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故将小鹏和驾驶辅助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小鹏一位P7车主驾驶LCC以80km/h的速度行驶,一辆事故车停在鲁豫的车道上。车主在车尾放了一个桶。由于小鹏的车主分心,未能及时刹车,一场惨痛的交通事故发生了。
看完作案视频,wawa想提醒大家,即使是在快车道停车的人,也一定要站在马路边缘避险!另外,放置三角或桩桶时,一定要放在远离车的地方,给后车一定的反应时间。同时,在投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流量!
车主在小鹏的驾驶不规范是事故原因,Xpeng Motors的辅助驾驶系统也遭遇了信任危机。
事实上,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小鹏P7身上。去年8月,一名车主在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后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作为智能驾驶领域领头羊的特斯拉,也在辅助驾驶的启用下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
这些事故都在警示我们,要正视辅助驾驶功能的能力边界。
娃娃看到这个也很担心。前两天,我参加了一个智能驾驶考试。wawa开着一辆启动了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冲到了假人车上。然而现实是,很多时候假人车被撞得粉碎,想起来真实情况都让人胆战心惊。结果,这样的悲剧真的发生了。
Wawa在这里也和大家分享几个值得记忆的测试场景,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正确认识辅助驾驶能力的边界,在厂商的指导下规范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
认清辅助驾驶能力的边界。
当时我们选择了三辆驾驶辅助功能较好的车辆,但在实际测试中,只有一辆车能够识别出前方静止的假车辆并成功刹车,另外两辆车都无法识别并自动刹车。
在跟车测试中,前方车辆突然变道,遇到静止不动的车,只能识别出两辆车并以40km/h的速度停下来,另一辆车可以识别但不能停下来。在60km/h的车速下,三辆车都不能及时识别和停车。
最刷新我三观的是,三辆车速度在40-60km/h时,没有一辆能稳定识别模拟过马路的移动成人假人,而更小的移动假儿童假人则完全没有反应。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假人都是真实的生命,那么这些本该是“刹车”的主动安全系统却全都变成了“杀手”。
当我们回到事件本身,我们还会发现,其实这次事故的现场都在小鹏LCC系统的容量边界之外。
1.以80 km/h以上的速度对付前方静止的汽车,超出了能力范围。
2.超出了对行人等小目标障碍物的识别和反应能力。
2.近距离处理突发障碍物也超出你的能力。
也有很多场景超出了辅助驾驶的能力边界。比如大部分车的辅助驾驶都无法识别桩桶,无法自行通过曲率较大的弯道。
很多车晚上弱视,下雨天等。,而且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强弱光交替出隧道的瞬间,非常危险!
辅助驾驶能力的拓宽
近年来,高速导航辅助功能事故频发。虽然场景单一,环境简陋,但是速度很快,事故惨痛。为了避免此类事故,辅助驾驶功能拓宽能力边界势在必行。
事实上,各大厂商也在积极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功能优化:
在这起事故中,肇事车主只开启了LCC辅助功能。如果小鹏P7的NGP功能开启,事故的惨烈程度可能会降低。
由于小鹏NGP对桩桶进行了优化,当系统识别到桩桶时,会触发接管提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动变道。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下车后把桩桶和三脚架放好!
硬件优化:
由于现有的传感方案无法处理这些场景,所以会引入传感效果更好的硬件。许多制造商推出了解决方案,如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
小鹏、华为、蔚来、理想、樊菲、智机、奥伊塔等品牌都推出了lidar版本,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能力边界。
但是我们还是要记住,即使有了激光雷达,这些功能还是驾驶辅助,驾驶辅助,驾驶辅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人也要对驾驶负责,对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负责,规范驾驶!
力优化:
静止物体之所以非常危险,是因为留给汽车的时间太短了。简单来说,就算“视力”很好,但是脑子不好,眼睛好了,脑子还没转过来,手脚还是不灵活。
体现在智能车上,就是说汽车已经察觉到了危险,但是还没来得及计算和反应就已经撞上了。如果你想进一步扩展你的辅助驾驶能力,你的计算能力必须得到优化。
厂商也非常重视高计算能力芯片的开发。比如注重智能驾驶的特斯拉,推出了计算能力144TOPS的Autopilot HW3.0芯片。蔚来、理想、小鹏、智机、樊菲也都用过NVIDIA Orin,单SoC计算能力256TOPS。
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厂商地平线和黑芝麻也推出了100TOPS以上的芯片,全产业链都在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TOPS的计算能力意味着每秒可以进行1万亿次运算,计算能力越强意味着汽车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更快更智能的反应)。
边缘化的短板宣传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不仅对一个品牌,对整个智能驾驶行业都是沉重的打击。
然而,虽然厂商在宣传上宣称自家系统只能辅助使用,但总是强调自家系统的优势,而不是强调自家系统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自家系统不能保证安全。
这成为智能驾驶推广中的一个悖论:在推广中注重优势,却没有“方便地”花费足够的篇幅告诉消费者如何正确使用。
但是,技术的进步,文明的进化,并不需要用鲜血铺就,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也希望厂商能在这个二元悖论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冷静理性地看待智能驾驶产品,主动了解自己车辆辅助驾驶能力的边界,在边界内充分信任这些功能。
但是,在边界之外,必须按照制造商的建议正确使用,并对驾驶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