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幸存两人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几十年后才知道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两人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几十年后才知道,第1张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两人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几十年后才知道

“琅琊山五壮士”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至今仍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必修课。

后来很多人才知道,当时跳崖的士兵有5个。其中两个被悬崖上的大树拦住,没有掉到谷底,所以活了下来。他们是葛振林和宋学义,其他三名战士英勇牺牲。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战斗到底的决心,慷慨牺牲的勇气,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琅琊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和宋学义被一棵大树拦住,没有牺牲,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是被别人救下的,就连当事人葛振林和宋学义也没能搞清楚他们是被谁救下的。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直到45年后真相才最终揭晓。

1986年9月25日,“琅琊山五杰纪念塔”落成仪式在琅琊山山顶隆重举行。

来自中央军委、北京军区、河北军区的多位领导,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数千名地方干部群众参加了仪式,各路记者云集。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著名抗日英雄葛振林也佩戴了大红花,应邀出席了就职典礼。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出现在典礼上。

新建的纪念塔高21.5米,矗立在群峰之中。它宏伟而庄严。塔身正面有聂元帅题写的“琅琊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色大字。

琅琊山五勇士纪念塔

70岁的葛振林在纪念塔里久久伫立,追忆今昔,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死去的三位战友。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该多好啊!

作为盛典的中心人物,葛振林成为全场的焦点。当他回到讲台时,记者们争相向他提问,“请问葛老,你和宋学义老英雄跳崖后是怎么获救的?”

“我们爬到了悬崖顶上,然后一个年轻干部救了我们。”葛振林回答道。

小伙子救了葛振林?记者一听感兴趣,就继续问:“能给我们讲讲那个故事吗?”

带着记者的提问,葛振林的思绪回到了45年前,回忆起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他开始给记者讲一个他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日本侵略者不断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华北的晋察冀边区是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必须迅速摆脱它。

这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兵力,对隶属于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了毁灭性的“扫荡”战役。其中日伪军3500余人猛攻河北易县周边。

易县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部和党政机关总部。因寡不敌众,军区决定避敌锋芒,向易县西南的琅琊山地区转移。然而,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敌人分九路向琅琊山发起了进攻。

该师第1团是八路军的主力。他们利用琅琊山的有利地形,连续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但是,由于人数众多,火力凶猛,敌人仍然没有放弃。如果战斗继续下去,只会拖延转移时间,对我军非常不利。

为了尽快摆脱敌人,1团决定留下少量兵力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这个任务落在了七连身上。

在与日军的激战中,7连大部分战士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掩护伤兵安全转移,指导员决定留下6排6班坚守阵地,继续牵制日军。

六年级六班只有五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福才和胡德林。当他们接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时,他们并不害怕。虽然这个任务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是从他们加入八路军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9月26日晚,5名勇士趁着夜色,在险要的东山关设伏防守。他们没有地雷,就把手榴弹捆成捆,埋在山腰各处,然后分开隐蔽。由于这一带的山路极其狭窄,敌人大多无法通过,只能一字排开行进。

当他们进入火力范围时,手榴弹爆炸,被砸碎的石头横扫敌军,伤亡惨重,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日军恼羞成怒,用大炮轰击东山口。马宝玉等人躲过敌人的炮火轰击后,继续躲在暗处攻击敌人,使日军前进十分困难。

马宝玉知道,依靠他自己的五个人,他们无法抵挡日本人的猛攻。他们不得不战而退,故意把敌人吸引到山顶。当五勇士撤退到琅琊山峰顶七坨坨时,日军才发现原来八路军只有五个人一直在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拼尽全力!

狼牙山五壮士(剧照)

敌人恼羞成怒,袭击了五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等人先是用枪打他们,然后用手榴弹炸他们。他们连续打退了敌人十多次的进攻。当所有的子弹射出后,他们开枪自杀了。最后石头扔了,日军一边喊着“活捉”,一边用刺刀往前冲。

葛振林对说,“葛,我们不能让敌人抓住我们!”

葛振林点点头,“宁死不屈!”

为了不让武器落入敌人手中,马宝玉等人毅然砸碎了手中的步枪,五名战士手挽手向悬崖走去。当敌人发现不对劲时,他们立即向前猛冲。五勇士怎么可能让敌人得逞?他们纵身一跃,毫不犹豫地跳下了百米悬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激昂的口号在山谷中回荡,回荡...

