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15日,黄埔一等生、东北剿总副总司令中将·郑洞国从沈阳飞抵长春,十天后被正式任命为“第一兵团司令兼吉林省主席”。据说是省主席。事实上,长春是吉林省唯一的孤立城市。四平解放以来,原来由60军把持的吉林城也于3月初放弃。
长春原驻军为新建的第七军加地方武装三个旅,共约七万人,军长李洪为长春警备司令。新七军的番号虽然低一些,但却是陈诚在新王牌军主力新三八师的基础上扩大的。黄埔五期的李洪从新三十八师师长直接晋升为中将师长。
到云南第60军弃吉林逃往长春时,长春驻军已达10万人左右,包括两个正规军和6个师,以及保安大队和交警总队。
为了实行统一指挥,郑洞国奉命成立第一兵团司令部。他不想离开沈阳,被困在一个孤独的城市,但和魏都喜欢他,所以他没有办法。
为了给新官上任打气,“东北剿总”总司令魏将军几天后专程来长春视察。第一兵团司令员郑洞国、新七军军长李洪、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等。,自然就携手了。
01.郑洞国主张放弃长春,但失败了。
长春曾经是满洲国的“首都”。日据时期,构建了完整而强大的防御体系。1946年5月新军占领长春后,在原有日军工事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长春郊区新建了许多钢筋混凝土碉堡和永久性工事,然后隐蔽碉堡和卡哨连成一线。所以到了1948年春,整个长春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堡垒,东北野战军进攻略显犹豫,这和长春的坚城有很大关系。
魏飞临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众人视察阵地,并要求全面整修长春城防。他还专业地要求,必须在城市周围的工事上增加“辅助防御实施”,以应对东野可能的不间断攻击。谁说魏这么努力的时候是“卧底”了?
魏总司令是远征军时期的老军官。郑洞国只能连连点头,答应继续完善工事。但在晚上的宴会上,郑洞国还是提出了撤出长春的建议。
郑洞国指出:从军事地理上看,长春离沈阳太远。一旦局势出现危机,几乎不可能指望沈阳会有重兵。而且两地通讯线路完全切断,粮草弹药靠空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他认为第一兵团加上地方武装只有十万人。再怎么桀骜不驯,早晚会被东野城灭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主动放弃,这样可以保留一些有生力量。
其实,魏也有同感,他叹道:“长春是个负担,就像盲肠发炎一样。我只恨当初,陈诚走了这步死棋”!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就是因为陈诚之前坚持不放弃长春和吉林。相比阑尾炎,那是因为他说话不算数。当然是南京的老人。
虽然东北高级将领多次提出放弃长春,但都被老蒋拒绝,原因有三:一是长春是大城市,影响力大,轻易放弃有碍“国际视野”;第二,保留长春可以牵制东野部分势力,减轻沈阳、锦州的压力。
当然还有第三种,也就是老蒋还在幻想东北野战军缺乏攻克大城市的能力,不敢轻易随主力过长春南下,直接攻占沈阳和锦州(辽沈战役就是这样打响的)。
于是,严令魏、郑洞国坚守长春,不可懈怠。只要他们能稳住东北基本战场,经过一定时间的喘息和整训,未来就能以长春为前进基地“相机出击”。
郑洞国再次碰壁后,知道事情已经没有扭转的余地,只好打起精神部署长春防御,采取“加固工事、控制机场、巩固内部、搜刮粮草”的策略,企图进行持久防御。
根据郑洞国的命令,在“中央银行”大楼内开设了敌第一兵团司令部,构筑了核心工事。同时以长春中央大道为分界线,新七军负责镇守西市,六十军负责镇守东市。
02.东野先攻长春,败了。
1948年4月,东北野战军决定集中全部12个野战纵队,配属大部分独立师,向长春发动全面进攻。作战计划于4月22日获中央军委批准:集中9个主力纵队攻城争援,新组建的3个纵队隶属于各独立师,牵制沈阳之敌。
