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字最霸气的十大兵器,青龙偃月刀上榜

古代名字最霸气的十大兵器,青龙偃月刀上榜,第1张

古代名字最霸气的十大兵器青龙偃月刀上榜

10、水火监龙棍

兵器“水火狱龙棍”出自《隋唐演义》。这是隋唐八杰杨林的武器。

但看着这个霸气的名字,有人相信它是《封神演义》中的法宝。

是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武将使用的狼牙棒较为常见。

杨的“水火监龙杖”每根重150斤。他用这些武器横扫战场,名扬天下。

杨林的“狱龙棍”造型独特,末端刻有龙头,龙头上有两个角,是双手兵器。

杨林本可以拿下罗成,但罗成从别人那里学会了破解杨林的“水火狱龙棍”。

9.倚天剑

倚天剑是三国英雄草蜢的佩剑。它削金断玉,锋利无比。

曹孟德原本有两把剑,一把叫永恒之剑,另一把叫绿剑。

为了随身带着这两把剑,而且不累,曹孟德特意找了一个熟人为自己扛剑。

这个熟人就是“大剑师长坂”夏侯恩。

长坂坡大战时,绿剑被赵云从“长坂坡大剑师”手中抢走。

从赵云用绿剑突出重围来看,倚天剑威力不小。

“千古一剑”这个名字很霸气,“千古一剑”这个词在后人的诗中就代表了一把剑。

西北仰望云,倚天长剑——辛弃疾;你要倚天剑,隔海斩鲸——李白。

8.五钩飞枪

武神飞枪是隋唐第七英雄罗成的兵器。它的名字听起来很霸气。

五钩飞枪由熟铁和精钢制成。枪长二尺,头一尺八,枪缨里藏着五个倒刺。

罗成的形象和三国武将赵云很像。他英俊潇洒,精神抖擞。

罗是一匹白马,手里拿着“五钩飞枪”,用“回马枪”的绝技挑中了靠山王。

但相比成都和元霸,罗成和元霸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元霸的锤子能把罗成打得吐血。

另外,罗成人品不太好,和赵云的忠义有很大差距。

7.明宏道

弘道是上古第一剑,可以和轩辕剑相提并论。

据史料《洞宴记》:

梁武帝送给东方朔一把三尺长的明洪之剑。

这把刀的名字也很霸气。刘邦曾说:“天鹅高飞,一举千里。翅膀已经有了,而且遍布全球。”

“明洪”二字更是气势磅礴,勇往直前。

“明洪”二字也可以理解为这把刀挥动时发出的声音,就像天鹅的鸣叫声。

6、田方画戟

田是三国时期一位勇敢的士兵吕布的武器。

虎牢关下,吕布徒手画戟,单挑关羽张飞,酱油刘皇叔。

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吕布与曹魏六员大将单挑,分别是典韦、、夏、、李典、。

吕布的田方画戟,在三国中无人能及,是让很多武将丧魂的法宝。

但在正史中,田方画戟一般用于礼仪用途,很少用于实战,其名的霸气程度也一般。

5.龙·袁剑

“龙剑”你可能不熟悉,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其实龙泉剑最开始叫“龙源剑”,为避李渊而改名为“龙泉剑”。

龙源剑铸造于春秋战国时期,由铸剑大师打造。

铸剑之后,剑刃冰冷闪亮。凝视刀锋时,就像俯瞰深渊。它空灵幽深,仿佛有一条龙仰卧其上,隐隐有龙隐之声,故名“龙渊”。

不得不说,龙这个名字很霸气,听起来很有意境。

4.龙胆亮银枪

龙胆亮银枪是蜀汉五虎将赵云的兵器。它的名字响亮,与赵云是天作之合。

赵云子子龙,在汉水坊空营,大败曹魏军队,被刘备称赞为“子龙有勇!”

所以“龙胆草”二字属于赵云。

赵云的武功堪称三国天花板水平,只比吕布略弱。

当黄被汉水救起时,赵云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人将毫无还手之力的和张合打得落花流水。

长坡之战,赵云如神,出入如入无人之境。

3.凤凰翅膀和镀金饰品

镀金鸡翅金饰出自《隋唐演义》,是隋唐二杰宇文承斗的兵器。

宇文承斗是隋唐继元霸之后的英雄。曾凭借镀金羽翼击败第四功臣熊阔、第五功臣吴、第六功臣吴天喜。

这和吕布打虎牢关一模一样。

如果没有元霸,恐怕隋唐无人能打得过宇文承斗。

罗成虽然嚣张,但面对宇文承斗,他不能有任何脾气。

宇文承斗一拳就能把罗成打得吐血。

2.青龙偃月刀

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重82斤。

青龙偃月刀的名字和关二哥很配。霸气而有力,直抵阳。

关羽温酒斩华雄,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他的精神非同寻常。

但是,人都老了,关羽老了以后战斗力就逐渐下降了。

襄樊之战,关羽一百回合抽中庞德,八十回合抽中黄旭,勇气尽失。

“青龙偃月刀”还有个名字叫“冷艳锯”,与关羽孤傲的性格相得益彰。

1、追魂霸王枪

其他武将的武功或多或少都有些夸张,但项羽是古代武将之首。

“羽是勇者,历史无差。”项羽的部队堪称战神,个人武功也是正史记载的天花板。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5万楚军九战全胜,击败了张寒率领的40万秦军。

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铁骑千里奔袭,击败刘邦的五十万军阀联军。

楚霸王项羽是霸气的代名词。他的武器“追魂霸王枪”也很霸气。

霸王枪长13尺7寸,比五钩飞枪和龙天亮银枪还长,重9981斤。

霸王枪锋锐,一击必中。而且它的身体很重,一扫就会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52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