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东西持续涨价二十年,大家都知道买它能赚钱。
比如房子。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中国人似乎对土地和房子有一种天然的情结。
就像古代的商人赚了点钱就开始买地一样,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爱花钱买房。
逐渐的,房子的属性从居住消费品变成生产要素再变成投资品。然而,过高的房价也催生了大量的投机炒房行为,对市场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更不用说,从去年到现在,东莞炒房团哄抬房价,广州被曝存在“ABC名单”,深圳炒房团事件浮出水面,最近P2P平台小牛资本因涉嫌非法存款被立案调查...
我们习惯了“投资买房”。毕竟现在的社会环境,大家不是在谈买房,就是在买房的路上。
但是,“投机炒房”会严重危害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加速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今天,我们来谈谈“炒房”。
房地产投机
回到1998年。
这一年,中国福利分房退出历史舞台,住房商品化时代来临。
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前一年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中国开始将住房作为国民新的消费点,并出台了优惠抵押贷款、减免税收等政策。刺激住房消费。
比如上海,1998年推出“购房退税”政策,鼓励市民购房。当时外地人在上海买房,还可以拿到一个“蓝印户口”,过了一定时间就可以转为正式户口。
随着房改的逐步深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市场环境也使得Chuangzai.com的大量私人房产开始焕发光彩。房地产的繁荣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和房价持续上涨,带动了煤炭、钢铁等相关行业的增长。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18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房地产快速扩张的背后,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快,供应结构失衡……
此外,投机性房地产投机盛行。比如大家熟知的温州炒房团。
2001年,温州炒房团首次出现。今年8月,一个由157名温州人组成的“看房团”装满三节火车车厢,带着5000万元人民币抵达上海,一次性购买了100多套房。两个月后,又来了一个温州验房团,成交额8000万。
之后,像买菜一样买房的温州炒房团开始向全国进军。所到之处,也带动当地民众恐慌入市,为房价上涨推波助澜。
2003年到2004年,房地产市场最火的词是“炒房”。社会充满了靠炒房一夜暴富的诱惑,类似的炒房故事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身上上演。
2007年,深圳炒房团再次出现。一些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富裕新贵,先是在广州、惠州等周边城市疯狂购买,然后回老家省会、中心城市大肆购买。颇有几分归乡之意,故别称“归乡团”。
《南方都市报》2007年8月的一篇文章《深圳炒房团被指哄抬重庆、长沙、武汉、成都房价》,是这样写的:
“从惠州、东莞,到珠海、中山,再到广州,再出广东到南宁、武汉、南昌、长沙、重庆、成都,这些‘花钱多、看盘快、下手稳、准’的深圳购房者,像当年的温州炒房团一样,开始拥有自己的地域标签——深圳炒房团。
与温州炒房团不同,深圳炒房团是由开发商、承销商和媒体推动的。文中还提到:深圳购房团数次降武汉空,一度引起武汉市民恐慌,武汉人惊呼“狼来了”。
这说明,在那个时候,“炒房”已经开始引起广泛的社会焦虑。
尽管随后的楼市调控和政策打击,温州炒房团和深圳炒房团已经销声匿迹。但是今天,炒房在不断翻新。
从最初的粗放式炒房,像买菜、买西瓜,到出现大规模、流程式炒房,比如各种炒房机构、炒房团伙甚至涉嫌非法吸储...
