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的老祖宗杨敞,为什么会被霍光推荐,最终成为西汉宰相?

火烧赤壁的故事2022-09-25  25

弘农杨氏的老祖宗杨敞,为什么会被霍光推荐,最终成为西汉宰相?

历史上著名的弘农杨昌的祖先杨昌被任命为宰相,主要是因为他改革成功,工作能力强,服从命令。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病重,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急忙立八岁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继承了国家。

然而,汉武帝刘彻很担心他八岁的儿子,但他对此无能为力。在只有六个孩子,第一个王子刘是因为巫术而自杀的。其余的儿子要么犯了错误,要么被外戚拉进了高位,只剩下一个刘弗陵。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汉武帝只能立刘弗陵为太子。当时,刘弗陵只有八岁,他最小的儿子的继承权很容易被他的生母所控制,从而主宰了国家大事。吕后就是一个例子。为了避免吕后灾难再次发生,汉武帝决定投奔母亲,留下子女支持刘弗陵登基。

为此,刘弗陵在八岁时失去了母亲,不得不听从汉武帝的安排。汉武帝离开母亲后,为了有一个亲戚照顾刘弗陵,特意安排女儿娥眉公主照顾刘弗陵的生活。

同时,汉武帝还安排了几位可靠的大臣协助刘弗陵处理政治事务。具体安排是,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记载历史,车骑将军,左将军上官桀为副手,搜苏姓氏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佐少爷。

因此,汉武帝刘弗陵八岁就登基了。因为他太年轻,朝中大部分事务都由大将军霍光和几个侍郎处理。这些侍郎是汉朝的实际首脑。由于年幼的皇帝刘弗陵幼年丧母,他只能在霍光和长姐峨嵋公主的控制下提心吊胆地生活。

这就是汉昭帝的全部背景。接下来言归正传,说说主人公杨畅。

杨畅是谁?

杨昌这个人物虽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但是杨昌的存在却造就了一个千年世家“杨弘农”,而这个千年杨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都说大农杨在杨昌这一代开始逐渐发展成大家族,但在杨昌之前,杨昌的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姓氏,可以算是书香与世袭的结合,比一般的官宦家庭好太多了。

例如,杨昌的曾祖父朔阳就是一位非凡的隐士。他生于战国末期,为秦始皇所熟知和赏识。秦始皇曾多次招募朔阳入朝为官,但朔阳是个很有气质的人。他因为鄙视秦始皇的暴政,五次不肯出朝。

直到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让朔阳出来,朔阳知道刘邦的德行,就答应出来帮刘邦参军。后来刘邦取得楚汉争霸,朔阳被封为太师,掌管天文历法。

杨昌的爷爷叫杨,是楚汉争霸时给项羽送大腿的幸运儿。杨被刘邦封为赤春侯,拥有封地和食邑。本来侯爵是可以世袭的,后来到了杨昌的父亲那里,因为失误失去了爵位。

因为杨畅的父亲犯了错,整个杨家都成了平民,够倒霉的。但是杨昌不愿意这样做,所以杨昌后来尝试做官。不知何故,杨昌成了霍光的手下。当时霍光因为汉武帝的托孤令而天下当道。杨昌有幸抱了当时汉朝最厚的大腿。

杨昌的性格,往好里说是谨小慎微,往坏里说是畏首畏尾,但杨昌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因为谨慎,工作中很少出错,所以很受霍光赏识。霍光认为杨昌是一个可靠的人,然后逐渐重用杨昌。

就这样,杨昌在霍光的指挥下,先后担任了司马、昌黎等官职。公元前81年,杨昌被任命为主管全国农业的首席农业官,相当于现代农业大臣。

在汉朝,农业生产是最根本的大事,大司农也是九卿之一,绝对是厉害的人物。此时,杨昌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杨家的复兴。

一年后,公元前80年,另一件大事发生了。虽然和杨畅关系不大,但是可以看出杨畅的性格。

当时上官桀和峨嵋公主因不满霍光独揽大权而对霍光怀恨在心,而小皇帝刘弗陵则听霍光的。上官桀和峨嵋公主无奈之下带走了刘弗陵,以为如果能换一个听话的皇帝,就可以通过除掉霍光来改变现状。

于是上官桀和峨嵋公主打算支持燕王做新皇帝,联合燕王刘旦和御医桑弘羊发动政变,但政变被霍光察觉,随后败露,政变失败。

这件事和杨畅有什么关系?

其实早在上官桀和鄂城公主计划谋反的时候,杨昌早就被下属通风报信,知道了这件事。当时,杨昌手下有一个叫燕仓的人。这次盐仓希望通过杨昌向霍光汇报此事,从而获得升迁。这是一种搭桥铺路的方式,是互利的。达成合作意向应该是一帆风顺的。

但延仓没想到的是,杨昌得知此事后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霍光,就这样急得团团转的跑延仓。如果上官桀和峨嵋公主造反,他们就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所以后来,燕仓放弃了杨昌的路,转而投奔一向正义不正义的大夫杜延年。

杜延年听说后,二话没说就上报给了霍光。后来这件事平反了。燕仓和杜延年被封为侯,得到了赏赐和封地,而杨昌因为胆小错过了一笔可观的贡献。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杨畅的心理,以及杨畅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思考。

