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国人对“1921”这个年份都不陌生。
那一年,中国时局复杂动荡,前景黯淡灰暗。
也正是那一年,有一群青年,一往无前地发起了对旧社会的战斗宣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他们作为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云激荡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
这是新旧时代的交替点,也是开天辟地的事件。
那段历史,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太过重要。
正在热映的电影《1921》,把我们带回到100年前。
有那么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却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
今天,家庭君想写下《1921》背后的15个故事,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以笔寄思,以文敬史。
01
一根火柴
“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电影里最触动家庭君的片段之一,是李达与妻子王会悟在天台的聊天。
他向妻子说起了一段真实经历:当年他曾组织救国团抵制日货,把日本制造的东西成堆烧掉。
可当他划着火柴的一瞬间,他愣住了。
那根用来点燃日货的火柴,居然是日本制造的。
他眼中闪烁的愤慨,成为了他前行的力量。
他用火种比喻“革命之火”,而他愿意成为那“星星之火”。
即便燃烧自己,也要燎原。
这样的火种,不止李达一人,而是千千万万个为了救国家于危难间的革命先辈们。
正是他们点燃的这把火,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
02
一次碰杯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很容易被我们忽略。
就是李达夫妇与毛泽东在晚饭中的一次碰杯。
祝酒词是:“为早日开启全国之民智,为早日结束中国之苦难,干杯!”
这一声清脆的声响,犹如结束民族苦难之音,开启国家希望之音。
百年前,看似简单的一次碰杯,却承载着救国救民的使命。
百年后,餐桌上的杯光交斛与谈笑风生,都离不开这一声响背后的壮志凌云与流血牺牲。
我们现在还能喝到一杯酒,是因为始终有人在拼尽全力地保家卫国。
03
一句话
电影的开头,是监狱栅栏背后陈独秀的眼部特写。
他被军阀逮捕关进大牢,却依然不卑不亢,寻求救国之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隔着狱栏坚定不移地对李大钊说的那句话:
“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
被关入大牢的陈独秀,何尝不是当时中华大地上被奴役的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仅是陈独秀一人的生死,更是国家民族的存亡。
除了反抗,我们别无选择。
要么生,要么死。
04
一个门牌号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望志路106号。
这是中共一大会址的门牌号。
这场会议,代表们深知危机重重,但仍坚持召开。
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止有国际上的恐吓与威胁,还有国内反动派的剿视。
会议当晚,他们正在屋内讨论时,屋外却有密探监听,就在大部分代表撤离后,法租界巡捕便赶到搜查了会场。
会议被迫停止。
差一点,他们就前功尽弃。
望志路106号,不只是一个门牌号,更是一种革命勇气的象征。
05
一艘船
电影中的一艘游船,在雾气缭绕的湖面上缓缓前行。
为了继续召开一大,代表们分批乘坐火车前往嘉兴,而国际代表则隐身上海,以此转移目标。
会议的最后一天,是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王会悟独自坐在船头,撑着伞,听着船里的慷慨陈词,她微笑着看向远方,眼神中充满希望与笃定。
而这艘在青山绿水间穿梭的小船,虽不起眼,却犹如太阳般耀眼。
游船泛起的涟漪,是将来中国焕然一新的滔天巨浪,是各方阻力的暗流涌动。
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死,可怕吗?
可怕。
但为了救国,便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06
一支笔
电影里的何叔衡,是那群青年中,较为年长的。
有人问他为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分享了一个故事:
那些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的人,得以朝见太后,可却连太后的脸都没看到。
为什么?
因为读书人一直要跪着。
“如果读书人不准抬头做人,是何等的悲哀。”
他想要创造一个每个中国人都能“站起来”的世界。
毛泽东也说:“旧世界还在眼前,武装掌握在军阀手里,而我们却只有笔杆子。”
没有枪,他们就把手中的笔化作武器,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团结起来奋起反抗。
那支笔,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而只要国家与民族需要,他们,就是那支笔。
07
一声呐喊
为民族追求光明未来的,不止有知识分子,还有工人。
“劳工神圣!工人阶级万岁!”
当看到电影中工人运动领袖李启汉,带领着工人们在街上喊出第一句口号时,家庭君便相信,他们终将胜利。
那一声声嘶哑的呐喊,已压抑了太久。
那些每一个呐喊的人,难道就不怕从此丢了生计吗?