幸运的是,跳下悬崖的5名勇士并没有全部牺牲。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牺牲了,但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长在悬崖上的一棵大树卡住,幸免于难,但也晕倒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葛振林才悠悠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一棵长在悬崖上的大树的树枝上。他受了重伤,浑身是血。停了一会儿,他抬头一看,觉得自己离悬崖顶不远了。他想他不能一直被困在这里,他必须找到出路。

葛振林和宋学义

葛振林撑起身子,觉得自己还能动,就想往悬崖上爬。他向旁边看了看,突然看到了另一个人。他爬过去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宋学义,而且他也没死!

葛振林叫醒了宋学义,他们商量了一下,要他们尽快离开这里。

葛振林仔细观察了附近的地形,发现这一段悬崖并不是很陡,悬崖上长满了藤蔓。离悬崖顶不远了,还是有希望爬上去的。如果继续这样耗下去,会失血过多而死。就这样,葛振林和宋学义抓住了爬满悬崖的藤蔓,一点一点地,他们终于爬到了悬崖顶上。

爬到悬崖顶后,葛振林和宋学义各自找了一根木棍,互相扶持着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岖、狭窄、不平,在黑暗中行走尤其困难。正当两人在黑暗中慢慢走着的时候,一个身影突然闪现在他们面前。双方都吓了一跳,忍不住尖叫起来!

“你是做什么的?”对方下意识的问。

葛振林一听对方声音,就知道是中国人。他稍微松了一口气。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出对方年纪不大,不像坏人,对方分明看到了他们的装束,惊呼道:“你是八路军吗?”

葛振林简单描述了一下情况,对方告诉他们,这附近有一座古庙。寺里有个道长医术精湛,擅长治跌打损伤,当然能帮他们疗伤。葛振林一听,让对方带他去。就这样,小伙子连夜带着葛振林和宋学义去了古寺。

葛振林、宋学义与李元忠道士

到了古庙,发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空。小伙子找了些小米,做了些水,做了一锅大米粥。当他正要吃饭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八路军的士兵。脱离部队的号手李也来到了这里。四个人吃了点饭。

饭后,小伙子说自己得了疟疾,怕传染给他们。他主动跑到庙外放了一夜的哨,让三个八路军战士睡在庙里,可葛振林浑身疼痛,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老道士李元忠回来了。听了年轻人的介绍后,李元忠立即开始帮助葛振林和宋学义治疗,他还拿出自己珍藏的千年古方给两人治疗使用。

第二天一早,葛振林和宋学义脱离了危险,他们急于离开,以寻找一支大部队。年轻人和道士李元忠不得不向他们挥手告别。因为太匆忙,葛振林没来得及问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在干什么。当他们找到部队,说起这个救了自己一命的年轻人时,后悔自己的迷茫。

为了找到这位恩人,葛振林和宋学义去古寺打听老道士李元忠,但李元忠解释不清楚。就这样,葛振林和宋学义再也没有找到他们的救世主。

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地方,葛振林继续参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江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他看淡了一切,却始终记得自己救世主的身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这个年轻人的线索变得更加难以找到。

声音资源文件

1971年6月,琅琊山五大幸存者之一的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

1982年,狼牙山五壮士的另一位幸存者葛振林以副师长身份退伍。

退休后,葛振林仍然没有放弃寻找救命恩人的努力,但他的恩人却杳无音信。也许,我这辈子再也找不到那个救命恩人了...葛振林心里想,感到一阵后悔。

事实上,葛振林和宋学义的恩人一直都在,也一直在关注他们。

他们的救助者是余,易县人,1923年出生,1941年刚满19岁。时任晋察冀军区义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1941年9月25日,他和几个战友奉命下山传递消息,正好赶上日伪军追击我八路军主力,封锁了附近所有山路。

为了顺利下山,余决定和战友们转移到坨山顶。结果,当他突围时,余远远地看到大批日军包抄过来,急中生智,爬上一根粗大的藤蔓,下了悬崖,躲进了一个悬崖的缝隙里。然后,当他听到激烈的战斗,他不敢出来。

直到天黑以后,于听说敌人已经走了,才敢爬出来沿着山路走。于是,他在半路上遇到了受伤的两个八路军战士,葛振林和宋学义,并有了后来相救的故事。

晚年葛振林(右)与余的合影。

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召开会议,命名“狼牙山五壮士”,庆祝反扫荡胜利。三名烈士被授予“荣誉模范”,胡德林和胡福才被批准为共产党员。

经过这样的宣传,余才知道,他救的两个八路军战士,就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和。起初,余想向军区领导解释此事,但转念一想,这样说会不会有人误解他的政绩?再说了,自己去帮助两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不是应该的吗?

