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被梅兰芳辜负后,转身嫁给大20岁的杜月笙,她曾后悔过吗

孟小冬:被梅兰芳辜负后,转身嫁给大20岁的杜月笙,她曾后悔过吗,第1张

孟小冬:被梅兰芳辜负后,转身嫁给大20岁的杜月笙,她曾后悔过

她是一代著名的女演员。她聪慧美丽,人生坎坷却不服输。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二任丈夫是上海皇帝杜月升。但是,与他的两任丈夫相比,她的个人声誉可以说毫不逊色。她就是被誉为“梨园冬皇”的著名女演员孟晓冬。

关于孟晓冬的出生,有很多版本。甚至有传言说她不姓孟,而是姓董。后来被孟戏班收养,才改姓孟。真假难辨,就从最通俗的故事说起吧。

孟晓冬出生于1908年12月9日,小名兰若,真名惠玲。因为她出生在冬天,所以最后被取名为小东,孟小东也就成了她最广为人知的名字。她出生在上海,原籍山东济南。从她的爷爷孟奇到她的父亲孟鸿祥和他的兄弟们,很多都是著名的京剧明星。

孟晓冬可以说是出生在梨园的一个家庭。她从小就开始随父亲在全国各地演出,七岁时扮演一个男婴,也就是部里的小孩子。差不多同一时间,孟晓东接受了叔叔的建议,派孙菊仙和邱月香为师。

1919年,12岁的她以艺名孟晓冬正式上市。今年,她去了无锡两次,演出了100多场戏剧评论。王波14岁为《王腾亭序》,自古就是天才。孟晓冬12岁就能畅谈校风,是个天才。

同年12月1日,年仅12岁的孟晓冬加盟上海新世界干坤班,签约一年。虽然孟晓冬只是个孩子,但只要是她的表演。肯定是座无虚席,所以她被安排在大世界压轴甚至压轴。我们现在用的大结局其实是京剧里的一个术语,但大结局其实指的是倒数第二部戏,大结局才是真正的最后一部戏。

也是在《大世界》的演出中,已经在上海青帮崭露头角的杜第一次看到了孟晓冬的表演。他太震惊了,立刻成了孟晓冬的粉丝。戏演完了,他命人买了花篮,亲自送到后台给孟晓冬。

然而,当时三十多岁的杜根本就是在仰慕一位名家,但他也暗暗决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位才华横溢的老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走上京剧的巅峰。看完新世界合约,孟晓东去找了上海青帮老板黄,在那里开了一个新的舞台。

她在大班演出,把艺名从孟晓冬改成了孟晓冬。然后她被邀请到各地演出,包括汉口和福建,远至菲律宾。虽然孟晓冬这个南方年轻城市名气很大,但京剧毕竟发源于北京。如果当时的京剧演员得不到北方观众的认可,那么无论你在南方有多出名,仍然不是最好的演员。

杜深知这个道理,就苦口婆心地劝孟晓冬进京,还建议她找个机会拜老名家为师,提升艺术水平。巫师杜还告诉孟晓冬,他需要唱戏养家,如果有什么困难,请随时告诉他。于是在1925年,18岁的孟晓冬离开上海去了北京。

孟晓冬到北京不久,就在北京京剧在北方的激烈竞争中大放异彩,对于一个扎根北京多年的京剧演员来说,实属不易。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新来的南方女孩。可见孟晓冬确实功力超群。

当时的评论界是这么说的;孟晓冬有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磁性的声音,这在千千几百万人中是罕见的。在女人的生活中借用,我不能说是前无古人,至少是前无古人。

即使是从美国留学回来后,有新意不喜旧戏的胡适对孟晓冬的评价也非常高:身材、长相、做工完全是少女的,真的很棒。可见孟晓冬确实有过人的能力。

1925年,这是孟晓东在北京的第一年。今年8月,她参加了北京第一阶段的大型义演。这场义演的大轴,是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梅兰芳主演的《霸王别姬》。这是萌萌和萌萌第一次见面。虽然不在同一个舞台上,但机会很快就来了。

8月23日,二“四郎访母”在清末进士冯公度的母亲生日会上。梅兰芳饰演的丹女扮男装,孟晓冬则是女扮男装的老女人。这部性别反转的夫妻剧在京剧界引起轰动。

明年5月4日,两人在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王克敏的生日会上合演了《王子与歌舞女郎》。孟晓冬饰演微服出行的郑德皇帝,梅兰芳饰演天真活泼的小凤姐。再一次,难分雌雄的完美表演,让戏迷们看得不亦乐乎。

像今天的粉丝一样,当时的西野粉丝希望他们两个能以假乱真。但比孟晓冬大14岁的梅兰芳,早已红遍海内外,并且已经有了两个妻子。前妻王明华是梅兰芳事业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她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充当梅兰芳的经纪人和造型师。她甚至在生下儿子后做了绝育手术。

然而没过多久,两个孩子相继因为麻疹去世。为了延续家族的香火,王明华不得不同意梅兰芳复婚,而梅兰芳的叔叔没有儿子,所以梅兰芳一肩挑两间房,这意味着梅兰芳出生后既是叔叔的家人,又是自己的继承人。

1921年,梅兰芳娶女主角傅芝芳为妻。王明华也因为失去儿子的痛苦,变得越来越虚弱。渐渐地,梅家的力量降临到傅芝芳身上。梅兰芳还有一群好朋友,叫党妹,起源于清朝中后期。有地位的京剧爱好者开始佩服自己喜欢的演员。党妹是以中国银行行长冯庚光为首的梅兰芳智囊团。

