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欧洲白鹳村”——德国吕赫施泰特

走进“欧洲白鹳村”——德国吕赫施泰特,第1张

走进“欧洲白鹳村”——德国吕赫施泰特

走进“欧洲鹳村”——德国卢什泰特

[环球时报驻德特约记者王玮琦]白鹳是一种候鸟。春夏在温暖的欧洲生活繁殖,秋冬迁徙到热带地区避寒。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在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普林尼市靠近易北河的Luhstedt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白鹳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白鹳南迁前一睹其风采。今年,笔者也借此机会探访了这个被誉为“欧洲鹳村”的德国小村庄。

每所房子的屋顶上都有一个鹳巢。

Lushtete村是一个只有600名居民的小村庄。从柏林出发,你必须先坐火车,然后再转乘公共汽车。离村里最近的火车站也有10公里。周末需要提前预订大巴。也是因为交通不便,平时村里游客很少,让白鹳不受打扰地休养生息。当汽车驶入村庄时,作者立即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吸引。放眼望去,几乎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有一个或多个白鹳窝,成对的白鹳在窝里嬉戏或休息。

首先,笔者去了德国自然联盟协会在Luhstedt村设立的游客中心。自1995年以来,它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易北河景观-勃兰登堡”生物圈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所在地。游客中心有一个小型展览,可以参观包括白鹳在内的各种鹳类标本,通过展板和互动装置了解欧洲鹳类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路径,还有一个收集各种鹳类故事的童书角。“白鹳节”期间,村里出动了一辆带梯子的汽车,梯子可以升到一个高度,俯瞰游客中心屋顶上的两个白鹳窝。

然后,提交人参加了自然联盟协会组织的鹳鸟导游,参观了村里每家每户屋顶上的鹳鸟巢。导游给每个人分发了双筒望远镜,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白鹳的形状。白鹳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超过1米,翼展可达。

1.5m至2m,除翅膀前端为黑色外,全身羽毛为白色,成年白鹳喙、腿为红色,幼鸟为黑色。路过村里一片开阔的湿地草地时,导游说这里是白鹳的觅食地,白鹳是一种食肉动物,食物包括昆虫、鱼类等。

近年来,欧洲白鹳种群数量减少,Luhstedt村新出生的白鹳雏鸟数量也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把一些沼泽地改造成了农田,大量的农药造成了环境污染。再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白鹳的生存环境一直在恶化,食物减少,死亡率上升。

村里有一个“鹳俱乐部”。

卢什泰特村的“白鹳俱乐部”成立于1990年,致力于保护和扩大白鹳种群,维护白鹳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栖息地。村庄中心的“白鹳楼”是俱乐部总部和信息中心所在地。游客可以参观其中收集的当地野生动物标本,了解白鹳和整个村庄的故事,并购买明信片和纪念品。旁边的老水塔顶部有一个大鸟巢。工作人员说,这个窝是全村最受欢迎的,每年都有白鹳第一个入住。

除了科普教育,白鹳俱乐部还有很多动手的工作。每年春天白鹳到来之前,俱乐部要提前对村里和附近社区的鸟巢进行维护和维修,检查鸟巢是否稳固,清理鸟巢内的塑料、绳子等垃圾,必要时调整鸟巢的结构。6月中旬,当雏鸟孵化几周后,白鹳俱乐部将与普利尼的白鹳事务专员合作,统计这个季节新白鹳的数量,用升降台接近鸟巢,给雏鸟戴上跟踪脚踝。有时俱乐部会照顾受伤或被遗弃的幼鸟,在当地为它们安排住处,帮助它们适应野外生活环境。

笔者还注意到,村里每栋有鹳巢的房子,外墙上都挂着一张精致的小木牌,上面画着有趣的鹳图案,记录着这些年来住在这个巢里的每对鹳鸟夫妇的到达和离开日期,以及养育后代的情况。老水塔下的一块大木牌,记录着村子里白鹳和新生小鸡逐年的数量。这些信息板是由白鹳俱乐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立的。借助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和评价这些年来白鹳的种群发展情况。

鹳鸟向德国人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白鹳被视为德国的“国鸟”。早在1966年,德国鸟类保护协会就选择了白鹳作为其标志,并一直沿用至今。据德国自然联盟协会介绍,勃兰登堡州是德国白鹳数量最多的联邦州,德国4000对白鹳中约有1400对生活在这里。勃兰登堡的白鹳属于“西方移民”。它们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过冬,春天来到勃兰登堡交配。雌性产2到7个蛋,由父母双方孵化抚养。

Ruehestedt村拥有德国最高的白鹳密度,平均每年有40对白鹳生活在这里。村里对白鹳的有意识保护始于20世纪70年代,因为白鹳每年春天飞来时都会争夺筑巢地。村民们自发用藤条、树枝等材料在屋顶搭建人工巢穴,让白鹳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住房难”问题迎刃而解。1996年,Luhstedt村获得了“欧洲鹳村”的称号,并加入了欧洲“鹳村”网络。选择“白鹳村”的目的是使这些村庄作为特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国际上闻名,并促进保护白鹳这一话题的交流和讨论。

白鹳如果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对人类几乎没有恐惧。德国人也称白鹳为“送鸟鸟”。人们相信落在屋顶上的白鹳会有一个幸福的儿子,屋顶上的白鹳也能给家庭带来和谐的气氛。更科学的解释是,早些年,家里有人怀孕,烧火取暖的时间会比其他家庭长,所以白鹳更愿意选择这家的烟囱口筑巢。似乎有白鹳筑巢的家庭很快就会生下宝宝。根据德国民间传说,白鹳会把在洞穴或沼泽中发现的婴儿放在篮子里,交给母亲或放在烟囱里。人们可以在窗台上放糖果来吸引白鹳。这种期待逐渐演变成一种寓意美好的民俗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919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