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地理:寻踪宛洛古道


河洛地理:寻踪宛洛古道

万罗古道赵云速写

从洛阳到南阳,走高速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走二广高速直接往南走。两地距离约220公里,中间会经过长长的伏牛山老界山隧道;二是经罗宁高速往东南到叶县,再从兰南高速往西南拐到南阳,比直接往南走多了50公里左右。

古代洛阳与南阳之间的官道称为万洛古道,通常分为东、西线。从西线洛阳往南,从伊克关、大沽关(又称太谷关)出至广成关,再经汝州、鲁山至南阳,距离相对较短;东线可以从洛阳到汝州,走宝丰、叶县、方城到南阳。虽然距离很远,但道路是平坦的。

宛是南阳古名,读作yuān,现在常读作W m: n,春秋时属楚地,战国末期为秦国所有。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故名南阳。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在南洋作战,赢得天下。之后以洛阳为都城,南阳为南都。克胜圣人张衡对此非常自豪。他曾为家乡南阳写下《南赋》,说“余显乐都,美而健。伴随着北京的南移,生活在汉朝的杨”。

张衡在《东京赋》中,把洛阳地形称为“天津之盟后,太谷从其前经过”。回一阙路,邪路比追远快...“这里的太谷、伊阙路、追远,都是通往万罗古道的重要关口,所以汉代人“驾马打万罗”,唐代诗人李白“随风漫游万罗”。

万罗古道西线,古称三亚路,途中经过三个著名关隘;万罗古道的东线古称夏道。春秋时期,楚国北上中原,与“夏”争霸。因“路出防城”,故又称防城路。

千百年来,万洛古道上有太多的故事,留下了楚长城、古驿站等诸多遗迹,等待人们慢慢发现。

光关地区尖山口水库

广关和广成园

从洛阳往南,从伊克关或大沽关继续南行,经过万洛古道上的重要关隘——广成关。

洛阳八关之一的光关,位于汝州崆峒山西南的临汝镇、温泉镇。当地有尖山口水库。据说这里曾经是广成泽的所在地。东汉建国后,以洛阳为都城,广成泽及其周边地区被建立为广成元。广成关作为皇家学校狩猎地,就在广成园的南面。

汉光武帝刘秀,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很多都是南洋人。比如“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一的邓禹,就是南阳新野人。后来他被命名为侯亮,尖山口水库附近有个邓峪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刘秀从南阳出发,夺得天下后,南阳成为南都。东汉时期,万洛古道,车马纵横。《古诗十九首》以“开车是好策略,玩游戏是好游戏”来形容这一盛况。后来在广成海关设立了驿站。例如,当唐朝诗人程铮被贬到南方时,他就在广城驿站过夜。

陆浑水库

楚庄王和陆浑嵘

春秋时期,南阳是楚国的领土,叫万依。

公元前633年,日益强大的楚国沿着古老的万罗路向北进军,意欲称霸中原。结果,晋国给了它一个教训。楚国咽不下这口气,不但执意要和晋国争霸,连洛阳的周王都不看一眼。

公元前606年,年轻人楚庄王再次北上,赢得了中原。他给了楚国一个出兵的借口,就是讨伐吕浑戎。

北魏李道元在《水经书》中记载:“沂水东北,涓涓细流注入,水出鲁浑西山,即鲁浑都也。”涓水是沂水的一条支流,现在叫做杨顺河。它从洛阳市伊川县高铭镇徐阳村缓缓流出,近几年发现的吕浑戎王墓徐杨墓地就在这一带。

据史料记载,陆浑戎居西北,春秋时期迁居罗易平原,所建的陆浑国就位于万罗古道旁。晋楚之间,吕浑戎存活了一百多年,后被晋国所灭。“鲁浑子奔楚,皆奔甘露”,留下了鲁浑山、鲁浑村、鲁浑水库等诸多地名。

九峰山楚长城

九峰山上楚长城

万洛古道西线从洛阳经汝州、庐山到南阳。如今,在汝州市吉辽镇和鲁山县北子乡的交界处,还有九峰山上的楚长城遗址和山脚下的歇马岭古关,都见证着万洛古道昔日的辉煌。

辽镇位于汝州市西南部。据说它因商人(刘秀)存放草料而得名。这里的楚长城遗址在九峰山顶。楚长城又称楚方城,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历代都有很多关于它的记载。如《国志志》说:“楚襄王控制南方国土,力求强盛中国,在北方多建城池,以合中国,名方城。”《读史纪要》中也说:“楚将城设在一座山上,以为是隘口……数百里,又名长城山。”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楚长城大部分已经难觅踪影。九峰山上的楚长城,局部修整后仍能看到大致轮廓,告诉世人这里曾是楚国的北部。谢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诗人宋曾游历于此,留下了“晨登,遥望伏牛山”的诗句;明清时期,歇马岭关还设有巡检司。

云阳关

阳关和三亚路

万罗古道西线也叫三亚路。据说三亚路原是三亚路,指古道上的三关。也有史书记载,从南阳石桥到陕州观音寺,“隔百里,皆鸦路也”。

历史上的三鸦路非常有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已经很难说出“三鸦”的具体位置了。《清议通志》记载:“三鸦路以钟白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芦阳关为第三鸦。”如果以此为标准,三亚路沿鸭河而行,“三亚”主要分布在南召县,其中分水岭为南召云阳关所在地,芦阳关在南召县与芦山县交界处。

