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6日,杜在香港的寓所里病逝,他传奇的一生就此结束。
他逝世后,蒋介石成立了“杜治丧委员会”,成员包括、陈诚、何、、毛仁风等。,用16个人抬着棺材,并亲笔题字“易捷·赵宇”,使其风光入土。
但杜的风光是暂时的,他死后的墓地就孤零零地坐落在台北县一所小学的后山,静静地望着他曾经呼风唤雨的上海。
只有一位与杜毫无关系的先生,在2003年偶然经过大尖山古道时发现了杜墓。他认为这样一个传奇人物的墓地,他死后应该好好对待,所以他自愿为他的义举扫墓三年。
李开明现年80岁,曾担任过蒋介石阳明山官邸的总机。他与杜的交集只是来自江苏。
开启他义扫的机会,只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三年前,他在大尖山古道上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杜墓园的标志,便怀着好奇的心情前去探索。
没想到,进入其中后,他发现它已经残破不堪,走道、拱墙、墓碑上都爬满了青苔。杂草齐腰高,无处可废。只有“易捷·赵宇”和“虞雯·张永”四个大字还闪着金光。
从那以后,每周他都会从台北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来这里祭扫。他的家人不知道这件事。
李开明对自己的行为持正常的态度。在过去的三年里,他清理和修整了杜的墓地,并种植了竹柏花草。由于他的努力,墓地恢复了简单,有一种简单的气氛。
他说只希望有人经常来维护,自己种的花草不要被别人弄坏。
义经三年,见过杜家几次,最近一次是杜的孙子。他小心翼翼地把家人带来的花养在水罐里。“几个月后还是很漂亮。”
生活的喧嚣和死后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什么一生讲究“体面、场面、善良”的杜在死后却受到如此冷遇?我们只能回顾杜的一生来寻找答案。
走出穷乡僻壤,最终成为“上海皇帝”
杜生性难耐,但他从小就是寄人篱下,受尽了冷遇。
为了出人头地,他先去上海寻找机会。之后拜为老,入青帮,得以入黄府邸。他被黄赏识为心腹。聪明狡诈的杜·善于讲“人情”,很快成为法租界最有权势的人。他与黄并称为上海大亨。
他发迹后,通过三鑫公司收钱,开赌场,用收钱拉拢政治权贵、文人等。他因善待下台的前总统李而被誉为“当代春天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杜靠青帮发家,用“黑道”嗜血残忍的手段,圆滑地穿梭于租界,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之间周旋,获得了横行上海的特权。他常说“别人省钱,我保友情”——待人接物,交朋友都是功利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10月下旬战局恶化。蒋介石打算派上海的风云人物去香港,名单上有三个大亨:杜、、。蒋介石此举不仅是为了保护这些人,也是害怕如果日军占领上海,这些人会受到日伪军的拉拢。
黄借口年老体弱,再也经不起长途跋涉和长途跋涉。他向蒋介石保证,他会待在室内,不会被日军利用。
张晓麟决心留在上海。他不想放弃自己长期培养的人脉和影响力,更怕“人走家串户,便宜了他”。如果他去陌生人的地方,会被那些“白人”看不起。
而杜去了香港。绿帮的三个大亨分道扬镳,飞奔到三个不同的岔路口,朝回家的路走去。
11月,日军拉拢杜未果,甚至派轰炸机在杜的寓所空徘徊。知道是杜离开的时候了,他乘日军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防线来到码头,只身驶向香港。
在香港,他联系了香港青帮的头目。此人被称为“港杜”。他钦佩杜月升本人,并愿意受杜月升的驱使。这样一来,杜才得以在港有一定的实力,但却不再是过去的盛况。
逃离香港,老年一贫如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杜回到了重庆。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打算重整旗鼓。凭借他的老熟人,他很顺利地当上了上海参议院议长,但很快就辞职了。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蒋介石可以直接控制上海,上海不再是租界,不再需要他了。
蒋介石想用他的权力,但又怕他难以控制。他在重建上海的同时,试图抑制杜的势力。
后来,他对孟晓冬说:“我们是夜壶。蒋介石已经把我们利用光了,所以我们没有利用价值了。只要把我们扔到一边,我们就不再需要这些夜壶了。”
