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机制烟正式生产出来之前,云南历代烟民的烟具有两种;一个是烟囱,一个是烟锅。抽大烟的人一般都是县县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不分性别,不分主体,不分嘉宾。烟斗可以共用,这叫水烟。他们把烤烟叶切成烟丝便于点燃,在烟囱里放水过滤烟油,防止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锅里抽的一般都是昆明周边的人。他们把烟叶切成8厘米长的叶子,卷成香烟卷。为了过滤烟油,他们通常把它们放在烟壶上吸,这就是所谓的“烟薰”。中青年人经常外出,为了携带方便,多使用10cm左右的短烟壶。年龄大一点的,用1米左右的长烟锅。烟杆越长,越能过滤烟油。
小时候我是爷爷管的。他年纪大了,烟瘾大了,腿脚不方便。当他烟瘾上来的时候,他冲着我喊:“抽大麻——老二!”我忙得没时间把他的长冒烟的锅递到他手里,只好蹲下来给他点火。于是乎,我有了一个外号,叫“第二烟民”。毫不夸张地说,我从小就是闻着烟草味长大的。
说到云南的香烟历史,应该是这样的——
1901
滇越铁路开通后,大量洋烟涌入云南,迅速占领市场,烟草制品在云南进口商品总量中排名第三。据蒙古海关统计,1911年,从云南进口的英美烟草制品总值为4万余两白银。到20世纪20年代末,英美烟草公司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各种措施,将其生产的“劳道”牌香烟大量倾销到昆明市场。然后,还有英国人制造的“鸦片烟”,危害极大!
1909
一个叫蔡荣久的人,创办了昆明第一家手工卷烟厂:“荣兴烟草公司”,写下了云南近代卷烟工业史上的第一页。1920年,大理人王在下关创办“苍洱仁智烟草公司”,用本省烟叶手工制作日月星牌香烟50包。两年后的1922年,原在上海制造香烟的云南巡抚公署幕僚余的弟弟(晋侯)回到昆明,在云南巡抚唐的支持下,创办了第一家机制烟厂——“亚洲烟草公司”,这标志着云南近代烟草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公司设有业务和生产两个部门,并从上海购买了美国和日本的先进卷烟设备,工人150多人。为纪念云南“重九起义”,该公司率先推出“大重九”、“大观楼”等品牌卷烟,“大重九”卷烟因民国情怀一度闻名全国。在与“洋烟”的斗争中,可谓功不可没。
解放后
该公司更名为昆明卷烟厂。1957年,“红山茶”香烟作为更新产品推出。后来,一些品牌,如云烟,程春,茶花和香格里拉相继产生。以上品牌中,“油茶”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因为属于中档价位,大部分烟民都能接受。从1957年到现在,我经历了整整60年。这种香烟今天仍然卖得很好。当然,吸烟有害健康。最好少抽或者不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