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鹤见俊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读鹤见俊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第1张

读鹤见俊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很多人对日本的认知是由抗日剧和爱情动作片塑造的,对日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远不如一些著名艺术家。对我来说,日本历史是我知识的白点空,很少看关于日本的书。我的一些同事研究日本史,但是日常偶尔的交流不足以弥补我的不足。最近两天看的《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这本书,多少解开了我的一些困惑。

我们在初中历史的时候就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并且很快实现了崛起。日本一方面学习了西方近代科学,也引进了一些政治制度,比如宪政、法制等。然而这些都没能让日本文明起来。日本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不仅给周边国家带来了灾难,也给日本自身带来了痛苦的回忆。为什么日本有军国主义倾向?为什么没有理性文明阻止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日本对外扩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作为一个正常人,为什么那么多普通人接受军国主义?这个专业研究员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但现在对我来说是个谜。不过看了俊介海啸的这本书,有些困惑多少减少了。因为这些问题不是看一两本书就能回答的。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加拿大的演讲写成的。首先,作者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很多人认为二战开始于1939年或1941年12月。作者提出了十五年战争的观点。他认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停战是一个连续的历史单元。他还介绍了日本思想警察督促思想危险分子转变思想的手段。其中一种就是以你爱的人为突破口,打破你的坚强意志,比如跟你吃饭聊天的时候告诉你不要让你妈妈担心你。这个时候,思想警察用推心置腹的方式表达对你的关心。这种方法往往很有效,很多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改变。

然后,作者开始介绍日本本土文化传统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作者认为,日本四面环海,与海外隔绝。日本一方面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他们形成强烈的自我认同。个人很容易在群体中迷失自我,或者在群体的怀抱下失去理智。这也使得从西方传入的自由主义思想很难真正在日本扎根。

在日本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神道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宣扬日本民族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团结。为此他们宣称日本民族是神的后裔,天皇是神的象征。这些都被纳入了日本的教育体系,这种观念通过国民教育体系的灌输已经深入人心。明治维新后,精英们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现代文明,中央政府主要由这些精英运作。然而,最终精英们没能抵挡住强大的民粹势力。傻瓜必须自食其果。日本从九一八开始就一直缺乏结束这场战争的能力。

以前读葛先生的一些作品,注意到葛先生长期关注中日韩近代以来的文化走向。明治维新后,日本获得了文明优越感,他们试图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中国和韩国灌输现代文明。他们还试图把自己打扮成亚洲解放者。当然,也有一些人试图阻止这种尝试。例如,小崎秀树认为,为了保卫日本,我们必须与试图从西方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的中国人合作。1944年,大崎秀树被日本判处死刑。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这个圈的大小取决于日本的军事实力。

近代以前,佛教通过中国传到日本。明治维新后,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日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当局一方面用佛教对抗基督教,一方面用神道教对抗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除了少数人,日本佛教是支持侵华的,我妹妹森喜朗就是这样的少数人之一。基督教的顺三·明石在审判中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这是一亿人和五个人之间的战争。最后一亿人赢了,还是什么五个人说神谕赢了?很快就会被证明。”他一直呆在监狱里,直到日本投降。作为个人,这些伟大的灵魂拒绝妥协和转向,但他们所代表的力量并不具备扭转日本走向的能力。

同样,共产主义思想也曾在日本传播。中国人最早认识马克思,是从日本得到的。但在1931年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共产国际对日本的认知出现偏差,以及基于这种偏差对日本共产党和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作出的一些指示,一些日本共产党人逐渐转变了思想。渐渐地,共产主义等左翼思想失去了抗衡军国主义的能力,有的甚至转而支持圣战,崇拜天皇。

自九一八以来,日本一直被神道教形成的民粹主义挟持着,理性和实用主义在民粹主义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因为九一八以来的一系列战争都被民粹主义者挟持,缺乏非常清晰明确的计划。在最后的神风特攻中,虽然有参与者怀疑其价值和意义,但作为个体,他们无力扭转自己当炮灰的命运。

日本投降后,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激进思想表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容忍度。另一方面,战争时期,许多人思想的“转向”,作者“把转向看作是国家行使强制力的结果——个人或群体引起的思想变化”。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记录国家权力的特点和如何行使强制力,以及个人应对国家暴力的思想变化”。

作者提到的很多人和事我都不熟悉,我也缺乏了解的知识背景。所以,我只能说是一下子看完了。我不知道这本书在相关研究中的地位,但对我来说,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至少让我知道二战时期日本监狱里还有一些可敬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头脑、精神和灵魂。

最后当然要吐槽一下书末的注释方法。太可恨了!另外,用纸有点奢侈。两百页的书在你手里很厚。不过字又大又细,看着眼睛也不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78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