此时,杜意识到蒋家的命运已经奄奄一息,为了不得罪国共两党,他不得不再次赴港。
在香港,杜的家庭有些困难。出发前,杜给算了一笔账,发现他的账户上有400万的债务。一向“存人情不省钱”的杜老板,此时陷入了财务危机。
杜在香港的住所位于坚尼地台18号,是一栋非常简朴的小房子。当杜到达香港时,有30多人,大部分都和他一起住在这间简陋的房子里。
他虽然负债累累,但只要卖掉上海的房子,重新买房,就不可能落到这样的境地。但他的信任不是人类。
临行前,杜已经安排好了他的香港之行。先是找到好友卢根基的老板卢根全,委托他帮忙在香港买了一套房子。房地产出身的卢根全向杜保证,他在香港有很多朋友,一定会帮他找到合适的房子。
杜信任卢根全,在卢根全告诉他房子已经找到后,将全部房款6万元转给卢根全。1949年5月3日,杜带领全家乘船来到香港。没想到,刚到肯尼迪18号站台,他们都傻眼了。
这座房子只有一百年的历史,破旧不堪,格局很奇怪。客厅和卧室没有明确分开,隔音也很差。
杜没办法,只好安排人住在外面,每天早出晚归,而他和家人就住在这里。
到了香港以后,杜人失去了他们的收入来源和他们在其他地方的产业。离开香港时,他以40万美元的底价卖掉了杜梅路的一栋房子,但对于这个叱咤风云的顶级富豪家族来说,这只需9牛一美分。
他匆匆离开,上海的很多产业都无法实现。连40万美元都好不容易拿走了。
按1949年的汇率折算成港币,可以折算成228万左右。如果只是普通的高级文员家庭,一年的花费也不过一万元左右。如果杜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家庭,这40万美元将为他们提供20年的衣食。
从奢侈到节俭,习惯于奢侈的杜家族不得不节衣缩食。
杜素有“上海皇帝”之称,时时刻刻都有很多名人来港,人情往来的花费要大得多。账户里的钱一天天减少,场面却不能不填,尤其是对杜来说,一辈子吃三碗“体面、尊重、场面”的面,是极其重要的。
而杜当时正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每个月看病吃药就要两万块钱。这样下去,杜家在山上只能坐两年空。
眼看着手里的钱越来越紧,杜不得不另寻收入来源。很快,他在这些客人中得到了消息。
一位来自四川的朋友在一次聊天中向杜透露,四川的丝绸价格已经接近底部。如果按底价大量收购丝绸,然后卖到香港,中间至少可以多赚十倍的利润。
杜月升见惯了世面,知道他朋友说的是真的。很快他就付诸行动,准备投资10万美元完成这笔生意。不久,四川的朋友帮助杜购买丝绸,并准备派飞机经运输。
正当杜急切地期待着他即将获得的收益时,一件意外发生了。
人比人更坏,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AVIC已经内讧了。所有12架飞机都飞往北京,杜号飞机上的所有货物也随之飞往北京。已经患有严重哮喘的杜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恼火。她有一段时间呼吸急促,但她承受不了。
在第一次投资失败后,杜很快迎来了第二次投资机会:
杜的另一位朋友,中华航空保险公司总经理许也来港。他说服杜向香港政府交纳5万元保证金,在香港开设分公司。但分公司成立后,收入并不乐观。
第二次投资也失败了,此后杜一直对投资持谨慎态度。
从那以后,他就没有再投资过。他立下遗嘱分配剩余财产:每个妻子一万,每个儿子一万,未婚女儿六千,已婚女儿四千。
所谓的豪门恩怨并没有发生。他的家人对这种安排没有异议,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但对他的另一种安排感到不解。
他的女儿杜美如被要求从汇丰银行取出一个包裹,里面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金条,而是借条。
他当着家人的面撕毁了所有这些借条。
杜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到处讨债的人,他希望他们能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事业。
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借条大多是国民党政客留下的。撕掉这些欠条无疑会让自己名声大噪。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去找这些人,很难说会不会有隐患和危险。
如果他生前帮助过的人是善良的,也会帮助他身后的孩子。
这是杜·月升留给孩子们的最后一课。终其一生,他对人的看法准确,对人性的洞察深刻。他想在生活中教给孩子做“三面”的“技巧”。
后来,得到杜宠爱的人在他死后确实帮了他的孩子很多忙。他的后代虽然没有达到杜的高度,但也生活安稳,不愁吃穿。
