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案,株连15000余人,朱元璋为何唯独放过一人?

泰坦之旅职业2022-09-25  27

蓝玉案,株连15000余人,朱元璋为何唯独放过一人?

393年,朱元璋处死蓝玉,牵连一万五千余人。蓝玉临死前问朱元璋:“你要杀了所有和我亲近的人。为什么只放一个人走?他是我的心。”朱元璋笑道:“你比不过他。”

朱元璋留下来的人是余,他一生没有什么建树。他为什么逃跑?

当时,余带着余通海、余、余三个儿子,以盗贼身份占领了巢湖。

于精通海军,拥有数千艘战船和数千人的海军。

当时水上作战是朱元璋部的短板,他只有军队。

而朱元璋最强的对手陈友谅,拥有中国最强大的舰队,拥有数百艘战船,水军数十万士兵。

1355年,朱元璋欲渡江南下作战,苦于无船可用,又面临陈友谅、张士诚的东西夹击。

这时,于通海带着他的船队去见朱元璋,这是对朱元璋的及时援助。

于通海勇猛善战。据明代《禹通海传》记载:“巢湖诸将皆擅水战,通海为最。”

从此,于同海开始大显身手。

先是突破了元朝的许多水寨,然后率军渡江,攻克采石,一路跟随朱元璋到了太湖,逼退了张士诚,打了胜仗。

更有甚者,与张士诚作战时,敌众我寡,将士不敢退。于同海坚定地说:“不行,敌众我寡。如果撤退,就暴露了军力不足的事实。不如见面。”

于是,于同海一马当先,冲到了前面。不幸的是,他的右眼被箭射伤了,所以他让士兵们穿上他的盔甲来监督战争。

张士诚见此气势,以为是俞通海亲自竞标,却被吓退了。

1960年,龙湾大战,于同海击退了可怕的对手陈友谅,烧了他的船。

朱元璋升任枢密院事。

1363年,朱元璋的军队和陈友谅的军队在康郎山相遇。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但朱元璋在陈友谅的三层战船面前明显处于劣势。

他的军艇很小,站在上面,只能看到陈友谅的船头,看不到船尾。只能仰视不能攻击!

在朱元璋束手无策的时候,于通海联合徐达取得主动。

徐达率领舰队突击,然后引诱陈友谅军追击。

也许是上天有意眷顾朱元璋。这时,风向突然变了。

等待已久的于同海终于来到了陈友谅军,并立即对陈友谅军展开了猛烈的炮击。借着这股风,他放火烧了陈友谅20多艘战船,陈友谅前进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在这场比赛中,朱元璋的军队大获全胜,于通海功不可没。

陈友谅十分沮丧,恼羞成怒,带着部下在张定边拿刀直奔朱元璋。就在这时,朱元璋的战船在转向时搁浅了!

朱元璋顿时也慌了。这是潮流的终点吗?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于桐海前来支援,朱元璋得以逃脱。营救时,于同海和他的士兵被陈友亮的大船挤压。他们把头靠在军舰上,头盔破裂了。

据史书记载:“海船被敌巨轮碾压,将士皆以头抵船,衣兜全裂,才得以幸免。”

这一次,于通海救了朱元璋。

第二天,于同海将七艘船装满火药,撞向陈友谅的船队,烧毁陈友谅数百艘战船,击溃陈友谅军队。一个月后,陈友谅死于乱军中。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鄱阳湖之战。

后来论功行赏,朱元璋认为俞通海贡献最大,赐给他良田和金帛。

不幸的是,1367年,攻打张士诚时,俞通海被乱箭射成重伤。他只有38岁。

虽然男人的眼泪不会轻弹,但朱元璋两次为于桐海落泪,绝不是鳄鱼的眼泪。

俞通海病愈期间,朱元璋亲自去看望他,看到他已经不能自己说话,朱元璋痛哭流涕。

俞通海死后,朱元璋哭得很伤心,亲自率领百官为他哀悼,并把他献给光禄大夫,封为俞公爵,享太庙和画像英雄庙。

此后,余父子三人都献身于明朝,都是忠臣,只剩下余。

朱元璋称帝后,杀光满洲所有开国功臣,令人不寒而栗,但对余家有情有义。

按理说,以朱元璋的疑心,他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他可以把余留在身后。除了想到余对明朝的贡献,更多的是他看不到余对的威胁。

他可以留下来,将来为朱的子孙所用。毕竟于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

于是,朱元璋把回乡养老的礼物送给了。“你家的房子建好了,你和你的家人可以回家等死了。”

公元399年,余被征召,于死于白沟河之战。

余父子,都献身于明朝。这样的忠诚,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多见的。

人与人相处。俞家对朱元璋真诚忠诚,自然朱元璋不会忘恩负义。

出身乞丐的朱元璋奋起反击,称帝。他从来都是用恶毒的眼光看人,用无情的心行事,能让他虎哭的人一定很少。

对此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808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