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的曾国藩是如何反击慈禧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

功高震主的曾国藩是如何反击慈禧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第1张

功高震主的曾国藩是如何反击慈禧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

曾国藩的书房叫“寻阙斋”。按照他的想法,世界上没有必要追求完美。一旦这样下去,必然滑向深渊。所以,他宁愿抓住不彻底,也不要走上成名的巅峰。曾国藩:一个有名的人,更应该谦虚,否则很容易跌倒,被砸。

通过他的家书和日记,他表达最多的是始终保持清醒,不膨胀,不贪图名利。两兄弟拿下天京后,名气和地位都达到了顶峰。他给弟弟写了一首很有智慧的诗:“钟鸣左栏谤右书,世间处处有乘除。低头宰羊说,万物太虚。”总之,我们要淡泊名利,越是成功的时候,越是要看得开,因为在曾国藩看来,一切名利不过是浮云,最终都飘得无影无踪。

事实上,曾国藩与这种想法是一致的。就性情而言,曾国藩一向谨小慎微,一生以儒家规范为指导。半花半月是他一直追求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在宦海沉浮的京官生涯,还是作为地方团练抗击太平军,他都坚持了这种精神。早在同治元年,他就已经发现自己的弟弟、前线总指挥曾国荃开始膨胀,有时还到处“乱开炮”,对国家大事发表一些议论,对此曾国藩不停地敲打和训诫。

“在余氏家族的巅峰时期,余天盗位甚高,你手下有近两万人。现代有多少人?日中间,月盈必亏,我家好光景。”信很长,我临时记了几笔。最后,我在背后告诫他:“我太出名了,我常常害怕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福报被我一个人独享,所以我总是用“劳动、谦虚、诚实”这四个字来告诫自己。"

其实教育弟弟不是一封信就能完成的。对于不断敲打扩张的弟弟,曾国藩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几句。

比如今年六月,曾国藩对曾国荃的训诫就更加严厉:“即使窃得高位,虚名,也总有失势之虞。古今人物我都看过了,能保住好下场的人好像很少。”最后,我说:我真的很担心自己名声大噪的时候不能教育你,让你走正道,也很担心自己身败名裂的时候连累到你,所以我现在也在不断的互相劝诫。

其实曾国藩的话的画外音是,兄弟你这么膨胀,这么小,恐怕最后会葬送我多年的小心翼翼。

也是在这一年的7月,当我听说曾国荃又买了一套房子买地的时候,他又发来一封信说:“当有人批评一套在肥沃土地上的漂亮房子时,你应该三思。我地位高,我弟不卑,我名大,我弟名不小。”告诉他,如果他不满意,麻烦很快就会来。

真正给曾国荃一个教训的是,攻下天京后,慈禧不仅不奖赏他,反而不断指责他,甚至带着洪秀全的儿子逃跑,嫁祸给曾国荃。其实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洪秀全的故事已经崩塌,少年根本没有威胁,但这个根源在于慈禧发现了曾国荃的不断扩张和功劳。所以这个危险的信号不断证明曾国藩是多么有先见之明。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法院没有给予奖励,而是给予了严厉的申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突破城池后不要马上回到旧营。第二,天津大量的金银珠宝在哪里?并且在谕旨的最后,他威胁说:“如果曾国荃突然获胜,变得傲慢自大,他的成就可能会被改变,这只会是曾国荃问。”

为了加重事态的严重性,朝廷给曾国藩发了一道圣旨,提醒他:“曾国藩参军为儒臣,历史最长,战功最大,自慎其身,永保荣誉。然而,该部所有的将军,从曾国荃以下,应随时由部长。不要被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要时刻心存感激。”已经明确了,如果扩大或者不了解情况,后果会很严重。

按照曾国藩的理解,攻下天京,除了你我兄弟,不是我们做不到的事。左和李鸿章可能完成得更快,但他只是依靠项实力的积蓄才成功的,应该不会有什么扩张。

曾国藩似乎早有准备,于是给曾国荃写信:“可是,身居大位,享有盛名,自古以来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尽善尽美呢?总要想办法把‘力’字放弃一点,减去百分之几,晚会就渐渐结束了。”

当朝廷免去曾国荃的职务时,他当众“请辞”,这让在场的曾国藩颇为尴尬。具体来说,曾国荃并没有描述曾国藩在数百名官员面前发表了什么样的讲话,但他显然把自己的所谓立场和底线公之于众,认为朝廷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但他是对的。很明显,曾国藩认为自己已经失去理智,可笑至极,只好自己灭火,配合朝廷让他赶紧回老家。最后曾国藩的“智慧减法”解决了危机,他才得以成为一个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的曾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71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