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一声炮响打败了甲午战争,彻底粉碎了“中国立国”的梦想。
一本书《天演论》,一笔带过,标注了“自强不息,必须保证”的悲惨现状。
把历史“史静大学堂”交到他手里。1912年,“史静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学堂”,严复出任首任校长。
当这所大学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时,他面临着困难的局面。
1921年10月27日,严复逝世。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严复“代表了一批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
一个校长到了文村,他引进的西方思想就左右了整个时代的思潮...
引进西学启迪民智,强调实学兴国。今年是严复逝世100周年。让我们一起走进严复的生活,感受他不变的救国信念。
文/赖、潘
以笔为盾,严复竭尽全力守护着这所初生的大学。
今年是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逝世一百周年。让我们通过书信回望他的风采,纪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道先生”——
严复(1854-1921),原名川初,提干人,号凌、道,字季老人,后官县(今福州市)杨琪村人。
1871年
“我们为这次航行做了大量的准备”[S2/]
中国近代系统介绍西方思想的第一人,世纪之交影响众多青年的教育家,研究中西东西的翻译家,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思想界的巨人严复,是历史长河中的里程碑式人物。
福州秀美的山水滋养了他的成长,从传统私塾到洋务“新学”,再到漂洋过海寻求新知。严复的治学之路是由中土先生和外籍导师带领,共同开创了严复事业的基础。未来成为巨人的严复,离不开他一贯的爱国情怀和“勤于思考,但更有条理”的努力。
郎官巷20号严复故居。"门前有洪水,但涨潮很慢。"这是严复关于家乡的名言。
闫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中医世家,有仁厚医术之称。但我父亲还是更倾向于严复走传统的仕途之路。然而,一个少年丧父的悲贫经历,在严复的求学之路上画上了微妙的停顿。严复失去了父亲,举家迁回杨琪农村。
杨琪地处偏远,没有省会繁华,但风景极其可爱。也许正是在商祺河边,年轻的严复决定报考免学费、有补助的福州船政学堂,既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养家糊口。他排名第一,顺利入学。
从1866年到1871年,新学校自然科学教育的熏陶已经潜移默化地把他带进了一个新的世界,期待着远航远征,志在千里。
1871年7月,严复等人在登船实习前,给老师嘉乐儿写了一封信:
到目前为止,学生们已经完成了作业,即将出航一试身手。我们为这次航行做了大量的准备。
从那以后,直到1876年,严复和他的同学们在建威、长生、等船上实习。第二年,他们去英国和法国学习制造和驾驶三年。
严复是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福州船政学堂的第一批留学生。
正在欧洲留学的严复兴致勃勃。他对这个大陆的许多事情都很好奇,参观了英国的法庭、巴黎的下水道、交通状况和凡尔赛。严复治并不局限于“实学”。他经常独自阅读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调查欧洲的风土人情。
严复批判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1877年,他遇到了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他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忘年交”。喜欢信口开河的严复经常跑到大使馆找郭松涛谈话。郭也最欣赏他,人称“将才”。
1878年1月25日,大臣郭在日记中写道:
六个人都来看青,光宗和阎有龄谈得最随意...他的话可以被听到。
1879年底左右,严复回到中国。之后,在郭嵩焘的推荐下,严复先是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第二年又被调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担任了20年的总师、总经理、总经理。这期间,他几乎参与了学校自下而上的方方面面,积累了不少办学经验。此时的严复不仅知道课堂上所教授的具体技能,而且能够选择教材,制定校规,从而筹集资金,管理具体事务。
1895年
“自然选择”的意思是“拯救国家,保护物种”
出身于西方的严复,在仕途上常常受到自己观点的制约。然而严复却舍不得放弃科举之路。但最终,官途似乎越走越远。
这个世界打破了严复的理想,他写信给管青兄弟说:
哥哥笑完回到家就去世了,他很想家。广阔的世界充满了看不见的混沌,饥饿驱逐贫穷,何时该休息,我在这一点上黯然神伤...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责任在看着他,似乎不允许他沉沦太久。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消息传到全国各地,记载举国震动,百姓痛哭。
颜夜夜失眠。在1894-189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是他以前的同学或现在的学生。不知道阴阳相隔了多少人。巨额的赔偿,对人民的深深伤害,以及旧体制旧观念的弊端,造成了一种痛彻心扉的痛苦。
一天晚上,严复从噩梦中惊醒,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能再等了。
从1895年2月到5月,严复先后发表了《论世界之急变》、《袁强》、《破朝鲜》、《续袁强》、《论救国决议》等署名政论文章。反思甲午战争的失败,旧制度的腐败,迫切需要更新思想,他提出了《鼓》
1895年2月4日,《志报》发表严复《论世界变革的紧迫性》。
在这样一个杂学杂读的时代,报刊是迫切需要了解和参与时局的民间读者快速即时了解时事、更新思想、发表评论的主要手段。这一系列文章引起轩然大波,堪称“开风气之先”。严复借用西方思想带来新的思想和声音来反思中国的处境。
