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镇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表面虽有分裂倾向实则联系更紧密
按照传统的历史观,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在内地普遍建立藩镇,是一种削弱自身统治力量,促进地方割据的行为。但是,如果将这些缓冲镇的政治实体与叛乱前的边防军团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八年安史之乱,这些边防军团的实力,无论是来自叛军的东北镇,还是阻挡叛军的西北镇,实际上都被大大削弱了。
而且唐朝廷还通过在内地设立缓冲镇来分化这些旧势力。当然,唐婷对边疆兵团的削弱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唐婷自身的权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至少在解决杜佑所说的“边塞强,朝廷弱”的危机上,唐婷确实是前进了一步。
实际上,从朝廷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看,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以关中为政治中心的唐帝国逐渐将军事力量部署在边境,随着政府部门不断来河南杜东吃饭的需要,以及河南运输线的开通和江淮漕运进京,曾经以关中地区为主的朝廷现在不得不将军事和经济力量转移到其他地区。
而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缓冲时期,只是加速了这种转变的进程,使之更加“有效”。所谓“好处”,就是帝国现在只需要关中-河南-江淮维持统治。不需要亲自参与河北的军事部署,因为安史之乱后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幽州已经担负起了保卫帝国抵御东北异族的重任。
因此,就统治利益而言,牺牲江淮的财力,不顾威胁帝国心脏的西部外族,动用帝国军或河南藩军收复河北,显然意义不大,既无重大经济价值,也无可能导致军事压力。
至于藩镇时代的意义,它见证了帝国从地区本位向中央本位的转变。因此,虽然表面上看,缓冲城时代的帝国有分裂的趋势,但实质上,帝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比过去更加紧密。
当然,这并不是说缓冲区制度的存在导致了这种转变。事实上,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转变”阶段是在藩镇时代完成的。至于变法完成后的画面,未来的赵宋会是这幅画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