他死后,与上海无缘。
1950年,林桂生病重。是黄的妻子,她在杜是持支持态度的。杜紧急派长子杜回上海探亲,试探大陆对他的态度。
在香港生活并失去多年的人脉和事业使杜极为难受。他梦想回到上海,在那里他可以呼风唤雨。这次,杜真的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大陆支持他回上海。
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代表国家向杜承诺,只要他能安分守己,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党和国家不会批评他。
潘汉年
杜喜出望外,很快给潘汉年回信,表示愿意支持新中国。不久,董华明等人以总理名义赴港支援香港招商局和轮船起义,并顺道与杜会面,敲定杜返沪事宜。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杜在香港照顾他的弟子不阻挠起义,并拒绝了洪等国民党人的邀约。
当杜病重时,总理发了一封信,请他返回大陆。但是后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清楚地记得,杜要回上海定居,要《新闻》主编钱永明写回信。钱永明因为喝醉了酒,把信错送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收到杜的错信后大怒,决定使出浑身解数,迫使杜赴台,以控制他。
为了破坏杜回上海的计划,蒋介石命令台湾省的《中央日报》刊登杜和钱永明准备赴台的消息,并要求国民党在香港的特务把这一消息泄露给杜,说大陆当局即将把杜引渡到上海。如果引渡失败,他将在香港被直接处决。
杜·月升对此深信不疑,这使他彻夜未眠。他已经患有严重的哮喘和心脏病。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中风了,导致半身不遂。
杜卧床不起,他的家人为他四处奔走,求医问药。西医,中医,都一一试过,没有任何改善。无奈问鬼神,术士为他算了一卦,说他“辛卯六十四岁,必难渡过。”
没有巫师的占卜,杜月升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眼看有生之年回沪无望,杜把自己最信任的门生叫来,委托他立遗嘱。在遗嘱中,他许了三个愿望:
1.葬礼时在海滩上穿着长袍和夹克;
第二,想要一口好棺材;
3.把他的尸骨葬在他的出生地高桥。
明知道此时回不了上海,还是希望落叶归根,睡在过去的风景里。
1951年7月,与著名京剧艺术家“冬皇”孟晓冬结婚。也许是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近,为了弥补生命中的遗憾,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给这个陪伴他最后日子的女人一个名分。婚礼当天,杜·满脸笑容,挽上前来迎接的宾客,亲自迎接他们。
杜的儿子说:
婚礼那天,孟晓东很开心,久病的父亲也很少有精神陪伴。
这场婚姻不在乎谁来完成。他们之间有感情。父亲一直很重视她的艺术成就,孟晓冬也很佩服父亲。她和父亲的婚姻不是奖励,也不是无奈的选择。
再加上我妈也是在公开场合撮合,更容易在一起。
杜维善
风景埋葬
一九五一年八月十六日,一代枭雄杜在湘江病逝,享年六十四岁。杜·月升的女儿杜美如曾向记者透露杜·月升的遗言。“父亲回来后,对身边的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但你们所有人都有希望。’"
家人对杜·月升的埋葬地点没有定论。最后,第四夫人姚玉兰决定把她带到台湾省安葬。
1952年10月,杜灵枢从香港抵达台湾基隆港,并被送往殡仪馆。最后葬于台北县西直镇(今新北市西直区)大尖山脚下。
杜的棺材很重,据说要16个人抬着埋葬。场面十分壮观。
尽管蒋介石与杜生前有隔阂,但他仍在杜的墓碑上题词:“易捷”。张群的行为冠以“虞雯·张永”的称号。丧礼也是由几位国民党高层组成的“安措委员会”提出,丧礼规格很高。
不过他的墓地有点简陋,只铺了普通的大理石,后面的水泥墙上镶嵌着墓碑。入口处立了一座只有一人高的青石牌坊,旁边的牌子清晰地记录了杜下葬的全过程。
整个墓园面向上海,言外之意非常明确。
后来,第四夫人死后,她与杜·月升葬在一起。
然而杜生前风光无限,而且总是在下雨,最终都会化为尘埃,尘埃也就消失了。
台湾省当局只是把他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来宣传,从来没有维护过他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