鉴于东北野战军总训已毕,“董总”攻长春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我们计划在战后以四万人的伤亡,调拨五个独立师补充长春,计划五月底解放长春”。
根据东野总指挥部指示,东野各垂直部队于5月1日出发,分头向预定作战区域进发。为了统一指挥参战部队,“东总司令部”由原辽东军区司令部更名为“东北野战军第一前线指挥所”,全权负责指挥长春作战,任命小为司令员,肖华为政治委员。
郑洞国还是有点狡猾的。5月中旬,他根据我军活动的有关情报,判断东野即将进攻长春。为了保证机场的安全,抢尽可能多的粮食,他决定派出最得力的两个师主动出击外围。
1948年5月21日,新七军新三十八师、临时六十一师两万余人突然从长春西门出动,沿机场向西北进攻。与此同时,60军182师跟进,很快就占领了长春西北60里的小河龙镇,然后领兵抢粮。
林彪得知郑洞国主力出城后,立即命令东野一、六军向前猛冲,夺取大机场,切断新七军两个师的退路,进而一举全歼。如果把新七军主力消灭在城外,那么长春就唾手可得了。
经过三个晚上的隐蔽行军,两个纵队于5月24日到达战场,然后猛攻敌人,占领了机场。不料郑洞国得知机场失守后,命令新七军就地反击,敌我展开激战。
在长春城外的这场战斗中,东野吃掉了临时58师两个团和临时61师两个营共6000多人,完全攻占了大房身机场。然而,它也付出了沉重的伤亡,它未能阻止新的38师撤回到城市,导致它逃脱了。
林彪接到李司令员、黄司令员关于外围战斗的报告后,觉得长春之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郑洞国以下还有相当的战斗力。此外,长春城防工事坚固,没有绝对的硬攻把握。
“东总”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调整此前硬攻长春的计划,改为以强大兵力实施围攻,东野主力南下作战,力图在野战中发现敌人。
1948年6月5日,林罗刘向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三个方案的请示:“东北部队的行动有三个方案:第一个是现在正式进攻长春;第二是目前小部分兵力正在围攻长春,主力在北宁县、热河、冀东前线作战。”
“三是长时间围攻长春,然后攻城。”中央军委电报批准第三方案,指示东北野战军做好锦州、冀东作战的一切准备。
然而,东野之围开始后,无论郑洞国如何紧急,魏都咬着牙拒绝出兵增援。事实上,围攻东野的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
印度军队中的郑洞国
正是在这种胶着状态下,军委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辽沈战役的总体构想,即东野主力南下攻克锦州,合围魏全军就地歼灭。
林彪对攻打一个坚固的城市,如长春和锦州,有些顾虑。因此,“东方总经理”和中央军委之间电报不断。直到八月初,“东总经理”才彻底下定决心:东野主力南下锦州,发动辽沈大决战。
这一时期,“第一方面军指挥所”曾一度改名为“第一方面军被围指挥所”,“第二萧”负责人带领下属部队在长春城内牢牢阻击守敌。
03.东野第一兵团宣告成立。
1948年8月24日,“东总”下令将第一方面军指挥所改编为第一兵团司令部驻东野,即未来第十二兵团司令部的前身。
但此时设立在东野的两个兵团指挥部,除中央直属独立师外,不含野战纵队。也就是说,东野所有的野战纵队和炮兵纵队都在东野的直接控制之下。
但两个兵团司令部(另一个是成兵团司令部)在战役期间,可以根据董将军的命令,临时指挥所分配的纵队,担负某一战场的总的指挥任务。
所以长春战场有一个惊人的巧合。攻守双方的称谓都是“第一兵团”,可谓针尖对麦芒。1948年6月东一军团的战斗序列是:
第12纵队的两个师(第34、35师),第6纵队的第18师,第6、7、8、9、10独立师及所属炮兵部队,共约10万人。
就这样,长春之围于6月22日正式拉开序幕,我东野第一兵团在方圆方圆25公里范围内形成了对长春的重围,而郑洞国第一兵团十万人则成了瓮中之鳖。