想到这一点,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后来又在当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做过区委、县委副书记,也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的记者、编辑。

20世纪60年代初,余被调到工作。历任广西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广西日报社党委常委。他在广西工作了18年。20多年来,余从未向任何人说起过他营救葛振林和的事,这成了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20世纪60年代,“琅琊山五壮士”部队进驻广西。1964年,这支部队决定向老狼牙山区赠送一批退役战马,并专门在老区招募了5名新兵入伍。作为“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学义也被邀请到广西参加上述活动,并向5名新战士赠送了枪支。

在广西工作的余看到报纸上的消息非常高兴。20多年后,他想认两个当年的老英雄,但想了想,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担心两个老英雄认出对方时可能不认识自己。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他们可能有别有用心的嫌疑。抓住他们,保持沉默。

葛振林(左)和于

这个无声的日子过去了将近20年。

1978年,于被调回河北老家,担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1981年退休。

退役后,余没有了以前的思想压力,又因为年龄大了,更关心葛振林的情况,终于鼓起勇气给葛振林写了一封信。收到信后,葛振林极为惊讶,决心向媒体公布这一消息,但于坚持不公开。葛振林只好通过书信与余保持联系。

1986年9月,琅琊山战役45周年,重修琅琊山五壮士纪念塔,并宣布9月25日举行落成典礼,邀请葛振林出席,葛振林第一时间向余发出邀请。

这一次,余没有拒绝。宋学义已经去世15年了,葛振林已经69岁了,他已经63岁了。如果不当面和葛振林见面,大概就再也见不到了...

1986年9月25日,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仪式现场。年近70岁的他面对记者和群众,激情回忆起45年前狼牙山血战,献出生命,跳下悬崖的惊险经历,然后讲述了45年前“救世主”救自己的故事。

大家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全场立刻轰动起来,人群中其余的医学博士更是激动不已。

记者又问:“你的救命恩人还活着吗?”

葛振林深情地回答:“当然!今天,他也来参加仪式……”

众人再次惊呼,大家都在期待恩人的出现。这时,博士默默地走向葛振林,轻声说:“葛,我是博士。你还认得我吗?”

葛振林拥抱着余付瑶,激动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会永远记得……”

这一刻,两人紧紧相拥,任泪水流淌。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热泪盈眶。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抗战英雄葛振林,45年后终于见到了他的救命恩人。这一刻,人们仿佛又回到了45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夜晚。当他们在山路上看到一个年轻人抱着两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时,心里忐忑不安了很久...

同学会后,葛振林和余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后来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坏人编造了一些“狼牙山五壮士”的谣言。余看到他们后非常生气。作为葛振林和宋学义的救星,他拄着拐杖亲自找到报社澄清此事。

余晚年致力于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自费7次到湖南衡阳看望葛振林,13次回琅琊山,追忆琅琊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并撰写大量文章宣传琅琊山五壮士的事迹和歌颂琅琊山五壮士的精神。他还被邀请到部队和中小学作报告,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对青年士兵和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晚年,葛振林仍然非常感激余付瑶的救命之恩。他深情地说:

“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活了这么多年,我满足了。我的救命恩人年纪大了,腿也不行了。我们希望在新世纪见面,永远记住我的恩人。”

2000年6月,余再次来到湖南衡阳看望葛振林。这是两人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聚,终于实现了葛振林在新世纪再次见到恩人的愿望。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湖南衡阳去世,余在河北默默留下伤心的泪水。如今,“琅琊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早已写进语文课本,载入史册,代代相传,永远被全国人民铭记。但我们也不要忘记,1941年秋,一个叫余的年轻人救了葛振林和,救了我们的人民英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316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9
下一篇 2022-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