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餐馆老板回应驱赶路边就餐志愿者的词条

包含餐馆老板回应驱赶路边就餐志愿者的词条,第1张

包含餐馆老板回应驱赶路边就餐志愿者的词条

3月21日,武汉大学赏樱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前预约,欣赏浪漫的樱花。图/视觉中国

疑似穿和服的男子与保安发生冲突;武大回应称,双方发生冲突前,两名涉事游客多次言语辱骂一名保安。

25日起,一则“武汉大学保安与穿和服赏樱花的游客发生冲突”的新闻持续引发关注。武汉大学被指责推出了一项特殊政策,拒绝穿和服的游客。

至于武汉大学是否出台了相关政策,拒绝穿和服的游客进入学校,学校各部门说法不一。然而,争议的焦点却集中在武汉大学拒绝穿和服进校赏樱是否合适。有网友认为,武汉曾被日本占领,是一段痛苦的记忆。游客穿和服赏樱是不合适的。也有网友指出“只要行为不违反中国法律和公序良俗,没有必要煽动群众”。

针对此事,武汉大学发布声明称,与保安发生冲突的两名游客中,有一人未预约进入学校。双方发生冲突前,两人曾多次言语辱骂一名女保安。声明没有正面回应关于穿和服是否可以进入学校的问题。

事件

被怀疑穿和服赏樱花的男性被拒绝辩解。

3月24日,武汉大学,两名去武汉大学赏樱花的游客与大学保安发生肢体冲突。现场视频片段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社会关注。

视频显示,两名男子被几名穿制服的男子按在地上,其中一人疑似穿着和服。一名女保安回应现场“为什么不让他进去”说:“他能穿和服进去吗?”图中男子辩称“我穿的是唐装”。

视频中,被指穿“和服”的年轻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自己穿的是唐装吴服,不是和服。“保安认为我穿着和服,拒绝让我进去。我跟他们解释是吴福,给他们看了手机里唐装的照片,他们不信。我很焦虑,也很激动。”

据新京报《我们的视频》报道,3月24日,在武汉大学发生男子与保安争执的当天,张女士和身穿和服的同伴也被武汉大学保安驱赶。

针对此事,武汉大学保卫处回应称,学校不允许穿和服赏樱。新京报记者致电武汉大学校园110,一名工作人员也回应,“这个具体情况已经交给公安机关了。樱花季,和服不得入校”。

事件发生后,武汉大学拒绝穿和服赏樱成为争论焦点。

作出反应

武汉大学:冲突前两人辱骂女保安。

5日23时,武汉大学回应称,与保安发生冲突的两名游客中,有一人未预约进入学校。双方发生冲突前,两人多次辱骂一名女保安。

武汉大学在情况说明中称,该校相关人员已调阅现场监控录像并调查取证,后还原了事件经过:24日下午,男游客但某某与张某到武汉大学赏樱,其中张某未按规定在赏樱预约系统中预约。两人欲强行闯入武大樱花观赏区,被现场保安制止,发生冲突。

武汉大学称,双方发生冲突前,该校一名女保安劝其离开六分钟。其间,双方并无肢体接触,但两名游客情绪激动,多次言语辱骂女保安。

争执中,张某继续靠近女保安。保安撤退时,她提醒对方保持距离,并呼叫支援。

随后,3名男性保安赶到现场,再次提醒游客与保安保持距离,没有预约不能进入樱花观赏区。其间,一名男保安上前将张推开。张用身体辱骂男保安。

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后,两名游客被制服。

网上发布的视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拍摄的。15分钟后,两名游客自行离开现场。

武大在通报中对冲突表示遗憾。校方表示,事件发生后,学校对涉事的两名保安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并承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执法专项工作。学校同时表示,武大始终欢迎公众以开放的精神来学校参观、赏樱。希望公众遵守学校樱花观赏预约规定,在校期间举止文明,着装得体,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

记者注意到,在该校25日晚的声明中,仅表示希望公众“着装得体”,对于穿和服能否入校的问题,并没有正面回答。

■聚焦

拒绝穿和服的人进入?“武大樱花季”发布会并未提及和服禁令。

针对此事,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一负责人回应称,学校已于25日晚发布声明,“不再回应,请以声明为准”。没有回应“能否以游客身份穿着和服进入校园欣赏樱花”的问题。

武汉大学是否明确告知“穿和服者不得入内”?

记者拿到了武大往年下发的三份《樱花开放期间校园管理通知》。2002年明文规定“校内不允许穿和服拍照”,2005年又明确规定“校内不允许出租和服”。

记者查阅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发现,检索到50份“樱花开放期间校园管理”的通报文件,涵盖2014年至2019年6年,其中并未提及“和服管理”。

此外,今年3月18日,武汉大学新闻中心举办了“武大樱花季”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说明了樱花季的基本信息和预订方式,并未提及“穿和服者不得入校”;武汉大学官方微信账号今年发布的“赏樱攻略”中,并没有“穿和服入校”的规定。

今年赏樱季到来后,武汉大学不仅安排保安值班,还安排学生作为赏樱志愿者引导人流。武大学生反映,不同学生组织守大门收到的通知不尽相同。武汉大学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团委副书记联席会都没有收到任何不允许穿和服的游客进入校园的通知。3月24日下午,社区指导中心看门学生被告知“穿和服者不得进入校园交流区”,青年传媒集团也有类似通知。

事发后,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武汉大学校园110。工作人员回复,武汉大学确实有“穿和服不能进校赏樱花”的规定。她告诉记者,现在穿和服是不能进来的,“因为这是已经规定好的。”

学校有没有明文规定今年禁止穿和服的人赏樱?截至记者发稿时,武汉大学尚未做出进一步回应。

■跟进

“不穿和服赏樱”有约束力吗?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研究所副教授朱伟认为,这一规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解释说,学校有权制定这样的规定。“其实就像物业管理一样。一些社区禁止自行车共享进入,这是他们的管理权限”;其次,关于民族情结,朱伟介绍了在武汉有穿和服的特殊性,“因为武汉在抗战时期被日本占领。”所以民族情结和爱国精神还是存在的。

“法律层面上,武汉大学无权禁止游客穿和服赏樱”。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张信年律师认为,高校可以制定校规校纪,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上,武汉大学无权禁止游客穿和服赏樱。武大的这种做法看似照顾了民族感情,实则违反了法律,与对外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相冲突。

张信年认为,全社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日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和服本身并不代表那段屈辱的侵华历史。日本古代称中国为师,和服由中国服饰演变而来,也反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文化交流。大学对于国家而言是重要的,而不是狭隘的地方,承担着提升人的道德、开启人的智慧、增强人的力量的重任。因此,他们应该率先垂范,依法治校。

对服饰文化的认知不是很清楚。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储燕指出,通常意义上的“和服”指的是日本的传统服装,这种服装已经形成了标准的服装图案。“当然,(和服)一定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服装的影响”。日本和服最早受汉代服饰的影响,但中国传统服饰和日本和服都有自己的演变轨迹。比如女性的日式和服,就和汉服有很大的不同。

针对穿和服赏樱的话题,楚言指出,每个人都有选择穿的权利,但穿者也要照顾到他人的感受。“今天是一个文化融合创新的时代。民族服饰必须只属于某一个民族,别人不能穿。我觉得这不合理。每个人都有选择穿各种衣服的权利。在自己家里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有选择的自由,但在公共场合需要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

楚言认为,和服和汉服的混淆反映了民众对中国服饰文化的认知不足。“其实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在当代人的认知里不是很清楚”。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李一帆孙昭实习生曹据

版权声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194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8
下一篇 2022-06-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