只是他们知道已不能再忍让退缩,唯有站出来反抗,才有可能不被继续剥削。
死,很容易。
但好好生活,很难。
有时候,最有力的反击,是保障好自己。
08
一次奔跑
电影里有一段毛泽东奔跑的情节。
当时的他看着法租界的法国人在公园里放烟花庆祝国庆,而他却被阻于公园之外。
作为中国人,却在中国的土地上被驱逐,是何等的屈辱与悲哀。
那一刻,他想起儿时与青年的经历,对于未来的信念更加坚定与澄明。
他奔向的,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自由奔走于中华大地的时代。
如今,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而且,祖国山河,寸土不让,寸土必争。
09
一次更改
《新青年》杂志在上海租界的夜色中隐蔽印刷时。
李达冒着被抓捕的危险,匆忙赶到印刷厂,为的是拜托工人们更换一个词。
他想把“百姓”二字换成“人民”。
工人不解:“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在李达看来,区别很大:
“百姓是泛指。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他本可以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就为改两个字。
但,正是这些革命者的决心与志向,给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信心与希望。
10
一个拥抱
如果问,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拥抱是什么?
你会如何回答?
而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向电影中的李达,我想他可能会说:太阳。
李达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救国探索上,经常为了撰写文章而废寝忘食。
那天晚上,李达在不足10平米的昏暗小屋里挑灯夜战,直到天亮才停歇。
这时的他从天窗翻爬到屋顶。
原本一脸严肃的他,在阳光的映照下笑逐颜开。
他张开双臂,拥抱刚从东方升起的太阳,一切的烦忧似乎都抛于脑后。
在预告片中看到这一幕时,我不以为然。
但看完电影后才明白,这个拥抱,是一种新生,也是一种希望。
更是一种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期望与使命。
这一抱,从未松开。
11
一首歌
有一首歌,贯穿了整部电影: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国际歌》在电影中多次出现:
李达在天台给妻子哼唱时,这首歌还不完整。
邓小平在法国留学期间,油印传单时响起的萨克斯旋律。
王会悟奔跑时,欢快的变奏。
还有大家的集体高唱。
不同的是呈现方式,相同的是无数先烈为使民族脱离苦难所做的斗争。
不管炮火在何时何地燃起,战争带来的血与泪,永远是每个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但愿世间再无苦难,你我爱的人都能幸福无恙。
12
一个小女孩
电影中,李达夫妇寓所的对面,经常会出现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李达还与小女孩有过三次对视。
而小女孩在电影结尾处再次出现,那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群小学生正在参观一大会址。
这是一场时空交汇的相遇。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小女孩。
在对革命先辈的深情回望中感悟历史,在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中努力奋斗。
中国,未来可期。
13
真实的“上海”
以建筑标准一比一复原一大会址,上千只灯泡打造“东方巴黎”。
深挖史料细节,从挂两个牌照的黄包车,到找一个相似的玻璃花瓶……
数百位电影人历时5年,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当时上海的全貌。
为的,是让我们重回1921,真实感受那段历史,真正体悟革命伟人的心路历程。
14
人物的“穿越”
我们在看电影时,总有种错觉,演员就是人物本身。
因为导演在选择演员时,“与历史原型气质相像”是必需的一个条件,其次还会尽量把演员与人物的年龄差距控制在5岁之内。
而且,为了更贴近人物的状态,几乎每位演员都与角色融为一体。
李晨在拍摄李大钊就义的一场戏前,为了在身心都能更贴近人物赴死前的状态,他一夜未眠。
饰演毛泽东的王仁君,为了仅有的一句俄语台词,特意去学习苦练带有韶山口音的俄语。
……
正是有这样一群演员,才让我们看到历史人物“穿越”到电影荧幕,让我们感受到更加鲜活的革命伟人。
15
一群青年
饰演何叔衡的张颂文曾在戏外说:“有同样追求的人,他们终究会穿越万水千山,走到一起。”
1921年,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为了革命事业历经重重困难齐聚上海。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风华正茂,热血意气。
他们是摆脱冷气向上的青年,是为国家兴衰生死奔赴的青年。
鲁迅曾在《热风》中写道: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那一把把炬火,从1921年到现在,从未燃灭。
为何我们的国家历经磨难,仍屹立不倒,日益强大?
因为像这样的一群人,从未缺席于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道。
他们,从未离开。
16
我们的使命,也将将开始
百年前的中国,任人宰割。
百年后的中国,自强自立。
我们现在有的,不只是火柴。
在全球疫情暴发之际,我们有自己的疫苗,有自己的防护用品产能;
我们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还有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
而在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也一直少不了青年的身影。
抗疫一线的医护多数都是90后00后;
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牺牲的战士,最小的年仅19岁,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触动了多少人的心。
……
还记得在3个月前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面对美国的霸道无理,杨洁篪委员当场反驳: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百年前,民族受尽屈辱,吾辈不畏牺牲,以心血成就盛世。
百年后,国家富强民主,吾辈定当自强,以奋斗复兴中华。
电影中,李大钊在监狱里对陈独秀说:“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
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使命,也将将开始。
文/家庭杂志新媒体特约作者 满月
本文系《家庭》杂志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编,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了解更多:
: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