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需要考虑要买的户型,了解楼层情况,尤其是买高层的时候,需要区分是否是超高层,那么33楼属于高层还是超高层呢?
三楼属于高层。一般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为高层。所以13 -33层都是高层。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居住建筑分为:一至三层为低层居住建筑,四至六层为多层居住建筑,七至九层为中高层居住建筑,十层及以上为高层居住建筑。
除居住建筑外,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为单层和多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除外);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不过33层99米,不算超高层。
1.安全问题
买房的时候会先考虑房子有没有安全隐患,比如小时候的积木。底层的占地面积越大,盖起来就越稳。积木一旦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晃动。其实和盖房子是一个原理。虽然基础比较扎实,但达到一定高度后,自然风险系数会逐渐增大。
另外,顶层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向上蔓延,所以楼层越高,危险系数越高。要知道,发生火灾后,不能坐电梯,只能走楼梯,对于高层居民来说非常不方便。
2.高成本
楼层越高,自然成本越高。其实中国也有建筑楼层的规定。只要达到100米以上,就属于高楼层。不过33层99米,不算超高层。一般开发商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盖房子就要降低成本,而且超高层会对开发商的收入产生影响,自然会被拒绝。另外还有很多建筑要求,比如设置避难场所、避难楼层等,但这不是建筑面积。此外,通风、排烟、消防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相对复杂。
同时,无论是消防还是安全系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就是说,如果要建高层,就得增加公摊面积和成本。但是开发商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利润的减少自然降低了他们的欲望。所以开发商不会建100米以上的商品房。为了更好的节约成本,他们最多只能建到33层。
3.州法规
针对普通大众的住房情况,我国规定100米以上为高层建筑。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每栋楼的15层将设置一个避难所,包括安全屋和消防管道设备。很多人会把这层楼叫做钢管层,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作为临时避难所。
而搭建避难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技术也不容忽视,使得损失成本更大。很多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把建筑高度限制在100米以内,也就是33层。
4.开发商回笼资金。
不管是什么行业,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赚钱,开发者也是。但实际上,很多开发商的建筑项目都是通过融资贷款完成的,所以他们会为了尽快实现盈利而快速完成施工。但如果建筑属性比较高,建设时间会比较长,资金损耗会大大增加,导致资金回笼慢。
而且施工期间难免会出现意外,所以资金会成为一个大问题,间接影响下一步的工程开工。所以很多开发商为了避免资金回笼慢,都是“好得不行就关门”,基本上盖到33楼就封顶了。
5.不符合买家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也在要求买房。很多人会对房子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比如地理位置,小区环境,楼层,电梯都会优先考虑。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如果楼层太高,即使有电梯,也需要很长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不方便。所以这类家庭不会选择特别高的楼层。
另一个是供水的问题。由于高层建筑水压不一定上来,即使能上来也要加压。久而久之,水费的成本会比其他家庭高很多。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不考虑买高层的因素之一。毕竟没有人愿意增加成本,这对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