这里的东野主力还在长春和沈阳之间,所以郑洞国不敢轻举妄动,一出来肯定被灭;而魏也不敢出兵北援。会死多少人。这种战场态势一直持续到辽沈战役全面打响。
老电影《大决战》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林彪在平台上口述兵力调整的命令。其中在长春的兵力部署是:“以十二纵十二独立师继续围攻长春。”这已经是9月份了,东野军正全力以赴,南下至北宁铁路线包围锦州。
此时,根据董将军的命令,第一兵团的战斗序列调整为:第十二纵队在的三个师、十二个独立师或骑兵师,而东野其他十一个野战纵队的部队已全部开赴辽沈战场。
因为独立师的组织力量稍小,围城部队的兵力仍在10万左右。而郑洞国则竭力弥补长春的空缺,组建了6个8000余人的“志愿军”,全部编入新七军和60军。
因此,长春守敌虽然在战役初期遭受了一些损失,但在8月份仍保持了10万人的规模。然而,从9月份开始,郑洞国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最致命的问题是部队缺粮。
04.长春守敌的困境
东野围城之初,迅速占领大房身机场,并宣布切断长春与沈阳的联系。如果要维持长春10万官兵的粮食供应,按照美军顾问团的估算,每天至少要出动20架次飞机空。
要长期维持如此大规模的空投入,蒋军空军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刚开始能保证每天12架次左右,后来逐渐下降到每天3到4架次。辽沈战役打响后,下降到每周只有3、4架次,阴天根本不下雨。
因此,郑洞国所在地区的粮食供应越来越困难。三个月,长春的粮食价格涨了700倍,然后就完全没有市场了。郑洞国后来回忆说,“当时最头疼的就是没饭吃”。
在巨大的粮食短缺压力下,长春的经济也崩溃了。3月底,郑洞国要求南京“送黄金一万两,作为在长春增发纸币的实物准备”。急需用钱的老蒋拒绝了,只同意发行大量“本票”用于购粮和报销。
什么是本票?当时长春使用的纸币是收到东北后单独发行的“东北九省流通钞”,每张10元的东北流通钞通关中的1元“法币”。
随着姜军的不断失败,土地的不断流失,“东北流通券”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于是郑洞国要求大量发行“流通券”。源自南京空,大额流通票据,最开始是一万元的票面,俗称“本票”。
但物价飞涨,一万元的本票很快就不够用了,于是印出了500万、1000万、3000万、5000万甚至1亿元的“本票”。好家伙,很快就变成了冥币的数量级。
郑洞国有权有枪,有大额本票,掠夺了大部分粮食用于军事,却让长春百姓苦不堪言。市场上一个烧饼就要“几千万元”。普通人哪里买得起?导致长春30万人四处挨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郑洞国的不断求援,到了7月底,山穷水尽的老蒋从庐山发来电报,要求郑洞国实行“杀人助兵”政策,即不管老百姓死活,最大限度地保证军队供应,必要时将大批市民赶出城外。
根据命令,郑洞国自8月1日起实施“强制疏散人口”,即将无生活来源和食物来源的民众全部赶出城外,企图将重担抛给我军。
东野一兵团不得不在郊区设立许多难民收容站,尽力安置出城的难民,并在解放区发放粮食4000多吨,盐5万斤,货币6亿元。
为了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兵团部还组织了一次节约粮食的运动,号召全体部队节约粮食,因为要救济难民,
许多人对长春围城造成的悲惨局面缺乏正确的认识。这里不想讨论太多。我只想说:虽然战争很残酷,但两军的态度和政策是有本质区别的。东北人民普遍支持人民解放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05.长春守敌内部的矛盾
郑洞国第一兵团的主力当然是中央军新七军和滇军第六十军。形势困难的时候,中央军和杂牌军的矛盾很快就显露出来,有时候连兵团司令郑洞国也没办法。
首先,食物问题。新七军之前驻扎在长春,能够储存大量的粮食、物资和燃料。尤其是长春周边,大豆丰富。当时很多大豆都在用铁路往南运,战争爆发交通就断了,新七军就全买了。
