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禽养殖新政策,畜牧业养殖新政策

农村畜禽养殖新政策,畜牧业养殖新政策,第1张

畜牧养殖最新政策(养殖新政出台)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十四五”后,国家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2019年,国家发布《关于发展家禽等养殖业增加肉蛋产品供给的通知》。指出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政策措施保障。进入2020年后,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提升养殖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养殖业绿色发展!

进入2021年后,国家明确指出要促进养殖业有序规范发展,出台了《促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等多项促进农村养殖业发展的政策。除此之外,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水产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生产能力,完善生猪产业稳定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品绿色健康养殖。并逐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从而促进农村养殖业合理有效发展,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2019年以来,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产能严重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国家也一直在推进恢复和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改革。到2021年,全国生猪生产得到有效恢复,生猪价格得到有效控制,猪肉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进入2021年下半年后,国家也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不仅指出要大力促进养殖业发展,还要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动态监测。在规范农村养殖业的同时,要注意养殖的“三个严禁”!

1、不准超越法律法规规定扩大禁入区范围。

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一直是两个相互冲突的话题。为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国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划定了禁入区,从而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然而,目前,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在许多农村地区,在推进农村水产养殖问题整治的过程中,存在非法划定禁养区等问题。为了养殖业的有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已经明确指出不是。

2.不允许用行政手段强行清退养殖场(户)。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农村养殖问题的整治,规范农村养殖环境,从而改善农村的基础环境!但在养殖场整治过程中,国家也明确指出,不允许以行政手段强行驱逐养殖场(户),切实保障养殖场(户)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养殖场整治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拆除养殖,一定要给养殖户公平合理的补偿,不能强行拆除整治养殖场!

3.不允许“一刀切”。

整治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养殖业是农村环境整治的整点。据江西2016年统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4.6%和79.3%,水产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污染源的重灾区。因此,国家一直在下大力气整治农村环境,尤其是水产养殖污染。然而,为了改善农村环境,一些农村地区盲目实行“一刀切”的养殖禁令,大肆拆除养殖场,禁止农村居民自由放养。为此国家也明确指出不允许“一刀切”禁止,保障农村居民合法养殖权益,促进农村居民经济收入!

2021年要拆哪些农场?

虽然国家在保护农村居民的务农权益,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将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进一步推进村庄清洁绿化,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和美丽庭院示范活动。因此,国家仍将大力推进水产养殖问题的整治,而以下两类水产养殖将被拆除整治:

1.非法占用耕地建设的农场: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改革的发展,国家也在加强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优先利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建设非农设施,非法占用耕地建设的养殖场也将被拆除整改!

2.无养殖手续的养殖场:在当前农村养殖业整顿过程中,国家明确指出要保护农村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基本权益,但农村新建养殖场也必须办理相关养殖手续。如果没有获得养殖程序而建造的农场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这种农场将被拆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38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9
下一篇 2022-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