自春秋以来,三亚路就是楚国北上的军事通道。为了争夺中原的霸权,楚国在北部边境修建了长城。这条路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比如战国时期,楚鲁公在庐阳关抗击赵、齐、韩联军,“日暮三回”;东汉初年,刘秀派人到南洋迎接尹丽华进京,于是沿途许多地方被命名为皇后镇、皇后镇...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

于霞方城

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西汉的司马迁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下陆为左,不足为秦。”

夏陆是什么?唐代历史学家司马振在《史记研究》中说:“刘云‘楚宜皆夏,路出方城。人往北走,西是左,所以夏云路是左’,意思是你能得到。”也就是说,从楚国到中原“夏地”的古宛洛路,就叫夏禄。

也有人说,下陆指的是“出方城”的万洛古路东线。据《方城地名》记载,夏禄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南北交通干线。从楚方城古塞大关口口出,可通黄河流域各国”。从地图上看,万洛古道东线经过防城、叶县、宝丰等地,比三亚路远很多,但相对平坦。

今天,方城县独树镇有大关口楚长城遗址和半岛井古驿站等。它们不仅是古万洛路上的重要遗迹,还指引着人们寻找夏道。

夏庄卜建中

见冢和王子超奔到楚都。

春秋末期,东周王室发生了一场持续十余年的动乱。因为“起义”的主角是王子超,所以史称“王子超之乱”。

王子超,名叫季超,是周景王的私生子,很有才华。当时,周景王立他的长子纪萌为太子,但他对他不满意。他打算立王子超为接班人,并让医生蒙彬终身为他的大臣,但在他告诉世人之前,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在洛阳北山打猎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大臣、刘二公助继位,即周悼王。他们暗杀了蒙彬,王子超反叛了。双方有赢有输。不久,周哀王病逝,他们立为周哀王的弟弟,此人就是周的。

作为周王室的合法继承人,曾一度将周逐出城外,但最终在争夺中失败,不得不带着周王室的书籍逃往楚国,史称本楚。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5年,派人去楚国刺杀。南阳市石桥下庄公墓有一座失踪的墓。学者们从它的年代和规格推断,它可能与王子超的本初事件有关。

涉古镇后河古码头

涉古镇与万里茶道

明清时期,欧亚大陆兴起了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即万里茶道。它从中国福建武夷山的“南方之旅”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行程近2万公里。在河南,南阳的社店古镇、汝州的班扎古镇和洛阳的关林、鹿泽会馆、山陕会馆都是万里茶道的重要遗址。

作为“南船北马”的水陆转运中心,社店古镇保留了许多与茶有关的商业、行会、驿站、码头等。万里茶道在这里由陆路北上,途经汝州半扎古村。

位于万罗古道的板扎古村,是清代乾隆年间沿万泉河而建的石头村。万泉河上有一座半系石桥,重建于明代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也是万历茶道的重要遗迹。

老界山

南北分界老界山

分水岭是万罗古道上常见的地名。比如南诏到庐山的三爻路上,二鸦云阳关所在的地方就是分水岭;第三乌鸦鹿羊关,位于南诏与庐山交界处。还有一个小芦阳关,也叫分水岭。

小阳关,又名分水岭关,扼守洛阳与南阳之间的要道。有一处不到10米长的楚长城遗址。据当地人说,它有近100米长,但在2000年的时候被拦腰截断了。至于为什么叫分水岭,他们说,因为它位于淮河和长江的交界处。

其实从洛阳到南阳的伏牛山老界山也是分水岭。其主峰为西北-东南走向,既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今日周王城广场

王子超的《山海经》

王子超奔楚是春秋时期的一件大事。

公元前516年,在与周的较量中被打败,不得不离开洛阳,沿着古万洛路逃到了楚国的边境。或许他是在充当周王室的正统,又或许他是想着有朝一日复辟国家。他跑到楚国,带来了众多的追随者和大量的《周御经》。

公元前505年,周派人到楚国刺杀,周王室的大量书籍和记录丢失。有学者认为及其追随者很可能是《山海经》的作者,如果他没有把周王室的典籍交给楚,而是一直自己保存的话。毕竟从《山海经》包罗万象的内容来看,没有大量的周王室典籍作为史料是很难写出的。当然,王子超本初留下的谜团还有很多,需要慢慢解开。

万罗古道上的元观

古道上的刘秀传说

很多洛阳人都听说过王莽放逐刘秀的故事,在万洛古道上也流传着很多与刘秀有关的传说。当时刘秀在南阳起兵,得天下后定都洛阳,以南阳为南都,万洛古道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人们到处都在讲述刘秀的故事,比如他是如何借用和储存粮草的,以及他是如何在这危急关头借用神力躲避王莽的追兵的。甚至在他安定下来之后,还派人到南阳去见北京的尹丽华,一路上有各种真假传说。南诏与“皇后”有关的地名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此外,“云台二十八将”也经常成为刘秀传说中的主角。2007年,王莽放逐刘秀的传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融媒体洛阳网首席记者/文记者曾宪平/图通讯员韩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942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