援西,指向天下之变。1897年,《天演论》系列出版,成书出版。其实早在出版之前,译本在校对过程中就已经在思想界广为流传。《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影响很大,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启蒙译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天演论》。
1899年,19岁的鲁迅离开绍兴近9个月,到南京城南,买了一本《天演论》,厚厚的一册,用白纸和石头印成。不看也就看了,他会被里面展示的新世界迷住。他会回宿舍,整天看这本书。
后来去东京留学,鲁迅还是爱和好朋友徐守尚一边吃花生一边背《天演论》。”他们突然朗诵了第一首《茶边》——
赫胥黎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在英格兰的南部,面对着山野,面对着槛外的一切边界,好像有几次。2000年前罗马将军凯撒没来的时候这里是什么景象?只有几座荒废的坟墓,散落在高低起伏的坡陀之间,那里有未能建功立业的人,也有收了人的地的人。而那片灌木丛林,那片至今未被删改和处理的蒙荣山山麓,无疑也是如此。
天演论手稿
1897年
“除了我的父亲和老师,没有一个人像严先生”
严复的西学译著对几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物竞天择”之风愈演愈烈,撕开了社会沉湎于“上天入地”的享乐面纱。对于人来说,严复是父亲,是老师。从西方文明中汲取丰富的汁液,浇灌沉睡的人们焦虑的灵魂。
唤醒民智,办报是必由之路。为方便文章发表,1897年,严复与友人夏曾佑(天津育才学校总馆)、杭心斋在天津创办了国。这份报纸也成为媒体宣传改革和改革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国文汇编》是郭发行的附属刊物,用于出版和传播一些系统的西方思想和理论。主编严、夏筛选出“足以留存、足以考证”的“要事”,刊登国内外报刊近况,以及外国专著、外国报刊的评论、翻译。
戊戌变法时间短,严复不习惯“无学”新派的激进鲁莽,经常受到批评。在他看来,康和梁的政治观和革命观已经走得太远了。严复对梁启超的评价逐渐由褒转贬。他批评梁“杀人灭口”,超出了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尽管如此,他们之间仍然有通信。1897年,梁启超回复严复的信说:
杨先生:二月份,我读了这本书的二十一页,重复了十遍。我不忍心让它过去。印象非常深刻,甚至不可思议。今天,知道世人爱我的,除了我的父亲和老师,如严先生;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可以教我,除了我的父亲和老师,像严先生。
早在1895年,严复就已经开始在英国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几个月就完成了翻译。梁启超和陆慕斋劝他尽快去出版社出版,严复婉言谢绝了。渐渐地,他仔细地修改了进化论。1896年5月下旬,修改了《概论》部分,同年7月底,他又修改了《天演论》的“论”部分。这不是最终版本。他还把手稿送给桐城派古文末年的著名学者吴汝纶审阅。严很快就收到了的回信。吴汝纶把自己比作刘备,把天演论比作荆州。他得到这本书就像刘备得到荆州一样高兴:
刘先生得荆州,不言而喻,但总比亲手抄一份,藏在秘枕里好。自从盖忠图翻译了西文之后,就没有这种宏大的体系了,而匪学演天是中国第一次刻鸿蒙系统,这也要归功于译者。就像这高的笔。在读《天演论》之前,用李的名字,我得到了我的雄笔,那是一篇海中奇文。舍不得放下,又舍不得放下。光是这本书就写得一手好字,还记录了一份西藏,足以知道我对这篇文章的贡献,也来不及了!
同时,信中也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严复根据吴汝纶的意见认真修改;在《天演论》手稿上,他用不同颜色的笔留下了记号。《 lt天论>:在翻译实例中,他说自己的翻译是“取其所欲而奏之”,并警告“学我者必病”——为了广为传播,也为了紧扣中国现实,他是有意这样做的,但又不想后人借鉴。既然是引进西方的“原则”,它的“名”就越来越重要。严复说:
一个名字屹立不倒,十天不倒。
由此产生了“物竞天择”等广为流传的词汇,以及后世广为流传的“信、达、雅”三大翻译方法。【/s2/】《天演论》的出版,激发了他在翻译西方学术著作中开辟道路的热情。从1898年到1911年,他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始财富》、詹克斯的《社会符号》、孟德斯鸠的《易发》、约翰·穆勒的《薛明》和耶鲁斯的《薛明简论》,合成了一系列严格翻译的名著。
这些西方的思想和作品在当时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1898年的政变和与严复渐行渐远的康梁,当时还是青年的鲁迅是这样的。也许就连守旧派文人也从严复的“用心”翻译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
1905年
“为了今天,当务之急是从教育开始”
教书育人,培养未来人才,势在必行。严复始终认为,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改良。制定一个图书翻译条例,成立一个新的学校,打理学校的细节——从大到小,全是动手。
早在清末,严复和他的朋友们就轻而易举地为京城创办了“普通艺校”招收培养具有一定中学根基的学生。“通”是掌握的意思,“易”是太西的各种实学。两者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前者针对的是文同博物馆的粗识,后者针对的是八股文的经典“虚学”。
1902年,应时任国子监管理大臣张柏芝的邀请,严复被任命为国子监译书局总经理,后来又亲自制定了一部相当全面的《国子监译书局章程》,用以指导全国的翻译工作。两年后,他辞去译文出版社的职务,先后在南方担任安徽高等学校和上海复旦学院的监事。严复不遗余力地为创办新学校提供支持。
他在复旦大学任主管(校长)时,亲自审阅学生的翻译作品,邀请美国武官教体操。尤其是那个时候,学校的通知都是严复自己写,自己抄。漂亮的字和优雅的书法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有人看到启事,立即拍照保存,一时成为佳话。
[h/]布告栏前的学生
1905年初,严复在伦敦与孙中山有过一次不愉快的会面。面对来访的孙中山,严复旗帜鲜明地反对暴力革命,坚定地认为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良教育:
为了今天,迫切需要从教育入手,逐步更新!