人们对房子的热情似乎越来越狂热。
02原因
至于“炒房”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其实也没有固定的定论。
有人认为买房的目的不是为了住或者租,而是为了卖,所以是炒房;有人认为买房产的目的是等价,持有时间短是炒房的普遍特征;也有人直接把炒房理解为炒房,投机是人们追求利润极端化的一种表现。
至于形成大规模炒房团和炒房团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利益驱动。如果炒房无利可图,那就没有炒房这回事了。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价一路走高。2010年至2020年,全国商品房年均增速为6.95%。到2020年底,全国平均房价已经压上万元大关,很多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更是惊人,让很多人只能望房兴叹。
第二,缺乏投资渠道。目前我国的投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储蓄、基金、债券、股票、期货交易、房地产交易等。就中国人而言,房地产是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尤其是在投资预期回报率相对较高的前提下,大量闲置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助长了炒房行为。
再次,从市场角度看,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炒房的重要原因。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发展很快,但市场规则和制度的建立却落后于这个发展速度。这就导致了市场监管的困境,给投机行为定性带来困难,也给炒房团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
此外,政府对相关信息的披露不足,使得一些开发商和中介、自媒体等恶意炒作,这些都可以视为炒房现象的直接原因。
第四,土地财政是房地产投机的关键原因。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垄断推动了地价飙升。面粉和面包的价格自然不会低,从而助长了市场上房地产投机的滋生。
所以,总的来说,炒房其实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多种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产物。
除了上述原因,君君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童年记忆影响成人决策”。
尤其是对于80后、90后,很多人投资买房甚至炒房,一方面是受到时代环境的感染;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受童年记忆的影响。
说说君君自己的经历吧。
上小学的时候,身边的一些亲戚就开始到处买房,包括很多借钱买房的人。当时在北方二三线城市,买一套房才十几万。后来随着房价的上涨,买房的人资产已经翻倍了。
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基本就是:买房=赚钱。
高中的时候,同学们除了学习,八卦,偶像化,就开始谈论房价,甚至国家政策,楼市调控。那时候过年也是放假。买房成了亲戚们的日常话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虽然从短期来看,炒房可以带动市场繁荣,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长期来看,炒房会导致房价非正常上涨,购房率增加空,供需失衡加剧,挤占实体经济,造成社会集体恐慌,这无疑对市场和经济发展有很大危害。
03号条例
从2003年开始,为了减少房地产快速增长带来的投资过热,政府开始调控楼市。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2003 -2007年:近几年调控目标主要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出台,如:2004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提高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限制住房贷款;2005年、2006年,“国八条”、“国六条”相继提出,楼市调控上升到政治高度;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
2)2008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了刺激内需,房地产承担了刺激市场经济的重任,一些“救市”政策陆续出台。比如2008年银监会《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宽松政策鼓励房地产发展;2009年,国务院提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3)2010 -2013年: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击投机炒房,现阶段出台了国十一条、新国八条、国五条、限贷限购等政策。比如2012年全国46个城市出台限购,楼市调控持续升级。
4)2014 -2015年:“双向调控”提出,即在满足基本住房供应的同时,调控房价过快上涨,从强调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为调控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具体政策由过去的“一刀切”变为“分类调控”、“因地制宜”,调控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稳定市场预期。
5)2016年至今:2016年底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后,“房子不是用来炒的”成为近年来调控的主基调,房地产限购限贷逐步收紧。调控更加注重因城施策,也更加细化。
其中,针对炒房,近年来,2018年7月至12月,全国30个城市率先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投机炒房团伙和房地产“黑中介”。
2020年,东莞重拳出击,打击炒房;查处“代炒房”,在深圳贷款经营炒房;最近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到“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
调控楼市平抑蹄病。
04回归
今年3月2日,郭树清喊话警告炒房客:“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题为《中国人口转型的认识与对策》的文章,其中提到“一个城市的房价太高,把年轻人都赶走了,怎么谈创新”。
4月21日,中央媒体《经济日报》发表《不要让高房价吓跑大城市的年轻人》。
但是,调控、上涨、再调控、再上涨……是过去十几年中国楼市的一个大现象。不少人甚至撰文探讨“中国楼市调控周期之谜”。
但是,房价一直居高不下。
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如成本、政策导向、供求关系、市场预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等。
毫无疑问,没有了炒房团的助力,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以更健康、更稳定的状态发展。
20年的房地产创富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住而不炒”的导向下,市场对住房的需求正逐渐回归。
时代终将不同。
【购买信息轻松享,来Leju.com】
来源:乐居买房
优质内容推荐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gzai.com/post/5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