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多线作战极限实测,揭秘“大核”配“大显”的 ThinkPad 火力有多猛?

AMD 多线作战极限实测,揭秘“大核”配“大显”的 ThinkPad 火力有多猛?,第1张

AMD 多线作战极限实测,揭秘“大核”配“大显”的 ThinkPad 火力有多猛?

2022年的轻薄市场注定不平静。作为核心生产力设备的核心,今年最新的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实现了最好的性能:工艺升级到6纳米,架构升级到“Zen 3+”,甚至连核显也达到了摆脱低端入门的水平。

这是一款ThinkPad neo 14锐龙版笔记本,搭载AMD锐龙7 6800H处理器。我们将在一百个软件“承重”集会中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涉及的软件经常用于日常办公、娱乐和创意输出。

包括计算器等工具、便利贴、浏览器、电子邮件、网盘、思维导图、办公软件、PDF阅读器、词典翻译软件、会议软件、影音播放软件等。,都是100。

好像100不是很多?

如果你也有《极限郭俊》一样的“想当然”,你可以用自己的电脑连续打开100个类似的软件,尝试一下。

反正抱着这个挑战很简单的想法,纪在办公室测试了一台4年的机和一台全新的轻薄本,结果基本显示机器开到40~50就直接GG了。

因此,当我们的试验机终于到达时,郭俊的心里非常焦急。

甚至在测试中,一度机器只能打开80多个软件。啊,“80个挑战是幸运数字,但听起来并不令人震惊。”“我们的挑战设计是不是太精彩了?”“是机器性能的差异还是这款处理器的巅峰?”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纪开始了修正实验条件的道路。结果一个一个查,发现抓到我们的因素很简单。第一,我们拿到的笔记本默认电源方案是平衡的,高性能选项根本没有出现;第二个是桌面窗口管理器,占用内存太多。

这意味着,同时打开80多个软件,实际上就是这款兼顾功耗和性能的笔记本的“总产出”,并且受到内存占用的影响。只是匀速的省力小跑,并没有真正的张开双臂提升速度。创建电源计划和更新驱动程序后,我们再次开始挑战。这一次,结果相当顺利。

在正式测试中,我们简单的按照软件的大小和数量把100个软件分成了三波。第一阶段,我们测试了Windows自带的工具和日常处理、上网常用的50个软件,比如笔记、邮箱、浏览器等。

可以看到,打开的结果还是很流畅的,CPU利用率最高也只有45%左右。主要负责动画效果的GPU利用率更低,开放后两者利用率都会有所回落。

可以说老款和一般新款轻薄版的侧翻边缘,这款ThinkPad neo 14锐龙版度过的相当平稳轻松。

然后在第二阶段选择一些硬件消耗较高的常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网盘、思维导图等。,共计30个。

基本上,这一波是一个方便的工具,边肖作出日常贡献。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三五个软件同时打开。基本上轻薄本就能容纳这样的需求。

但是如果要一次打开多个类型,总共打开30个,或者打开已经打开的50多个软件,笔记本是否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这次是否会翻车,还是很让人担心的。

前20个软件打开时,CPU利用率基本没有超过前一阶段峰值的45%,GPU利用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下。郭正要松一口气,开始准备第三阶段。

Moth出现了,最后一个mindmanager,CPU利用率瞬间飙升到80%、90%。郭俊的心已经跳到了嗓子眼里。那一张,拍摄现场好像是被陷害的,还好,后来稳定了。

来不及庆祝和松一口气,我们马不停蹄地进入第三阶段,试图打开更多“重量级”的发布会和照片、视频编辑软件。

可以说,后20块虽然小,但是每个软件资源占用量都很大,甚至可以占到第一阶段软件的好几块,从CPU和GPU占用率也可以看出来。

在前80个软件的基础上,每多打开一个软件,CPU和GPU利用率仪表盘的指针就更接近满格。此时,正在现场操作的已经可以听到风扇开足马力的声音。

可以看到,CPU利用率频繁达到90%,基本上一个软件就是一个检查点。

没有危险,也没有期待。最终,ThinkPad neo 14笔记本轻松完成了三个阶段的挑战,取得了100个软件全开放的成绩。甚至在打开100个软件的基础上,还可以打开编辑软件渲染导出4K视频。可以说生产力真的是MAX。

从实验结果来看,AMD锐龙7 6800H移动处理器的多线作战能力确实很强。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它是如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的?

首先,这要归功于它的架构。AMD的Zen架构采用小芯片设计,扩展性好。增加内核数量或者提高单核性能相对容易。

我们评测的这款笔记本搭载了AMD锐龙7 6800H处理器,拥有八大核心。每核最高加速频率可达4.7Ghz,多核性能大幅提升。相比锐龙5000系列,处理速度提升1.3倍,图形处理速度提升2.1倍。

同时,得益于AMD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在“翻译执行”方面的进步,即微架构的提升,这款处理器也获得了超强的协同作战能力。借助Zen 3+架构,提升了CPU工作线,让“数据工作者”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此外,AMD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最令人惊喜的是内置了基于RDNA 2架构的显卡,AMD镭龙680M,这是首款内置基于RDNA 2架构显卡的移动处理器。其图形速度是上一代核显的两倍。强大的核显,配合内置的图像处理引擎,视频创作和游戏体验得到了适当的保障,这一点从100强软件极限打开时丝滑的动画效果也可以看出来。

了解AMD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的“能量”来源。我们可以回到原来的问题——面对日常的办公开放场景,可以提升多少体验?

总的来说,最明显的就是多任务场景的体验提升。凭借Zen3+架构出色的调度和多核丰富的计算能力,更容易在不同软件间来回切换,如截视频、写文档、浏览数据、云会议、网盘转文件……一系列任务可同时完成;

其次,应该是视频、图片剪辑、游戏创作的经验。在AMD镭龙680M高能核显的帮助下,图像处理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L2缓存、Fidelity FX超分辨率、微软Direct X12 Ultimate技术的优化,赋予了轻薄本更强的游戏buff,玩1080P 3A游戏不再是梦想。

这一波百大软件的“负重”拉力赛,考验了AMD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优秀的多线作战能力,更有大核CPU交出了相当优秀的性能答卷。同时,本次比赛也展现了处理器高能核显的提升和加持。

然而,它能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

在季眼里,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优秀,必须在其应用领域进行考察。集成了这款自身性能强,核显优秀的CPU。功耗控制体现了AMD一如既往的稳定水平,它为轻薄本尤其是厚度小于18mm的轻薄本提供了足够的生产力和更大的“瘦身”空空间。

此外,它还支持DDR5、USB 4.0和WiFi 6E技术,让笔记本可以为未来做更多的准备,在硬件端跟上“内部体积”,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升级功能。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厂商,AMD的产量虽然性能没有大幅跃升,但升级重点很明确:颠覆性的核显、超高能效比的多个大核、更长的续航。可以说是为更薄更高产的产品做好了准备。

日常办公中经常在多个软件中“反复跳转”的小伙伴,经常带着笔记本出差跑来跑去,有一些“高负荷”任务的小伙伴,可以换机接机。最近,AMD还联合JD.COM举办了超级品牌日。8月16日,AMD锐龙处理器多款明星机型将有优惠,当天有限量5折优惠。不要错过!

这篇文章最初是由一个很棒的水果用户emily创作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38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