种病的人最多能再活两年。于是,彭暂停了在新疆的工作,来到上海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在他的骨髓中发现了“异常网状细胞”,证实他得了另一种恶性肿瘤——网状细胞淋巴瘤,他一般只能活三个月。

当时,彭很清楚,有了这两种癌症,他基本上被判了死刑。如果有治愈的方法,那就配合治疗。如果没有治愈,那就不要在床上吃药等死。他也希望利用好剩下的时间,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就这样,他的贡献被延续了二十多年,而彭活了下来。

彭和家人的照片

20世纪60年代初,彭的病情一好转,就立即开始了植物病毒的研究,并多次组织到新疆各地考察。

1964年,彭第一次来到罗布泊。他去那里寻找可能的天然重水。因为当时国家正在研制原子弹,核反应堆的运转需要重水资源。然而重水没有找到,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通过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钾含量的初步研究,彭判断罗布泊地区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钾盐矿。

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盆地

上世纪60年代,中国90%以上的钾盐需要进口。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人以食物为生,以脂肪为食。90%的肥肉都是外国人掐的,就跟掐中国人脖子一样。没什么区别。

因此,在当时,研究原子弹无疑是重要的,但尽快脱离外国对钾盐资源的控制同样重要。彭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巨大的钾盐矿床,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于是彭决定在未来几年对罗布泊进行深入研究。然而,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正式实施,中华大地上就迎来了一场浩劫,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被偷走的十年。在那十年里,彭也受到了批评、迫害,被关在牛棚里。十年末,战神回到了他的位置。1979年,彭恢复工作,再次回到新疆,担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那一年,中日电视台组成的《丝绸之路》摄制组去罗布泊拍摄。当科学家们需要探索出路时,他们聘请彭担任顾问。这是彭第二次来到罗布泊。据同事回忆,彭沿着罗布泊外围走了一圈,兴奋地说:“外国探险家在罗布泊写的书已经比别人高了,很少有中国人来过这里。我们必须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夺回中国人在罗布泊的话语权。就算死在罗布泊,也要用自己的肉体为罗布泊增添一点中国有机物。”

彭提出组建一支正式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即中国第一支由科学家组成的正式考察队,首次闯入罗布泊腹地的湖盆。这一提议得到了中科院新疆分院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经过半年的准备,1980年5月9日,彭被任命为考察队队长,带领6名考察人员、3名司机和驻军的1名无线电发报机,三人一组,为挺进做好了准备。

此时罗布泊已经干涸。

二:第一次探索罗布泊

1980年6月5日,彭一行终于跨过罗布泊盆地到达南岸,首次成功探入罗布泊盆地腹地。

所有的队员都很开心,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历史,而是因为他们活了下来。但作为探险队的队长,彭却显得忧心忡忡。因为这次科考结果并不理想,而且原计划是6月底完成罗布泊纵向穿越的计划,结果提前了二十多天完成。就这样回去太可惜了,于是他建议在米兰农场稍作休整后,继续向东前往库木库杜克,然后向西寻找新的路线,穿越罗布泊。

我看了北京电视台拍的一部纪录片,说:“对于一个癌症患者来说,彭需要时间和机会。但队员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刚从死亡线上逃出来就要往回走,然后几个人就把彭留下来干。

其实,我很能理解彭的想法,因为他身患癌症。虽然20多年没有被死神带走,但他并没有康复,而是靠药物维持。他也不知道哪一天会离开。如果你是他,每天醒来还能看到初升的太阳,你会特别珍惜。你也想尽可能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浪费时间。更何况,在这之前,彭被偷了十年,所以现在他回来上班了,他不能加班。

但他的团队成员不这么认为。都是二十多岁三十出头的少年,领导也不想加班。他们一定或多或少有些情绪化。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双方,这也是这个团队矛盾的开始。接下来的十二天,他们注定会有更多的冲突。

1980年6月11日凌晨,在征得新疆分局领导同意后,彭带着依依不舍的队员离开米兰农场前往库木库杜克。还是十一个人,愿意不愿意,命令还是得服从。

一开始,考察队打算把行程分成两段,从米兰农场到库木库杜克300公里,库木库杜克到罗布泊500公里。全程最多只花了七天时间,所以只花了七天的水、油、食物补给。但由于环境恶劣,温度极高,车辆的发动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热,需要停机。另外,路途艰难,路不熟。结果三天后,我只走了150公里,连到库木库都都只走了一半。在这个条件下,我们还能到达罗布泊,大家都很紧张。

据当时彭的司机王万轩介绍,白天最低气温42-3度,最高气温50度,地表温度75度。连车上的蜡烛都融化了。这么热的天不适合做调查。这是孤注一掷。

科考队司机王万轩接受采访

于是有两个队员,便说,不去,杀都不去,剩下四天的补给,根本到不了罗布泊。答:彭,根据国内外资料和驻军部队提供的信息,库木库杜克应该有水。如果我们继续前进,我们会去那里补给。如果有人不愿意,那就带点补给,八席回去。

但是两个玩家说肯定不行。就算他们带了米、水、油,也没有无线电机,回去也要三天。如果你在路上迷路了,或者轮胎卡住了,又无法求助,那就只能等死了。既然彭已经决定继续前进,那就让我们一起前进,一起死亡。

听起来像发脾气,感觉像破罐子破摔。但这不是点缀,这真的是彭的球员。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我自己也说了,能感觉到他们当时有多大的矛盾。