首先,杨畅必须知道这件事的利弊。杨昌虽然为官多年,胆小怕事,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还是能看清楚的,杨昌还是霍光出身的人。他在霍光手下为官多年,也是因为霍光的赏识才爬到高位的。即使站在维护恩人或者一个战壕里的某个领导的立场上,他也不应该对此事置若罔闻。

所以杨昌对上官桀公主和鄂城公主的谋反视而不见,不仅仅是因为胆怯,更是因为霍光对杨昌来说只是一棵值得攀附的大树,而杨昌并不是一个懂得报恩的人,所以对这件事视而不见,任事态发展。

还有一点就是,不参与宫廷纷争是杨畅多年的生存之道。一旦杨畅做出超越自身安全的事情,就与自己的生存之道背道而驰。上官桀和峨嵋公主的谋反,对杨畅来说,就像一个污秽的大缸。杨畅只想置身事外,不想参与。就算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杨畅也不想掺和进去。

那对杨畅来说太不安全了,超出了杨畅的认知范围。

不过杨昌没有举报,后来的霍光应该也不知情。如果霍光知道,杨昌很可能会被滚下来。毕竟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杨昌当时的职位在三公九公中排名靠前。按照职位的要求,他不举报就要被入罪。

之后,赵涵只有几个侍郎,霍光在朝鲜的势力不可阻挡。幸好霍光无意谋反,不然江山早改姓了。杨昌,背靠霍光这棵大树,从此被提拔为御史丞相。

公元前94年,皇帝赵涵英年早逝,霍光与太后上官及众臣商议,支持昌邑王刘贺为新皇帝。没想到刘贺刚刚继位没几天,就开始乐了。他根本不考虑政务。最重要的是,刘贺根本不听霍光和上官太后的话。

木偶不听话,怎么合作?如果傀儡皇帝不配合,霍光和一些权贵家族很可能会失去福利。

这可不行。绝对不行。

于是霍光紧急召集他的心腹,开始讨论如何废黜新君主刘贺。杨昌作为霍光这时的心腹,被列为丞相,难免再次卷入朝政。

当时霍光派田延年去通知杨昌废刘贺的事。杨畅知道后,紧张的不敢说,一直在冒汗。

后来这件事还产生了一个成语“汗流浃背”。

废帝确实比之前的叛乱影响更大。自汉朝开国以来,除了朱禄之乱,没有废帝这回事,所以杨昌害怕也在情理之中。

但不同的是,上一次谋反的时候,杨昌只是一个大司农,而现在杨昌已经是九公之首,而这一次,霍光已经亲自派人去通知杨昌了。如果杨昌再回避,那就不仅仅是胆小的问题了,而是失职,所以杨昌会受到霍光的指责。

你以为杨畅这次逃不出法庭纠纷了?但其实这一次杨畅还是想跑,结果杨畅被妻子司马师劝住了。

杨的妻子司马氏知道霍光派田延年进宫商议此事,避开外人。他所寻求的一定不是一件小事。他偷偷听了之后很惊讶,这可不是小事。司马是知道丈夫的,如果杨昌这次逃过废帝,整个杨家和司马家仅有的几个后代也会受到牵连。

于是司马师趁田延年不在,进来对丈夫说:“这么大的事,丈夫不能犹豫。既然将军已经下定决心,我丈夫就听将军的命令就是了,不然我们就要大祸临头了。”

司马话刚说完,就见田延年回来了,司马来不及躲避。他干脆把丈夫推出来,答应和霍光合谋废掉刘贺的计划。

第二天,杨昌就和大臣们、霍光一起,正式向王太后请示废除新君刘贺。因为刘贺不务正业,不孝敬父母,不孝顺太后,过得很好,太后也对刘贺不满了很久,于是顺利答应了众臣废太子的请求,下诏废掉刘贺的皇位,改刘贺为海昏侯。后来,刘巨的孙子刘秉义做了皇帝,这就是汉武帝宣帝。

杨昌废除刘贺,扶持新君的功勋,本应再次受到嘉奖,但不幸的是,杨昌在新君继位刚一个月就去世了。

由于杨昌拥护新君,被汉高祖宣帝亲自册封,杨昌的爵位也由杨昌之子杨忠继承。

这就是杨畅的人生。

说到这,你是不是很好奇杨畅的老婆司马氏?司马氏这个姓氏熟悉吗?是不是很像司马迁?好像和司马迁有关系吧?其实杨昌的妻子司马师是司马迁的女儿。

司马迁死前有两子一女,后代未被阉割断绝。司马迁的女儿司马师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只是在史记中留下了一个关于杨昌的身影。

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没有司马的果断,杨昌的性格大概还在纠结犹豫,但当时的纠结犹豫对杨昌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可见司马在杨昌和杨的重要地位。

杨昌和司马师虽然在汉朝历史上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但也只是跟着霍光走。但这两对夫妻的积累,开创了一个千年世家,在后来的朝代更迭中也屹立了几千年。后来,这户人家以杨昌长大的地方命名为“少年宏农”。

这个著名的弘农杨里有很多知名人士,比如东汉的文学家,西晋武帝的两位皇后杨志、杨琰,隋朝的杨,唐朝的名媛,都出生在著名的弘农杨里。

由此可见,这杨昌的谨慎,和司马的果断魄力,确实配合得相当不错,为杨的发扬光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杨昌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杨昌之所以能成功当上丞相,是因为他的阵容正确。后来因为妻子的智慧,杨家再次强大起来,最终创立了著名的千年世家弘农杨。杨畅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胆小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你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726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