孙中山反驳道:
发起清河,人生几何?作为一个思考者,我是一个实践者。
两人不欢而散。
严老师很爱学生。1906年,他给学生吴光剑写了一封英文信,开头写道:
我亲爱的朋友,自从我于1932年8月23日抵达北京,你的形象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严复给学生吴光剑的信
1912年
“大学是为了专业化而建造的,它们的目的是保存一切高贵的学术,以便崇拜民族文化”
北大创办之初,面对复杂的财政状况,严复用薄薄的笔尖写下了他所有的演讲稿,捍卫北大的生存。跑贷款集资,谣言四起,甚至劳病交加——守望在最后的黑暗岁月里,严复把北大送上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1912年5月15日,北京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海内外瞩目。各界嘉宾、外交部长、税务部门、东西方博士、学术专家等。所有人都来观看仪式。面对广大观众,北大校长严复强调“校规要严”。首席教育官蔡元培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勉励北大师生“钻研高深学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开学的北大再次遭遇倒闭危机。1912年6月2日,财政部紧急状态,下令北京内外所有衙门照常发放60元以下的俸禄,60元以上的暂发至60元。
严复作为校长,对此非常担心。他写了一篇《总统与教育部书》的评论,提交给袁世凯和教育部。他认为“学校的性质与政府不同,被迫遵循同样的规则,形式被封锁”[S2/]。
为了防止北大半途而废,严复决定在这个关键时刻牺牲自己的利益,提出了一个变通办法:除了他自己每月出60元以示顺从外,其他教员一律允许出。即便如此,他在给妻子的信中感叹,“下半年政府能否开放大学堂,我们是否还会在那里,都是未知数”。
7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育部以经费困难、办学效果不佳、社会各界不满为由,下令解散北大。眼看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北大面临停办,严复为了挽回败局,再次向教育部递交了《关于北大学校停办的上书》。
“关于北大不能停商的评论”
在《关于北大学校不能关闭的评论》中,他对北大不能关闭的原因进行了论证,对教育部提到的教育经费、教育水平、学校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辩驳,一一进行了反驳。他还提议:
而且国家设立大学的目的和中小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中小学是学生的地方;大学致力于创建专业,他们的目的是保存所有高贵的知识,以便崇拜民族文化。
同时,严复也意识到北大的校风、课程、师资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他提交了教育部下发的一份千余字的《关于分校改进措施的说明》,主张北大改革,规定学校教师必须专职任教,不得在政府兼职;他详细梳理了改良学科的方法,对近代以来的学术学科影响很大。
关于分校改进方法的说明
1912年7月10日,蔡元培主持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取消了北大停学的动议。
1912年8月,严复在春天向中俄路银行借了7.2万元半年,即将到期。为了尽快筹集办学资金,严复向汇丰银行、汇理银行、中俄路银行等借款办学。分别,但都被拒绝了。在多方奔走无门的窘境中,最后,比利时在华毕华银行借了20.2万元贷款。除了道森银行到期的72000元借款外,其余留作秋学之用。
严复做北大校长才几个月,但对北大影响深远。
1909年以后,严复经常咳嗽,失眠,肌肉抽筋。吸烟成瘾导致的哮喘逐年加重。他几次试图戒烟,最后都没有效果。在信中,他把自己比作“枯木”;在给朋友的信的结尾,他感叹道:
年纪大了,气短不能多说话。把这个递给我。
身边的政治纠葛让他饱受流言蜚语和政治胁迫的折磨。1916年,面对政治迫害,他拒绝离开家乡到天津避难。他的家人和朋友强迫他上了一辆开往天津的汽车,林叔甚至流下了眼泪。
1921年10月27日,严复逝世。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严复“代表了一批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
旧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即将到来。
火炬还在燃烧,但那些曾经举过火炬的人都在微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