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亮女史《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读蔡亮女史《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第1张

读蔡亮女史《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假期过后,我也不去郑州了。我在洛阳度过了两个月的暑假。你可以空白天花很多时间看书,晚上编码几个单词。今天,我读完了蔡亮的《巫术的诅咒与儒家帝国的崛起》。

我以前没听说过蔡亮女士。她现在应该住在美国。这本书也是用英语写的。她认为,传统观点说汉武帝“独尊儒术”,但实际上汉武帝54年,儒生并没有得到重用。汉武帝的宫廷之上,更有达官贵人、武官、文法官等。这确实是事实。我一直反对汉武帝“尊儒”的观点。但是,蔡亮女士认为“尊孔”就是重用儒生,这就太简单了。

蔡亮女士认为,儒生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全面登上了政治舞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巫蛊灾难几乎将政治权贵一网打尽,从而为儒生进入政治舞台的核心提供了空的空间。我没有注意她的观点。她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但是,对于巫术本身的诅咒,她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蔡亮女士还认为,儒家学者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理论为霍光的垄断和汉武帝宣帝的继位提供了论据。这无疑是真的。而霍光和宣帝都是政治人物,他们的决策动机主要是基于政治,而不是基于任何学术信仰。蔡亮女士还认为,汉武帝宣帝并不像传统思想那样重视法家,他任命的官员大多是儒生。在这里,蔡亮女士错误地将儒家学者的任命与重视法家学说对立起来。汉高祖宣帝的统治方式,即“霸王别姬”,本质上仍然是法家,一些儒生的重用并没有改变汉高祖宣帝的统治理念。此外,蔡亮女士忽视了汉武帝宣帝统治时期外戚的崛起。

至于“儒家帝国”,这是一个重大误解。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儒家帝国。为了证明汉武帝时儒生不受重用,蔡亮女士认为司马迁的《儒林外史》只是一幅理想图景,而不是事实。班固的《儒林外史》是在西汉末年儒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之后建构的,以彰显其渊源的神圣性和悠久性。很显然,作者的这两个观点确实很新颖,但我看了之后得到的印象是,作者的想象力令人钦佩,而逻辑思维明显欠缺。在没有足够证据之前,不要试图解构传世文献的记载。

这本书的译者“付强”没有介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之前加的那个付强。付强,我加的那个,每天发几十个好友,让人烦。所以我屏蔽了他。后来我忘了是我删了他还是他的号被封了。他的翻译还是有瑕疵的,比如前天我表姐和表哥提到的。还有侄子和外甥的混血儿。而且这本书虽然是2020年10月出版的,但应该是比较新的。然而,作者引用的最新文献是在2006年。换句话说,这本书不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西汉中后期,我也有一些想法,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腾出时间整理一下思路,向大牙请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130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