科考队在罗布泊。

于是彭就让王万轩往前开,后面的车只好跟了上去。但也有队员发脾气,故意减速,于是彭一路走走停停,等着后面的车追上来,浪费了不少时间。

6月16日,第六天,考察队到达库木库杜克,水和油几乎全部耗尽。全队扎营,开始找水。据记载,上世纪50年代,解放军在那个地区发现了很多泉水,并做了标记。结果,当彭一行到处发现他们时,所有的泉水都干涸了。

彭没有放弃,又四处找了半天,但还是一无所获。这一次,考察队陷入了绝境。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他们打死了一只野骆驼,捕获了小骆驼,暂时解决了食物困难。

但这水,我们只能向部队求助。

罗布泊野骆驼

最后,经过商量,彭同意了队员们的要求,亲自起草了一份电报稿,向附近部队求援,说自己缺水缺油,目前剩余的资源只能维持到明天。

据彭队员回忆,当晚电报只说缺水缺油,但含糊其辞,并没有说缺水缺油,因为彭不同意这样发。

甚至在这样的话被发出去之后,彭的心情还是没有好起来。他考虑最多的是,部队用直升机送水要6000元,平均每斤水十几元。他不想给组织添麻烦,也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但当时形势恶劣,如果不求援,恐怕团就毁了。于是他勉强同意了队伍的提议,向驻军汇报了情况,而不是直接答应,因为他决定明天出去找水。

晚上几个队员吃了骆驼肉都没睡好。不是说骆驼肉不好吃,而是对彭的安排有不同意见,因为根据出发前定下的组织规则,探险是在野外,不允许单人行动。而彭坚持第二天一个人出去打水,这是违反规定的,也是危险的。到时候车里的水还能撑两天,不如等驻军回复。

科考队在帐篷里工作。

III:缺少详细信息

6月17日凌晨,天还没亮,几名队员就找到了外出找水的彭,并告知了他上述建议。听了这话以后,彭很不高兴,表情有点不耐烦。但他无能为力,因为他一开始也参与了田野科学研究学科的制定。他定了这个规矩,怎么能不遵守呢?

最后,副队长与彭吵了一架后,彭一气之下钻进了吉普车,再也没有出来。已经是早上八点多了。

彭出了的办公室,是一辆吉普车。除了坐公交车,他还经常在车上看书、查资料、做笔记,很少和队员们说话、开玩笑。而队员们,谁也尽量不去看吉普车,以免打扰彭的工作。所以在彭钻进吉普车后,队员们并没有跟着他。我没有注意他是否出来。

上午九点,部队回电,同意支援,并要求考察队上报详细经纬度。中午12点,部队又打回来了。飞机18号送水,但是送不了油。不要擅自行动,袖手旁观。

收到电报后,队员们非常高兴。陈柏泉走到吉普车旁告诉彭这个好消息,但吉普车里没有人。陈柏权以为他上厕所了,就没找。由于沙漠之旅天气干燥,食物干燥,节约用水,所以很多玩家有点便秘也就不足为奇了。排便用了半个多小时。于是队员们在帐篷里等着彭·。一点钟左右,司机王家骐去车上拿东西,发现彭还没有回来。车座上有一张地图,露出纸条的一角。拿出来看看。这是彭写的:

“彭,6月17日10: 30我去东边找井。”本来是6月16号,后来划掉了,改成了17号。不知道是笔误还是昨天写的,没用。

彭的笔迹

除了彭,还有彭的一次旅行。里面有铝壶、相机、笔记本、手电筒等工作工具,但药没有拿走。这说明彭很可能没打算走得太远,而且估计他很快就会回来。

抱着这种侥幸心理,队员们在帐篷里等了两个小时,可彭还是没回来,于是他们冲出去,出去找彭。

去哪里找?由于彭留下的纸条上写着要向东开,两名队员开车向东开,其余的人原地待命。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满,主要是因为两点:

第一,当时外面温度五六十度,缺水缺油,不敢全队出去单独找人。

第二,我怕彭回到基地,发现那里没人,再出去找队友,那就没完没了了。

于是副队长王文贤带着两个队员东张西望,其余人原地待命。盐碱地不像沙漠,走完路还能硬留。向东行驶了一小段路后,队员们发现了彭留下的脚印。它确实往东走了,而且持续了三四公里。随着盐碱地越来越硬,脚印越来越浅,难以分辨。直到翻过两个沙丘后,脚印完全消失,队员们才采用拉网式的形式,走之字形路线寻找。开了三四十公里,还是没找到。考虑到彭身体不好,用人力是不可能走那么远的路的,所以汪文仙等人猜测彭已经回去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留守队员身上。天色渐暗,一行人将驱车返回基地。

当时留在基地的队员在帐篷里焦急地等了四五个小时,但彭回来后,也把希望寄托在副队长等人身上。因此,大家决定向组织如实报告彭失踪的事实。

当时考察队部分成员的照片

彭的失踪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中央迅速下达“全力搜索”指令,新疆、甘肃地方部队出动空部队和地面部队展开大规模搜索,历时多日仍无结果。

1980年6月23日下午,新华社用多种语言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布消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在新疆进行科学考察时失踪,第七天杳无音信。”

事实上,当时所有人都知道,彭不可能活下来。但是,国家还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库木库杜克地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只为了找到彭的尸体。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时隔41年,彭的失踪仍然是个谜。

彭失踪前发生的事情并不像网上说的那么神秘。比如双鱼座玉佩,外星人绑架,冲动杀害队友,逃往美国,都是不切实际的臆测。我也不尊重彭先生本人。所以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们就来说说彭失踪后网上的传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73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