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34师师长陈树湘:湘江战役被俘,自断伤肠就义,解放后凶手行医被揪出来

红34师师长陈树湘:湘江战役被俘,自断伤肠就义,解放后凶手行医被揪出来,第1张

红34师师长陈树湘:湘江战役被俘,自断伤肠就义,解放后凶手行医被揪出

1934年12月,红军将领陈树湘的头像挂在古城长沙小武门外的灯柱上。在街对面的一间破旧的小屋里,躺着他生病的母亲。这种生与死的“重逢”让人难以忍受。

“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红34师师长陈树湘,铁血红军将领,湘江战役后腹部受重伤。他不想被敌人俘虏,所以他不得不亲手死去。悲壮的大地在颤抖!信念穿越纸的背面!

陈树湘的油画《断肠与死亡》。

陈树湘,原名陈树春,字子峰,长沙市富林镇人。1905年1月30日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

当陈树湘年轻的时候,他有许多困难。母亲体弱多病,一岁多的妹妹不幸去世。他的父亲陈建业在黄土上辛勤劳作。

年轻的陈树湘,刚能端自己的碗两年,就在富林镇枫树湾地主家做小长工。

1914年,家乡大旱,没有收成。九岁的陈树湘随家人逃到长沙县,最后定居在长沙小武门外瓦屋街的陈家龙。

在长沙待了十几年,父子二人靠种菜、杀猪、帮厨为生。

他的家离毛泽东居住的小武门清水塘只有一个田埂。因为陈树湘每天都去那里打水和送食物,所以他认识了毛泽东和他的妻子。

他还认识了何叔衡、李、、滕、郭亮、毛泽覃等人,他们经常来清水塘22号。

清水塘22号

1925年7月,20岁的陈树湘经和滕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陈树湘参加秋收起义,其警卫团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10月,随部队到井冈山。

1931年至1933年,英勇善战的陈树湘先后担任福建军区第7、第9独立师师长和第19红军第54师师长。

1934年3月,做出突出贡献的陈树湘被任命为红五军“钢铁之师”第34师师长。

1934年10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即中国中央军委和中央的纵队第一、三、五、八、九兵团,86000余人,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由11200名闽西子弟组成的红三军团第4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分别是任务最艰巨的先锋队和后卫部队。

一支能担任全军警卫的队伍,其军事素质一定是最高的。因为一旦守卫不给力,就会带来致命的损失。

蒋介石先后在赣南、湘南设置四道封锁线,企图阻止红军的战略转移。

面对敌人的围攻,师长陈树湘带领全师将士浴血奋战,先后突破了第一道至第三道封锁线。

在湘桂交界的湘江上,敌人调集了40万兵力,精心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

试图以诱敌深入、穷追不舍的方式把红军堵在湘江边上,南北夹击。

1934年11月27日,最艰苦、最英勇的湘江战役正式打响。

薛岳率领中央军,白崇禧率领,刘率领率领项。

陈树湘率领全师面对几十倍于自己的敌人,顽强战斗。兵不卸甲,马不卸鞍,重伤不吼,轻伤不下火线。他们用血肉筑起钢铁阵地,为保卫主力渡江而战。

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渡河,马嘶人民呐喊着,炮声和飞机轰鸣声连成一片。

三十四师经过四天五夜的战斗,为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2月1日,主力渡湘江,34师完成掩护任务,创造了历史功勋。

红34师下辖3个团(100、101、102团),约6000名士兵。他们大多在殿后任务中洒血湘江,完成任务后人数锐减至不足1000人。

于是,当地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

这时,湘江沿岸所有渡口都被敌人封锁,过河的浮桥也被炸毁,红34师被封锁在湘江以东。

这时,红34师成了一个被围困和孤立的队伍。

12月2日,红34师再次冲过湘江,在灌阳洪水包围了桂军青青。

士兵们在黄陂浴血奋战。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为国捐躯,英勇牺牲。原来的千人损失过半。

12月4日晚,陈树湘先生作出两个决定:一是突破敌人薄弱地区,到湘南坚持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失败,我发誓要为苏维埃新中国流最后一滴血。

桂北秋雨连绵,战士们身上的单衣已经穿破。我已经四天没吃过一顿热饭了。我又饿又冷。有的同志吃了三天野菜,只吐绿水,不拿群众一粒粮食。

陈树湘的部队爬上海拔1935米的宝盖山,试图从凤凰口渡过湘江,但被桂军43师、44师猛烈阻击

12月6日,红34师转回道县,来到海拔700多米的杜旁岭道县首岩镇空晏殊村。

这是一个贫瘠的瑶族村,只有10多户瑶族家庭。300多名红军战士在这里受到好心人的接待和关怀。瑶族人在家里和红军呆在一起,大多呆不下去了,就帮他们在路边安顿下来。

村子偏僻,居高临下,相对安全。但考虑到瑶族人民的生活艰苦,不宜打扰,等人没有停留多久,只有4名受重伤的红军战士在这里养伤。

红34师沿杜旁岭山麓南下,决定转战郴州汝城打游击。

红军正在行进。

12月10日,红三十四师残部抢花谷子河时,乘船渡河。当渡船到达河中心时,姜华民兵在对岸伏击并开枪。

陈树湘,一个高大的老师,站在船头指挥战斗。敌人的副司令陈奇命令一名持枪歹徒瞄准陈树湘,一枪打中了陈先生的腹部。鲜血浸透了他腹部的皮带和衣服,他不得不把渔网缠在腹部。