这对梅兰芳影响很大,孟晓冬和梅兰芳在梅党的努力下越走越近。1927年春节后,王明华病重,33岁的梅兰芳与19岁的孟晓冬再婚。但是梅家掌权的傅芝芳不同意,所以孟晓冬不能进梅府,梅兰芳只好在外面找了个院子给孟晓冬住。

起初,他们的关系非常好。与梅兰芳结婚后,孟晓冬不再登台演出,但梅兰芳仍为她聘请了钢琴家,在家屏息以待,并让孟晓冬学习书画,使她过上了平静和谐的生活。

然而,1927年9月14日,一件大事发生了,让他们的关系一落千丈。因为对孟晓冬的狂热,身为戏迷的大学生李志刚听说孟晓冬嫁给了梅兰芳,一怒之下跑到梅府找梅兰芳理论。但在慌乱中,他意外杀死了在美福做客的大陆晚报经理张汉菊。梅兰芳虽然毫发无损,但这件事让他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于是开始减少对孟晓冬的探视。

1928年,和梅兰芳吵了一架后,孟晓冬一怒之下在天津演出了十多天。当然,很久没有公开演出的她也刮起了一阵旋风。《天津商报》副刊编辑沙达峰认为,孟晓冬的演技比京剧名角王更胜一筹,因此在剧评的最后,她被封为“冬帝”。从此,“梨园冬帝”的名号不胫而走。

虽然孟晓冬进不了梅府,和梅兰芳的关系时好时坏,但她还是乖乖地在梅兰芳给她准备的房子里当起了梅夫人。直到1930年,梅兰芳的大姨妈去世,孟晓冬剪掉长发,戴上白花,穿着便衣来到梅家为婆婆送死。

结果被傅芝芳挡在门外,傅芝芳下令把孟晓冬挡在门外。身怀六甲的傅芝芳说:“我就是抱着肚子里的孩子跟她打,也不让她进这个门。在她无可奈何的时候,她的丈夫梅兰芳只是淡淡地对孟晓冬说:“你先回去吧。

最后,孟晓冬什么都明白了,再也不对梅兰芳抱有任何希望。后来据说梅兰芳来求和的时候,孟晓冬只对他说了两句话:如果我是唱戏的,我绝对不会唱得比你梅兰芳差,如果我再嫁,我绝对不会嫁得比梅兰芳差。

1931年,孟晓冬正式与梅兰芳分手。1933年,孟晓东连续三天登报,宣布结束与梅兰芳的婚姻关系。这一年,孟晓冬24岁,梅兰芳37岁。接着,孟晓冬再次表演。

1937年,孟晓东应老友姚玉兰之邀,来到他在姚玉兰上海的家中。这时,已经是杜·月升的第四任妻子。于是,孟晓冬和杜取得了联系。

1938年底,回到北京的孟晓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老生常谈的代表余叔岩终于点头同意收她为徒。虽然孟晓冬已经是名震大江南北的名人,但她依然虚心学习。在她学习的五年中,她每天准时参加练习唱歌,从未停止过。余叔岩不喜欢学生在学习期间上台表演,孟晓冬听从老师的命令停止表演。

而孟晓冬学习期间的生活费一直由杜支付,身患膀胱癌的看到孟晓冬如此勤奋,也没有隐瞒什么秘密,把自己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教给了她。直到1943年余叔岩去世,孟晓东因为不愿意演出,所以演出不多,但每次上台,他总是惊叹不已。

在此期间,杜也对她宠爱有加,她的好姐姐撮合了她。最后,孟晓冬搬进了杜的房子。但作为妾,为什么要陷害孟晓冬和杜呢?

大概有几个原因。有传言说杜的前三任老婆都联合起来排挤四姨,所以想找一个自己人做盟友再回来。作为妻子,知道杜对孟晓冬的迷恋。如果她能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杜会永远感激她,即使她有一天对他没有感情。也是因为知道杜有多喜欢孟晓冬,杜才会对孟晓冬好。

作为一个好姐妹,姚玉兰也知道孟晓冬多么渴望一个愿意保护她的男人,所以撮合他们成了姚玉兰的最佳选择。

1947年陕西水灾,恰逢杜六十大寿,杜以赈灾为名,在上海中国大剧院举行了十天。十天的义演,孟晓冬演了两天,另外八天由一位著名的梅兰芳演出。演出结束后,冬皇孟晓冬宣布从此告别舞台。

1949年,由于种种原因,杜举家迁往香港。1950年,杜·月升计划举家迁往美国。据说杜在准备给大家办理护照时算计了孟晓东。这时,孟晓冬慢条斯理地问杜:我以什么名义和你一起去美国?是女孩吗?还是女朋友?

杜·月升是个聪明人。他一下子就听出了弦外之音,然后他立刻下令停止一切赴美准备,先着手迎娶孟晓冬。但这时,杜的哮喘病已经很严重了,所以他不得不再次设宴。

1950年秋,62岁的杜与41岁的孟晓冬结婚,杜的子女改称孟晓冬为妈咪,并向妈咪磕头。孟晓冬终于得到了她这辈子从未有过的官名子。虽然身患重病的杜第二年就病逝了,但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全心全意地照顾和爱着妻子孟晓冬。

1967年,一直独自在港生活的孟晓冬,在早些时候移居台北的姚玉兰母女的劝说下,搬到台北与她们团聚。

1977年,69岁的孟晓冬在台北去世,葬在她早先选择的新北树林的墓地。墓碑上有国画大师张大千亲笔题写:杜牧·蒙泰夫人。这个称号可能会让孟晓冬觉得比《梨园冬皇》更幸福。她嫁给了那个保护了她一辈子的人,她深爱着。她怎么会后悔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12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