第七军作为美国武装力量,营级以上军官都有专用车辆。士兵们每天可以得到一碗高粱米或者黄豆,空捐赠的面粉和大米全部作为战时应急口粮。
所以郑洞国和李洪手里一直有三个月的机动口粮,直到长春解放才开始用。也就是说,即使是冬天也足够了。
60军是从吉林城匆匆调过来的,根本没有粮食储备。只有通过兵团司令部才能从新七军“借粮”。借不借,借多少,全看李红的心情。所以60军进入8月后,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把他们都逼去挖酒糟了。
在人事方面,郑洞国组建兵团司令部时,为了拉拢滇军,提拔曾泽生为第一兵团副军长兼第六十军军长。理论上他成了李洪司令的顶头上司,滇军天真地以为部队的情况会好转。
但黄埔嫡系李洪认为自己的部队装备精良,加上“长春警备司令”的头衔,根本不重视这个曾经的副司令。两个中尉不仅职权摩擦频繁,两军在争夺空物资时更是水火不容,甚至拔枪互打。
60军与新7军有过多次决斗。郑洞国多数情况下以媾和为主,但骨子里却不可避免地偏袒新七军主力,导致双方矛盾越来越大。曾泽生逐渐变得不满,最后想出了起义的主意。
在我军的重重包围下,到1948年8月底,长春守备队越来越多的官兵出城投诚,就连王牌新38师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李洪等人顽固不化,甚至下令活埋被俘的逃兵,并扬言“越逃越杀。”
1948年9月9日,首长林罗刘向中央军委报告:“6月25日至8月25日,我共收留敌逃兵、叛逃者10471人,其中正规军占68%,杂牌占32%,军官占2.3%。”
可见长春守敌士气彻底崩溃,所谓十万大军严重缩水。很多战士感叹:八路是条了不起的路,还不如快打。
与此同时,东北局和东北总领导人根据形势决定集中力量做60军的工作,派地下人员打入60军,建立秘密党组织,积极开展对曾泽生和60军的叛乱。
面对这样的困境和危机,郑洞国很难公开出逃避寒。在高级军官会议上,他只能说“尽力而为”,但他已经很无奈了。
End:长春解放
在辽沈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老蒋命令郑洞国率部于10月2日突围,于是长春之敌出动两个师,组织了一次试探性的突围行动。结果只前进了几里,就被解放军打退了。
明知道郑洞国不可能突破,只好继续坚持。10月16日,锦州解放后,老蒋再次空发亲笔信要求长春守军突围。
郑洞国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军队和师长一致认为,即使勉强突出长春,也要在去几百里外的解放区沈阳的路上全军覆没。
郑洞国回电说明了无法突围的原因,于是第二次突围的尝试落空了。事实上,曾泽生两天前就给东野第一军团去了信,提出全军起义的设想和条件,但郑洞国被蒙在鼓里。
1948年10月17日,曾泽生领导的第60军26000余名官兵正式起义,部队出城整编。被围困的解放军部队悄悄进入市区,接管了60军的全部防区。听到60军起义的消息,对面的新7军立刻陷入了恐慌。
当晚,东野第一兵团参谋长解方将军与新七军代表举行会谈。一番争吵之后,新七军代表新三十八师师长石说,代表师长李洪同意放下武器投降,于是新七军也就解决了。
到10月17日深夜,长春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解放,只剩下郑洞国率领的几个随员和警卫队,仍躲藏在“中央银行”大楼的兵团部。
经过我们高层的多次工作,郑洞国提出了“过两天再抗跌”的要求,同时要求董总经理发布“负伤被俘”的消息。
林刘长官笑着答应了,于是郑洞国又坚持了三天,于10月21日凌晨4点向南京发去了“告别电报”。然后,他走出躲藏的大楼,向东北野战军投降。考虑到特殊情况,最终认定他“叛逃”。
1948年10月21日,经过5个月的对峙,东北重镇长春宣布解放,郑洞国率领的蒋军第一军团10万人,全军覆没。
而被围困的东野部队,命名为第一兵团,共有10万兵力。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