陈奇是江华县沱江镇的一位老人。解放后,他一直在江华县中医院接受治疗。后来他查出了历史问题,被知情人举报,被拉出来,关进了监狱,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战士们用担架抬着陈先生,从姜华街撤退到道县和四马桥镇。

12月11日,只有140人的红军队伍再次受阻。为避免牺牲更多战友,陈树湘决定隐蔽,参谋长王光道率红三十四师余部突围。

参谋长王光道哽咽了,“老师,我们一起突围吧!”陈树湘勉强笑着说,“环境这么差,我能这样冲出去吗?你带领队伍突围,一个个冲出去,拯救革命之火。”

12月12日,陈树湘用担架指挥,带领两个班,占领马桥镇福福湾村后山头岭,阻击敌人,掩护其他战士突围。

负责掩护的两个班的战士先后死亡,除了老师只幸存了两个警卫和一个机械师。陈树湘叫三个人冲出去,不要管他。

他说:“你能带我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吗?不要做不必要的牺牲。死在陈树湘没什么。你就冲出去,别管我!”

三名战士不肯罢休,逼着他们的师长紧急转移,躲进山头岭的一个山洞里休整。

竹林里,洞口朝上,所以很隐蔽。山洞很宽敞,有一个大厅,一个讲台,两层。

“陈树湘师长腹部中枪后,在这里呆了五天,也就是从12月12日到17日。有的当地人觉得红军是自己的队伍,安排了一个10岁的小男孩悄悄送红薯和中药。”道县县委宣传部周回忆说。

“他一直在看地图,还有两个小红军在他身边。因为陈树湘受了重伤,我爷爷会拿一些草药给他包扎。后来他被带走(俘虏)后,我爷爷和爸爸都很难过。红军都是好人,怎么可能被带走!他们宁愿饿死自己,也不愿抢劫老百姓。”道县富足湾村的周玉生回忆道。

12月17日,道县治安总队一营营长何祥把红军翻遍了山,找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陈树湘带领三名警卫走出山洞,直到一颗子弹打完。

陈树湘的老师和警卫在山头岭丰都寺附近不幸被捕。

当地武装排长得知抓到了一个红军老师,赶紧把背到了马桥镇四家药店老板何的家里。

当时这里是治安大队一营的办公室,县治安大队营长何祥就住在何家。

何提供的口述材料称:陈先生身材很魁梧,大方脸,留有胡须。虽然他很虚弱,但他说话很简单。"

何郑声把陈树湘扶进屋里,坐在炭炉旁烤火。何翔问:“你是班主任吗?”明确告诉我,“我是班主任,我姓陈,我叫。”

看到很虚弱,何祥向请教:“如果他没有精神怎么办?”何郑声道:“战乱流血太多,可以吃点人参。”

药箱里有人参。何香让何把泡参倒出来给吃,老陈就是不吃。何香翻着白眼问道:“你是不是要死了?”陈树湘抬头微笑着说:“我愿意为革命付出一切。”

第二天(12月18日)拂晓,道县治安大队营长何翔背着陈树湘向上级邀功。

到了道县公坝镇石头附近的麒麟寺,几个人放下担架,在麒麟寺旁边的两棵桂花树下休息。

师长突然大吼一声,陈树湘怒目圆睁,手从伤口伸进腹部,断肠,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如磐石的信念、勇气和忠诚,陈先生以这样悲壮的方式实现了“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天地为之动容,草木为之落泪!群山为之震惊!

家住麒麟寺附近的徐杰老人曾经目睹了陈树湘心碎老师的悲惨一幕:一个人躺在担架上,衣服非常破烂,全身脏兮兮的。他只知道自己是红军,却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因为伤心欲绝的孩子,他的右手掌沾满了鲜血。

陈树湘牺牲后,敌人仍然不肯放他走。残忍地将他的人头连同照片送到长沙悬赏。之后挂在长沙小武门外中山路口的石灯柱上。

萧武是陈树湘成长的地方,他最终以这种悲剧和悲壮的方式回到了那里。在街上一个破旧的小房间里,躺着他生病的母亲。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我家里还有我的妻子陈。他们没有孩子。

至于陈树湘先生遗体的埋葬地点,后来有史料记载:住在沱江沟边的李国玉,当时还是个农民。他带了几个靠得住的村民,把陈先生的尸体和一起牺牲的两个警卫抬到山坳里,埋在小水河边的费霞山。

解放后,李国玉当上了农会主席和运输队支部书记。

1983年5月出版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文物志》记载:“陈树湘同志壮烈牺牲,其墓经沱江镇李国玉同志(沱江镇交通队支部书记)三次迁葬,现葬于沱江中学梨园旁。”

湘江战役后,红三十四师从中央红军的队伍和番号中彻底消失,战功壮丽,悲壮无比。

《苦难的荣耀》的作者少将·金一南说:“一个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义:播种却不参与收获。”

革命历史上,有无数或有名或无名的英雄,就像红三十四师的六千将士,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封号,没有机会回到家乡。

正是那些生在旧时代,出身贫寒的年轻人,在“为劳动群众谋幸福”的理想指引下,赴汤蹈火,为自己牺牲生命,为一个新世界做出无畏的牺牲!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正文是结合作者的主观思想和历史客观事实写成的。

注意我们最近的历史;听真实的历史故事;亲近书写历史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81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