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中,T的意思是跨性别、雄性激素睾丸素或八卦。在中国,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来自热门推广视频的片段下载任何一款中国女同性恋社交软件——Rela、LesPark或者Les Do——都会收到同样的提示。请输入昵称,上传照片,选择身份:T,P,还是别的?
似乎一切都很清楚:T来源于英文单词“tomboy”,P据说来源于“po”(女人,中文意思是老婆,老婆)。也有人说它代表“漂亮女孩”。显然,T和P femme对应于中国女同性恋文化的性别和社会角色,即男性和女性。他们是男性化对立共生的:T是男性化的,P是女性化的;t帅,P美;t是顶部,P是底部。想象他们一直在一起。最重要的是,T是性的给予者,P是接受者。
然而,看似清晰的,未必是真实的。我第一次遇到T和P的问题是在2010年,在上海一个叫红色加油站的女同性恋酒吧。那时,我只是一个女孩。进门之前有个T跟我说你很漂亮。然后,另一个T问我是不是p,我有点疑惑:不是很明显吗?
当然,汇票是为了方便而存在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划分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T/P模式是互联网时代酷儿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其流动性也体现了这一点。既有语言上的,也有实质上的,不那么死板。比如T和P并不总是成对出现。还有“TTL”,代表T和T之间的恋情,或者“PPL”代表p之间的关系,双性恋和泛性恋都被排除在这个模型之外,不考虑他们的性别表达(社交软件有独立的“双性恋”标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女同性恋者摒弃二元选择,将自己定义为“V”,意为“多用途”,有的定义为“H”,意为“一半”或“不区分”,即“不区分”,这种分类其实包含了很多潜在的含义和偏好。比如做爱的时候,“铁T”或者石T(石虎豹)的身体是碰不得的,而“娘T”,她们女性化的外表,掩盖了T的内在。
T也不一定是女性:黄安娜观察到,T“模糊了男性化女同和跨性别者的身份区分”。很多T都用男性名字,互称兄弟。黄安娜指出,台湾省酷儿学者何春丽将费勒斯的代表作《蓝调石墙T》翻译成中文时,题目中的“Butch”被翻译成“T”,但序言的题目却被翻译成“transgender”。
这个词的反复变化还有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去淘宝搜索“胸衣”,“les T”是比较有用的搜索关键词,“trans”得不到任何结果。
淘宝搜索“胸衣”的结果。一个模特用手捂住眼睛问:“你的胸衣是平的吗?”埃文·奎尔特(Evan quilter)写道,“男性化的女同性恋者、生理性别为男性的性别同性恋者和跨性别男性之间的界限在理论上是清楚的,但在现实中并不清楚。男性化的女同反感自己作为男性世界垫脚石的地位——可以理解!-但人们确实会从阳刚女性转向变性人(反之亦然)。有些中国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热衷于划分界限;厌女症患者和学究们已经制定了很多如何一起做T的标准。我听过跨性别的人嘲笑T没有勇气服用睾丸素;我也看到过T们互相指责,只是因为他们的笑声太尖锐,或者是交叉着女人的腿,而不是把小腿放在膝盖上。
尽管中国社会存在同性恋恐惧症和性别控制,但T们仍然找到了一种认可自己的方式,甚至有点自夸。赵婧(Xi交通大学性别、性和流行文化讲师)说:“在中国大陆的文化氛围中,女性的阳刚之气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尊重。”在毛泽东的时代,理想的女性是坚忍、智慧和坚强的。因此,女性身上的雌雄同体或阳刚之气被视为女权主义的象征,而不是女同性恋的标志。“不幸的是,T的男性气概,或女同性恋者,只能在当代话语中倒退和压制。”
赵婧说,她第一次接触“T”这个词是在2004-2005年左右,她在中国同性恋论坛上看到它被用来描述台湾省真人秀明星和美剧《L字至上》中的角色。它描述了年轻,英俊,时尚和阳刚的女同性恋者,这显然与酷儿文化有关。“作为一个非常明显的男性女性...我不介意被称为假小子
在中国的流行文化中,男孩子气的女性吸引大众的目光,她们的性取向往往被掩盖。在中国大陆,很少有名人自称是T,但观众已经接受了阿尔伯特·诺伯斯的一系列流行明星,如桑尼、李宇春和窦靖童。女粉丝管她们叫“老公”。事实上,假小子审美是如此的流行,以至于当一些人批评T人们在模仿男人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同性恋男人在模仿假小子。当今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男星是“小鲜肉”。她们的吸引力在于美丽与温柔的结合,这也是T们的强项——像我这样不知情的外国人常常认为她们是可爱的女同性恋。
