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最美的词是“爱”,那么父母的爱就是最温暖、最完整、最纯粹的爱。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人性的差异,熏陶环境的污染,让很多父母有了不同的色彩。比如,大部分父母可以为了孩子放弃生命,而有的父母却可以心安理得,生下孩子来卖;大多数父母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而有些父母却总是在身心上虐待孩子。有一种情况,有些父母看起来很爱自己的孩子,表达的方式可能有点难以琢磨。爱包含了很多复杂的情感,比如“看不起”自己的孩子。是的,这种看不起可能是性别、兴趣造成的,更可能是自己对孩子成功的标准和期望的偏差。
看不起孩子的父母真的不爱孩子吗?不一定。只能说他们对孩子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他们并没有那么看不起自己的孩子,但这是他们潜意识里隐藏的矛盾情感的投射和纠结。父母为什么看不起孩子?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分析一下他们心态的形成。孩子该如何应对父母轻视的危害?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事件一
西西是个新婚女孩。她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地区,家境相当普通。所以当她考上大学的时候,她家里好像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她家人殷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但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不情愿地找了一个家境一般的男生,谈了婚论嫁。一切还是需要两个人从零开始奋斗。”她的父母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50万的彩礼。其他的无所谓。但这笔钱对男孩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所以西西为此和父母协商,希望能减少礼金。这时,西西才发现,父母从骨子里鄙视她,这种鄙视由来已久。即使她之前也注意到了,但她并没有发现这种来自父母的鄙夷是如此的深刻和自始至终。
这个根源在于,贫困家庭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女儿让希望落空空时,由内而外的愤怒。这种父母不能说对孩子没有爱和亲情。只能说他们的感情很肤浅,代价很大。小时候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从小就被自私的父母洗脑,一切都会跟着父母走,从而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结果就是孩子相当独立,有思想,在判断对错的基础上遵从自己的内心,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和父母闹翻或者决裂,两败俱伤。这种父母狭隘,爱有限,孩子也难过。
两个事件
从小,郑铮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的父母从不担心他的学习和生活。长大后,他考上了大学,一步步读硕士,最后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这样的孩子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和成果,但也算是“天使宝宝”了。他听母亲的话,不让他们担心,终于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这个宝宝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父母的骄傲。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父母的对话,才恍然大悟,原来父母是看不起他的。他说他父母的对话大概是这样的:看看某家的孩子。本科毕业时,他们在国考中遇到了铁饭碗。你看我们家白读了这么多年书,没毛病。以前他的同学某某都不如他。看,现在的人越来越有钱有势了。
郑潇第一次感到他的人生观被颠覆了。他突然感到愤怒和羞愧。他想和他们争论,但他失去了他的一点努力。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感到压抑,失去了理智。潜意识里,这样的父母其实是否定自己的人。他们本来就是没有太多成就和成绩的人,所以把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但是,他们都是性格和思想摇摆不定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所以会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迷惑。作为他们的孩子,即使再优秀也不会确定,因为心里总会有一个比自己孩子更优秀的人。他们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是不是在别人家父母的教育和观念上更先进?他们不考虑这些。他们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情绪摇摆不定,自己的问题总是推卸到孩子身上,所以会不断的看不起他们,这样或那样,没完没了。这源于他们的自我否定。与其说他们看不起孩子,不如说他们看不起自己。
三个事件
你大学的一个同学反映,他回家和父母讨论自己的考试和计划时,他爸爸总是一脸漫不经心的轻蔑说,你行吗?不行就算了。不要浪费金钱和资源。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也许他们只是随便说说,但这是骨子里的一种鄙视。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所以总是否定他们。我们能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显然,他们没有。他们可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知道的更多,加上一种轻蔑和鄙视,戴着有色的、固定的眼镜。他们用自己觉得最真诚最冷漠的语气,说出了最让孩子反感的话,更遭到了至亲万分的严厉打击。
所以《原生之家》的父母其实追溯到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即使当时很反感,也无形中遗传了下来,给孩子增加了伤害和残忍,但不知不觉中。
这个时候,很多孩子的应对方式是用叛逆来讨回,而另一些孩子则会将父母的轻视深深植入内心,在父母的轻视中塑造出软弱、自卑、轻视的自己。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被父母看不起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怎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