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CEO: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我们对它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

高通 CEO: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我们对它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第1张

高通 CEO: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我们对它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

高通再次表达了对超宇宙的立场。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高通总裁兼CEO安萌再次谈到了他对超宇宙的看法,包括成立 1亿美元骁龙超宇宙基金,投资超宇宙相关的企业:

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

在本次演讲中,安萌全面解读了目前大家最关心的关于超宇宙的几个话题:

构成元宇宙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它们在元宇宙的构建中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波元宇宙?

我们梳理了一波安梦演讲的要点,让我们来看看高通通往超宇宙的路线。

元宇宙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即空互联网,它存在于一个多维的虚拟世界中。

元宇宙将开启一个高度沉浸式和可定制数字体验的新时代。它模糊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界限,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所有人连接在一起,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

宇宙将如何影响和改变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

例如,数字是成对的。这是一种将现实映射到虚拟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将在元宇宙中越来越受欢迎,为更多领域带来变革,包括为产品开发带来新思路,增强医疗的治疗效果,监控商用飞机的状态和性能等。

例如,增强现实设备XR(AR、VR和MR)将成为用户进入元宇宙的主要入口。智能手机、移动PC、智能手表、耳塞、智能家居平台等终端设备,以及智能手机等这些设备中的空音频、图形处理、摄像头等技术,都将成为元宇宙的物理链接。

再比如开放架构、5G专网、无线光纤和网络接入点等基础设施的虚拟化。高性能、低时延的5G连接,加上Wi-Fi 7,将为元宇宙中丰富的图形和密集的带宽需求提供容量保障,使终端和云端实现分离处理和渲染,有助于进一步提升XR的体验。

最后,还有AI技术。像计算摄影和CV这样的技术可以增强对用户姿势和身体的跟踪;像数字人技术一样,可以提高虚拟头像的准确率;还有感知算法、3D渲染和重建技术,将用于构建虚拟世界场景;NLP技术将支持虚拟人和用户之间的交互...

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将加速元宇宙的实现,进而激发更多新的终端设备创新。

高通还在移动连接、网络连接处理和智能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并促进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高通是如何布局元宇宙的?终端AI

宇宙需要海量数据,在云端完成所有数据处理显然是不可行的。

IDC预计,未来几年,64%的数据将在传统数据中心之外产生,这意味着更多的智能数据处理将在终端和边缘端完成。

因此,高通提出了分布式智能的概念,就是要实现“终端侧AI”的落地。

具体来说,就是将AI算法处理部署到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生成更丰富、更多样的数据,既能推动更多AI技术的落地,又能反过来提升云端的能力。

终端AI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性,保护隐私,将敏感数据保存在本地而不发送到云端,还可以检测恶意软件,并促进联邦学习等新技术的发展,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和带宽。

要实现这样的技术,还需要推动5G的发展,更快地将边缘数据同步到其他终端和云端,最终加速元宇宙的落地。

XR布局技术

在XR相关技术方面,高通已经有了布局——骁龙XR平台(骁龙空间)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安萌的说法,平台是为未来超宇宙(空互联网)的需求而设计的。它集成了前沿的WiFi、5G信号连接和AI技术,现在包括AR和VR两种参考设计,可以简化相关设备的开发过程。

目前已发布超过50款采用骁龙XR平台的XR商用设备,首批合作伙伴包括联想、摩托罗拉、OPPO、小米等,其中摩托罗拉是骁龙首家发布XR平台的智能手机厂商。

人工智能软件堆栈和1亿美元投资

除了终端AI和XR,高通还在AI技术方面推出了整个AI软件栈

这是一套完整的AI解决方案,可以将高通的AI技术和能力移植到手机、XR、P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等各种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一次开发,多种设备可用”。

以汽车领域为例。自2020年以来,骁龙驾驶舱平台已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50多款车型。

在上周的成都车展上,中国第一款搭载骑行平台的车型,长城威全新摩卡DHT-lidar版也首次亮相。

不仅如此,高通还提到了前段时间成立的 1亿骁龙元宇宙基金,投资XR和AI相关核心技术的开发者和企业。高通CEO安萌是这样描述的:

高通和骁龙已经成为打开元宇宙的钥匙。

那么高通最终会在超宇宙的赛道上有怎样的表现呢?

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030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