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红枣行业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好想你董事会秘书窦艳艳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已率先制定了“灰枣”、“免洗枣”、“骏枣”三项国家标准,将有助于提高红枣种植质量,规范红枣市场秩序,引导红枣行业健康发展。
该行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
燕都表示,随着国家标准的建立和红枣期货的上市,公开、透明、权威的市场价格逐渐形成,标准化分级的理念得到认可。期货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价格,能够高效地反映各种市场信息和供求关系,为行业内各经营主体提供生产加工的价格参考依据。
据燕都介绍,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的红枣产业经历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枣产业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导致枣价下降,种植收益持续下降,出现了“廉价枣伤农”的现象。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近20年分别增长了4.5倍和4.6倍。2000年,中国红枣种植规模和产量分别约为60万公顷和131万吨,2018年分别为331万公顷和736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10.0%和10.1%。
2021年7月,红枣坐果期,新疆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减产严重,市场红枣供不应求,期货和现货交易火爆,新枣价格飙升。“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同作用,势必推动红枣消费向优质优价转变,‘枣伤农’的局面逐步改善。”燕都说。
标准化需要加速。
红枣产业全产业链涉及种植、收购、生产、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其中,生产、包装、运输和储存的标准已涉及三项国家标准。“然而,红枣产业链上游的标准化建设仍需加快,尤其是在红枣种植方面。目前很多种植基地都有自己的种植标准,但对土壤、水分、株间距等具体种植要求,都没有国家标准。”燕都说。
据燕都介绍,目前红枣产业标准化的难点在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标准实施监管仍需加强。虽然红枣的三个国家标准已经实施,但是红枣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市场上红枣的分类仍然是良莠不齐的局面。有的企业自行分级定价,甚至有的商家用外地的普通枣冒充新疆优质地区的红枣,或者拿二级枣当一级枣。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第二批国家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正式发布。真心希望贵公司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推荐的四家入选单位之一。这也标志着贵公司近年来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认可。
燕都表示,红枣三项标准的发布,有助于引导消费者在市场上买到优质红枣,监管部门有必要对标准进行宣传,加强对标准适用范围和执行情况的政策引导和监管。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了一批重要的国家标准,其中就包括农业和农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在10月的国务院会议上介绍,在标准供给方面,我国发布了4万多项国家标准、7.6万多项行业标准、5.3万多项地方标准、近3万项团体标准和200多万项自行申报的企业标准。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方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标准化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燕都说,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真的很怀念你们拥有的全产业链优势,如原料基地采购、冷藏保鲜、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全渠道销售、观光旅游、教育咨询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被打磨成标准化、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结合县政府对产业振兴的需求,以及当地企业对市场和品牌的需求,我真的认为由您与县内龙头企业合作发起的“一县一品、一区一店、一店千品、一品千店”星火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希望构建龙头企业品质保障、品牌双品牌加持、创新平台支撑、渠道多方共建共享的新商业模式,打造您在县级特色农产品行业的‘链主’地位,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燕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