长得像贾斯汀比伯的是女同性恋,还是男明星从酷儿女那里获得时尚灵感?肯德基邀请超女冠军李宇春(上图)和男偶像鹿晗(下图)拍摄广告,可见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然而,赵婧认为这个词隐含着对年龄和外貌的歧视。t是一种年轻漂亮的身份特权,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社会地位较低、知识面不太广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合适”了。"对于T来说,变老似乎是一个痛苦、孤独和令人生畏的过程."赵婧说。t的噩梦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成为了P的完美男友,但最终这个P还是离开了,嫁给了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包含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性取向和性别角色的术语,T植根于酷儿女性文化,但延伸到跨性别。所以对于黄Ana来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可以把T想象成“跨性别/女同性恋”二元之外的一个“整合了性别和性的分类系统”。虽然历史上许多文化都混淆了他们,但当代跨性别话语通常将性取向和性别身份分开看待。在中国也一样,T的身份意味着男性的性角色和对女性的吸引力,而跨性别者强调的是性别不是性。
当我称自己为T或性别流体时,我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可变的位置:我认为我是女人或男人,两者都是真的。别人和我用同一个标签或代词,意思可能完全不同。有时候,内涵远比意义丰富;对语言的描述性理解比字面意义更耐人寻味。T,男性化,铁T,变性人,女同性恋,女人和男人,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比他们在字典中的定义更流畅,更感性,更俏皮。毕竟,简单的“公鸡”这个词可以指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假阳具、阴茎、阴蒂、乳头和拳头。黄安娜引用中国酷儿活动家冼的话说,T/P是一个像名片一样的工具,可以根据环境和目标随时改变:“T/P的重要性在于服务的目标——你想和谁上床?”
来自个人网站的Instagram账户示例中国的同性恋者用英语术语和拉丁字母来表达需要隐藏的东西,这并不奇怪。酷儿文化有着悠久的语言创新传统,从19世纪北极星的俚语到黑人和拉丁舞使用的词汇。俚语是一种艺术形式,是赌场,也是实验室。我们用新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存在、关系和欲望——就像在一夫多妻制和BDSM教的关系中使用了很多俚语一样(束缚和训练、支配和顺从、虐待和受虐)——在公共场合隐藏我们的秘密。学黑话是进入酷儿社区的开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隐私:说一些只有同类能听懂的话,才是性感的体现。“手帕规则”和酷儿交友平台Personals(改名为Lex)的吸引力之一就在于此。在Personals平台上,很多广告的展示语言是异性恋者无法理解的。
网恋平台OkCupid有一个功能,选择“我不想看到异性恋,也不想被异性恋看到”。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也想要这样的选项。无形无敌。在酷儿女性文化的命题中,面对男性的凝视,很难被认可,没有吸引力,也不可能吸引女性。有时这将导致排斥双性恋和变性妇女的分离主义情绪,并强化性别二元论。当关于女性性行为的主流叙事总是围绕着“接受”展开时,赞美“不插入”——身体上和文化上——就成了一个激进而彻底的命题。
“肉感”:最早出现在英语中,意为“欲望和胃口”。广义来说,“丰满”的人是享乐主义者。七个世纪后,“丰满”几乎成了形容乳房和臀部的专有词。让女人丰满的是身材,而不是胃口。女性的欲望从主动落到被动是很常见的,但是T就像一堵石墙,提供了一种性的可能性,是主动的,却是碰不得的。
2010年我在中国的女同酒吧里巡游的时候,周围的人要么是雌雄同体的大烟枪T,要么是迷人的长发p,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已经不做这种区分了;2018年底离开上海的时候,曾经无处不在的模式看起来有点过时(在中国,这是文化的死亡之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性别男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虽然中国的跨性别运动发展令人振奋,但它涵盖了T的亚文化,后者并没有和谐地进入西方和日益全球化的跨性别话语。
就LGBTIQ运动在世界各地取得的所有进展而言----在法律权利、医疗保健、社会承认和其他领域----有些经验和理解比其他更深刻。我们可以说,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是可以分离的,性和性不是精神疾病。我们的性别认同是无可争议的,与生俱来的,独立于我们的性关系。缺一不可。
t是一个扳手,它打破了这样一种说法,即成为某种身份的唯一真正方式是保持这种身份(女同性恋、双性恋、女人、男人)。它尊重变化的过程、关系的状态及其相关性。它在空中为你提供一切;它也能塑造你。我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