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怎么形成的什么物态变化(雾形成的物理现象)
沂源大队地处山区,夏末秋初,冷暖空空气交替频繁,昼夜温差大,容易出现雾和恶劣天气。那么“雾”是怎么形成的呢?
雾天是怎么形成的?当空气体所含的水蒸气达到最大时,就达到饱和。温度越高,空气体中能含有的水蒸气越多。1立方米空气体,温度为4℃时,最大水蒸气容量为6.36g当温度为20℃时,1立方米空气体中的最大水蒸气含量为17.30g,如果空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多于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体中的微小尘粒结合,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结合,它们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体中的水蒸气超过饱和,凝结成水滴,主要是温度下降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上多雾的原因。
雾天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体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体中的一部分水蒸气就会凝结出来,变成许多小水滴,悬浮在靠近地面的空气体层中,形成雾。而雾其实是贴近地面的云。
雾天是怎么形成的?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体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但到了晚上,气温下降,水蒸气在空气体中的容量减少。因此,一些水蒸气会凝结成雾。特别是秋冬季节,由于夜晚长,无冯云的机会多,地面散热比夏季快,导致地面温度急剧下降。于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空在午夜到早晨很容易达到饱和,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秋冬的凌晨气温最低,是雾最厚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