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海军中将周希汉住宅被围,徐向前急电李作鹏:给我撤人!

1966年,海军中将周希汉住宅被围,徐向前急电李作鹏:给我撤人!,第1张

1966年,海军中将周希汉住宅被围,徐向前急电李作鹏:给我撤人!

1966年秋冬,北京城满目疮痍。铺天盖地的海报、雪花传单,戴着红袖章、绿军帽的队伍,成了当时全国的“标配”。但是有一个人如坐针毡。他就是1955年授衔的海军中将周希汉。

周希汉的住处在北京西郊海军大院408楼,周围黑压压的人群,“让周希汉滚出去”的声音越来越大。海军中将和他的妻子不得不拨打周总理的电话寻求帮助,但电话的另一端没有人接听。

他们都知道,另一位名叫李作鹏的海军中将是这场闹剧的主角。

无奈之下,周希汉只能向他的老板向倩求助,许帅得知后大发雷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周希汉家被围攻,这几年发生了三次。

“我什么都不想知道,你马上撤人,连周希汉的一根草都不要碰!”

许帅打电话给李作鹏,要求对方赶快离开。但是对方还是反抗了。许帅又找叶剑英元帅谈话,两位元帅共同施加压力,解救了困兽犹斗的中将周希汉。那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为什么周希汉会被围攻几次,他和李作鹏是怎么相处的?

这件事,还要从这位开国中将的履历上看,他和许帅、李作鹏是老朋友。

20岁之前,他成为许帅的指挥官。

周希涵是湖北麻城人。他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孩子的教育。几年的私塾生活,动荡的局势根本无法让人安心读书。1927年11月13日,年仅14岁的周希汉参加黄麻起义,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次年10月,这个骨瘦如柴的麻城少年光荣地成为了我们党的一员。他不知道的是,他将在两年后第一次见到对他好了一辈子的许帅。

1930年,周希汉的独立麻城团整编并入红十三师38团。17岁时,他被任命为团委书记。报到那天,他认识了比自己大10岁左右的许。当时这家伙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周希汉一到团部,就把一路上观察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团长和政委。

“去团部的路上有一个小村子,半山腰有一条很阴凉的小路,可以直接通到团部。”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周希汉没有后顾之忧。他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急切地和团长、政委讨论。但他没有意识到,有一个27岁左右的年轻人一直蹲在房间的角落里,静静地听着三人的对话。

这个人就是向倩。出身贫寒的他一直保持着当农民的习惯,经常蹲着看地图或者看书。

周希汉发表意见后,才惊讶地发现角落里静静地坐着一个人。他收起地图,慢慢站了起来。这个人虽然个子不高,但全身都透着一种威严。周希汉下意识地想,“这个人应该是比脑袋大一个头”。

他猜得没错,向倩确实是大头。见到周希汉后,许帅亲切地问了他一些问题,了解到这个年轻人出身贫寒。向倩故意试探他,问了一个问题。

“冷兵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古代兵法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周希汉回答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样的军事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就是扬长避短,虚实相生。”

许帅非常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只上过几年私塾的年轻人,对中国的兵法了如指掌。因此,向倩主动教周希汉看地图,并告诉他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便赢得更多的战斗。一年后,向倩第一次救了周希汉。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也几次救了这个下属的命。

周希汉没有辜负许帅的好意。

当时大别山人心惶惶,张和王明的阴谋使我们根据地的气氛异常凝重。作为一个优秀的青年,周希汉被冤假错案,差点断送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你是麻城富农的间谍。收拾你的东西回家吧!”

周希汉太委屈了,连私塾都上不起。富农怎么了?但他还是回到了麻城,请当地有关部门开具了身份证明,然后回到了部队。但政治部的人充耳不闻,周希汉只能躲在厨房做些琐碎的杂事。然而,上帝保佑这个年轻人,他很快就遇到了向倩。

向倩去厨房找锅巴填饱肚子,但他遇到了气急败坏的周希汉。年轻人的眼泪很快就流了下来,向倩也很生气,把他留在身边当办事员。

“他是一个连私立学校都上不起的孩子。富农怎么了?简直是胡说八道!”

此后,周希汉先后两次被所救,张等人的阴谋并没有伤害到他。许帅的恩情是周希汉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只有在战场上勇敢杀敌,才能不辜负长官对自己的爱。

抗日战争时期,周希汉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战斗部科长,后历任386旅参谋长、太岳军区参谋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他领导并参加了百团大战、神头岭战役、南林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同时帮助建立了冀北抗日根据地。

到解放战争时,周希汉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挺进中原、淮海战役、强渡长江、解放西南等重大战役中都可以看到这位麻城将军的身影。整个解放战争,周希汉取得了“活捉61名国民党将领”的骄人战绩。、姚北辰、吴、、邱行湘、傅、等国军名将均被他擒获。

“虽然我没有打败黄维兵团,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我的贡献。”

这不是周希汉的自负。他确实有这样的资本来评价自己。凭借如此突出的成绩,周希汉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毫无悬念地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在一次招待外宾的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专门介绍了周希汉,得到了高度评价。

“中国海军参谋长、海军专家周希汉,他的名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罕见的英雄’。”

然而,周希汉并不像周总理那样游刃有余,但他很像憨厚朴实的许帅。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样的人很容易吃亏,而李作鹏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历史会给所有人以公正。

李作鹏也很会打架。他还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客观地说,李作鹏将军在历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在海南岛战役中,以木船制胜敌军舰,歼敌3.3万人,为解放海南岛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这位中将后来在革命意志上发生了动摇,他犯下了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将李作鹏成为海军的实际统治者,而周希汉长期担任副司令员。这两个人在革命信仰上有分歧。被私欲冲昏头脑的李将军多次“批评”周希汉,、叶剑英多次斥责。

1966年发生在周希汉家中的闹剧是李作鹏一手策动的。当对方家被愤怒的人群闯入,所有东西都被砸得粉碎的时候,他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热闹——他们都住在海军大院里。

那时候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许帅和叶帅很担心,但他们只能守住底线,尽可能地为国家留住人才。周希汉在海军很有研究。他在担任中国海军参谋长时,就提出了“培养海军高级军官的导弹装备”的设想,并专门邀请钱学森来讲课。

作为中国海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周希汉对政治不感兴趣,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海军事业的建设中。核潜艇,导弹驱逐舰,海军电子设备,这些高精尖的技术装备,周希汉在六七十年代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把一部分付诸实践。

1973年,积劳成疾,他做了胃癌手术,身体大不如前。但即便如此,老人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这份热情和情怀值得铭记。1988年,共和国国父终于不行了。他在75岁时永远闭上了眼睛。

另一方面,李作鹏在1970年代被判处17年监禁。10年后,他被保外就医,后定居太原。化名“李明”,他几乎足不出户,独自在家学习书法,靠组织拨付的350元生活费生活。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物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李明从未提出增加生活费。后半生,他保持冷静,基本上什么都不问,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自娱自乐。2009年1月3日,开国中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尘归尘,土归土,荣耀与罪恶一同散去。历史会给所有人以公正,没有人能逃脱时间的审判。我们不应该刻意记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应该记住这些年来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

没有金足的人是完美的。历史人物的功过应该分别对待,这才是客观公正的立场。只有保持这个立场,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知得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70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