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如果德军占领巴库油田,只能说增加了苏联的作战难度,但与战争胜负无关。
西方国家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内燃机的出现,原本无人问津的石油变成了流动的黑金,甚至各国都为石油而战。直到今天,石油仍然控制着世界各国的命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饱受原油短缺之苦,这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失去所有海外殖民地后,德国的原油供应遭受毁灭性打击。直到希特勒上台,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想用武力夺回失去的东西,超越日耳曼帝国的辉煌,实现独霸世界的个人野心。
1939年德国生产石油约320万吨,只能满足国内40%的需求。对于由飞机、坦克、装甲车、火炮组成的机械化军队来说,当务之急是实现闪电战术的目标,解决对原油的需求。
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后,苏联随即攻占了罗马尼亚东部,对罗马尼亚普罗耶什蒂油田垂涎已久的德国瞬间陷入恐慌,因为其270万吨原油来自罗马尼亚。苏联的行动直接威胁到德国的切身利益,对苏战争开始提上日程。
1940年,德国先后吞并挪威、荷兰、丹麦、比利时、法国等欧洲国家。被掠夺的原油储量达到1500万吨,也有底气与苏联开战。
德国机械化兵团简直就是一个吞油巨兽。它原本希望从埃及掠夺,却被英国舰队阻止。中东也是国内各国的势力范围。没有强大的海军,交通也是德国头疼的问题。
苏联的巴库油田,西临黑海,东临里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油田,苏联96%的原油都来自这里。如果德国占领了巴库油田,苏联当然不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完整的、可以使用的油田,甚至毁灭后成为一个废弃的油田。此外,几十年来,方圆的公路和铁路等所有交通设施都被彻底摧毁。
修复德国的巴库油田需要时间和大量的专家和技术工人。而且当地游击队时不时搞偷袭,五个苏军在周围虎视眈眈。德国人想在短时间内从巴库油田得到自己需要的产量,恐怕做不到。
即使德军占领巴库油田,除了苏联,英美也不会同意。英国将利用其强大的舰队,通过航母上的轰炸机,从黑海和里海两个方向轰炸巴库油田。德国人要保住这个破败的油田,简直超乎想象。
即使德国人恢复了一些油田,他们也有一些产出。想输送给各路德军、已被苏军炸毁的公路和铁路成为德军的又一难题,甚至要付出200%的努力。结果是得不偿失。
苏联失去对巴库油田96%的依赖,肯定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此之前,苏联肯定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原油储备,可以通过自己的舰队从中东购买石油。在亚洲水域没有德国狼潜艇。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其他偏远的中亚和西伯利亚也有相当多的原油产区,所有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在战前都转移到了这些安全地区。
对于苏联来说,人力资源充足,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干任何体力活。这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可以说,即使德军占领了巴库油田,那也是一个烂摊子,不得不花费更多人力、财力、精力,等待重建的油田。
关键问题是,德国人有那个时间吗?你能负担得起这个成本和价格吗?而且肯定能保证和苏联一样的产量?德国占领下的巴库油田只是一个烫手山芋。与苏联的痛苦无关,也改变不了战争的进程,但注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