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大将送诸葛亮一块玉和一顶帽子,诸葛亮却说:终于可以杀了他

魏国大将送诸葛亮一块玉和一顶帽子,诸葛亮却说:终于可以杀了他,第1张

魏国大将送诸葛亮一块玉和一顶帽子,诸葛亮却说:终于可以杀了他

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即使是和自己作对的人,诸葛亮也很少杀其身。比如他的政敌李严、廖立等人,诸葛亮也是罢官,对他们无动于衷。但只有一个人,诸葛亮不仅要杀他的人,还要杀他的宗族。此人不仅对诸葛亮有私人恩怨,还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公仇”。这个人就是刘备的前大臣孟达。

风之助孟达出生于宦官世家,与大谋士法正关系密切。汉末,孟达、法正流亡蜀国,成为当地军阀刘璋的部下。而孟达、法正认为刘璋生性懦弱,没有才干,便与张松密谋策划刘备入蜀事件。

后来刘备与刘璋反目,孟达、法正立即投靠刘备,受到刘备重用。汉中之战后,刘备让孟达从汉中向东进军,攻占尚勇县。

然而,在占领东三郡的过程中,梦达杀死了方岭总督蒯顼。这一举动激怒了刘备集团的二把手诸葛亮。这是因为蒯顼是诸葛亮姐姐的丈夫,也就是他的姐夫。诸葛亮从小生活在荆州,和姐姐相依为命。虽然孟达未必有意杀蒯顼,但恐怕也给诸葛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诸葛亮,或许是出于公共利益,并没有为难孟达。

孟达占领东三郡后,迅速成为刘备手下的一个实力派。三郡与魏、吴、蜀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为了制约梦达,刘备派养子刘封定居东三郡,与梦达形成双头制。因为刘峰的粗暴作风和对孟达的多次羞辱,两人关系急剧恶化。

后来,关羽遭到的袭击,被魏和吴围困在襄阳和樊城交界处。为了摆脱困境,关羽派人向刘、孟求助。但刘封、孟达、关羽三人有私仇,明知刘、孟离关羽只有几十里,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关羽战败后,孟达害怕受到惩罚,于是和魏国合谋,最后在当地宗族沈的帮助下,驱逐了刘封,带着四千户人家和东三郡投降了魏国。

孟达的背叛彻底激怒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过荆州、益州是他最基本的战略计划。由于的灭亡,关羽不仅损失了,而且荆州也输给了吴。与此同时,孟达向魏投降,使蜀国失去了在荆州的最后立足之地。从此,诸葛亮的隆中对几乎彻底破产。无论公心还是私心,诸葛亮和孟达结下了死敌。

所以诸葛亮做了一个罕见的举动。他向刘备建议,一定要把孟达留在蜀中的家人全部杀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刘备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对孟达的妻子很好,没有责怪他们。

刘备死后,诸葛亮接过权杖,独揽蜀汉大权。北伐前,诸葛亮奇迹般地向孟达伸出了橄榄枝。他多次写信给梦达,希望他能回到蜀国。当时,重视梦达的魏文帝曹丕已经去世,他生活在失去靠山的恐惧中。孟达得到诸葛亮的信后喜出望外,答应了。

本来诸葛亮不用打仗就可以恢复东三郡,可以利用这个地方对曹魏的襄阳构成威胁。然而,诸葛亮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即使不要东三郡,他也要杀了梦达!当时孟达带着一块玉和一顶尼龙帽,派使者去见诸葛亮。所谓余赞,就是计划已经制定好了;尼龙帽是诸葛亮经常戴的帽子。孟达反魏归蜀,显而易见。

诸葛亮收到孟达的礼物后,并没有出兵接应孟达,而是大肆宣传孟达反叛魏的消息。之后,魏闻讯,立刻派司马懿率军平叛。此后,司马懿在八天内行军1200英里,飞到尚勇城下。面对孟达的一再求助,诸葛亮站着不动,看着他死去。最后,孟达被打败了,他在尚勇的家人都被杀了。诸葛亮拿刀杀人的目的达到了。

在笔者看来,诸葛亮除掉孟达是合理的。毕竟他对诸葛亮怀恨在心,行为反复,难以信任。但孟达死了,蜀失去了夺回东三郡的机会。本来蜀军可以从汉中顺流而下,和吴国一起攻打魏国占领的襄阳。如果襄阳被攻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荆夷伐魏构想又可以实现了。当吴从江陵或淮南派兵配合时,魏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即使“兴汉”大业不能成功,至少不会出现蜀汉王朝前后十余次从汉中北伐失败的尴尬局面。或许这也是诸葛亮的一个错误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081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