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挖的武则天墓,40万人挖不动,村民炸山取石,竟意外炸出入口!

史上最难挖的武则天墓,40万人挖不动,村民炸山取石,竟意外炸出入口!,第1张

史上最难挖的武则天墓,40万人挖不动,村民炸山取石,竟意外炸出入口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武则天陵墓,也是唯一埋葬夫妻俩皇帝的陵墓。

自从有了墓葬,盗墓行业就应运而生了。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大部分帝王陵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他们都被不同程度地洗劫过。

陵墓修建时正值唐朝全盛时期,国力鼎盛。墓地规模巨大,陵墓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宏伟壮丽的建筑,堪称“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唐高宗下葬时,武则天投入了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武则天下葬时,她的儿子唐中宗将她和唐高宗葬在一起。与此同时,宫中三分之一的宝物也随她陪葬。

可想而知,这安静的陵墓里藏着多少令人垂涎的珍宝。所以从建造之日起,就引起了盗墓贼的注意,千百年来遭受了无数次的劫掠。

黄巢是大规模盗掘甘陵的第一人。唐朝末年,黄巢起来反抗唐朝的统治。为了筹集战争资金,黄巢打起了干岭的主意。

据说他当时带领40万士兵,挖了几个月,却连甘岭的入口都没找到,只挖了一条40米深的沟。最后我悻悻的放弃了,离开了“黄巢沟”,现在是一个著名的景点。

五代十国时期,被称为中国第一盗墓贼的陶文吸取了黄巢的教训,首先洗劫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17座唐代皇帝的陵墓。偷了很多钱后,陶文带着几万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挖甘岭。

每一次发掘,陶文都必须首先选择一个好日子。

虽然是个好日子,但是当陶文带人上山盗墓的时候,原本万里无云的天气立刻变成了电闪雷鸣,狂风骤雨,陶文只能带人下山。部队一撤,天气马上放晴,如此反复。

程大昌《宋代考古汇编》记载:“史载唐陵生于陶文,故不能独近陵,附近有风雨。”

陶文不明白原因,但他很担心,所以他放弃了主意,不再挖了。凌此时躲过了第二次抢劫。

民国时期,盗墓蔚然成风。西路军军阀孙连仲以军事演习为掩护,率军在甘岭安营扎寨。他夜以继日地挖了几个月,用炸药炸了半个多月。很多地方都被损坏了,但是墓道的入口一直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失望的离开。

一千多年来,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开,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重炮轰击过的干陵,依然坚如黄金,被视为中国墓葬建筑史上的奇迹。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神秘魔幻色彩的固若金汤的甘岭,几个村民却不小心炸出了墓道的入口。

据说1958年11月27日,住在附近的农民到凉山北峰东南坡炸石取料。只听一声巨响,几条明显是人工制造的石条飞了出来。几个人赶到赣县政府报案。

后来考古人员根据石条上的字迹判断,这可能是寻找多年的乾陵地宫,有关部门紧急上报。

考古人员立即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于次年4月3日开始了发掘工作。1959年5月12日,甘陵地宫墓道的砖石被彻底挖掘清理,沉睡了1200多年的甘陵墓道终于展现在大家面前。

据考证,《旧唐书·燕山寺传》记载:“甘陵玄阙以石封闭,其石隙以铸铁固定。”

与现场发掘的墓道完全一致。沿着斜坡望去,这些砖石的形状像楼梯,长63米,宽4米。墓道共39层,用了约8000块石条。每块石条都有燕尾槽,铁螺栓嵌在每块石条的缝隙中。之后,用熔化的锡和铁汁浇铸它们。从外观上看,没有人为的痕迹。其做工之精致令人惊叹。

千百年来,盗墓贼想尽办法寻找地宫的入口,却被几个村民意外发现!一心掘墓藏,无心盗墓道。这向世界展示了什么?

国家坚持“不积极发掘”和“保护第一,抢救第一”的原则。1961年3月4日,甘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无法估计,比如一批墓葬和地宫重见天日,会给世人带来怎样的精神财富?

至于未来,有没有可能见证武则天的真面目?有多少意外的发现?古墓之谜需要多久才能真正被揭开?这个不得而知。

也可能在千禧年,用不了多少时间,只是时间问题。你说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06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