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文公重耳登基之前,在外流亡十九年?他真的不能回晋国吗

为什么晋文公重耳登基之前,在外流亡十九年?他真的不能回晋国吗,第1张

为什么晋文公重耳登基之前,在外流亡十九年?他真的不能回晋国

晋文公被流放国外19年的根本原因是他不能呆在国内。

简单地说,只要晋文公留在中国,他就会死。父亲在世时,父亲想杀他;当他的兄弟和侄子在任时,他不受欢迎。这样,晋文公别无选择,只能过流亡生活。

至于为什么晋文公的至亲,他的父亲,他的兄弟,他的侄子都想杀他,这真的不是晋文公犯了天怒人怨的大错,而是这涉及到晋国的特殊历史。

晋国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当时,周朝刚刚取代了商朝,没过几年,周武王就去世了。周武王有几个儿子,长子继承了天子的地位,并得到了周公的帮助,周公会解梦。其他的儿子中,有一个叫虞姬,后来被封在陕西,是晋国的始祖。

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在整个西周时期,晋国与周朝皇室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的。毕竟一笔写两个吉字是不可能的!对于自己的亲人,周王室也是慷慨大方,任何好事都会先想到晋国。所以,到西周末年,晋国已经是一流强国了。

西周末年,晋国达到了晋文公的祖父的祖父的弟弟。这个晋国的君主,也是晋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君主。后人称为晋侯,与一字之差。晋侯上台,周王室发生军阀事件。从此,在这个乱世里,晋侯一直带领着晋国前进。到晋侯快要死的时候,晋国已经在中原诸国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强国。

然而,就在晋国侯文死后,晋国开始发生内乱。

简单地说,晋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晋王的王位。他的弟弟,爷爷晋文公的爷爷,被封在曲沃,在晋国内部有很大的影响力。于是,家族的这个分支自然开始觊觎晋王的宝座。

所以接下来,晋文公家族的几个祖上就成了所谓的汉奸小人,开始篡权夺权。70年后,从晋文公爷爷的爷爷到晋文公爷爷,他们家三代人努力奋斗,终于彻底压制了晋国君主,掌握了晋国大权。

晋文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晋文公出生时,他的家族还没有篡位成功,却占领了晋国的大部分领土,拥立空为晋国国君。直到20岁那年,他的祖父才彻底废了国君,成为晋的新国君。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曲沃戴逸”。

屈戴逸这一历史事件对晋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晋文公本人来说,这是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事件。如果他的祖父没有成功篡位,那么晋文公就没有机会掌管晋国。

晋文公的祖父,虽然他成功地赢得了晋国的称号,但没有坐很长时间。成功篡夺王位大约一年后,晋文公的祖父去世了。晋国国王的王位到了晋文公父亲的手里。这是晋献公。随着晋献公的登基,晋文公一生的坎坷经历彻底开始了。

晋献公登基后,面对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晋国。要知道,晋国在晋文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顶级强国了。然而,自从晋国的侯文死后,晋国已经打了70年的内战。在过去的70年里,许多不如晋国的国家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领先于晋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方的齐国。

此时正是在齐国称王的时候,而也多次与其他诸侯结盟,成为列国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如果晋国之前没有内战,这个位置应该属于晋国。

因此,晋献公即位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加强晋国,使其重新强大起来。与此同时,晋献公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果这种事情在未来再次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晋国如果内部不稳定,就注定不可能扩张称霸。要想与外国争霸,首先要解决晋国的内部矛盾。

于是,接下来,晋献公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既然晋国宗室有打内战的习惯,为什么不干脆把所有宗室都杀了?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真的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对自己的亲人做事情,把他们都杀了,有点疯狂。但同时,这种方法确实有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在晋献公的疯狂清洗之后,晋国的宗室已经绝望到无法再创造出“曲沃戴逸”这样的东西了。这样一来,晋国内部统一完整,自然也就有了逐步扩张的能力。

所以,在这之后,晋献公‘并州十七年,报国三十八年’。经过晋献公的大力扩张,晋国突然成为所谓的“超级大国”。虽然还没称霸,但整体实力不逊于齐。

客观地说,晋文公后来居上。其实他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父亲的肩膀上的。

至于晋文公本人,虽然他的父亲是个疯子,但他杀了他的所有家人。然而,晋文公也是他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晋献公怎么可能没有对儿子下手呢?但是接下来的历史,却恰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让晋献公发疯的是晋献公最喜欢的妃子之一,名叫李记。

晋献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申生,次子重耳,三子义乌。有了这三个儿子后,晋献公去了国外打仗,抓了两个女人带回了后宫。这两个女人仍然是姐妹,其中一个是李记。后来,姐妹俩分别生下了晋献公的第四个和第五个。

此时,晋献公有五个儿子。

虽然有五个儿子,但一开始晋国内部并没有矛盾。因为长子申生是长子,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人品好,在国内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即使在军队里,它也有很大的名声。在这种情况下,老二和老三基本上都是对大哥深信不疑的,不可能和大哥争夺太子的位置。

但问题是,后来李记来了。不仅给晋献公生了个儿子,还让晋献公独自宠着她。于是,李记很自然地开始向晋献公吹枕边风,诬陷太子和另外两个公子,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这个过程很复杂。简而言之,最终,晋献公真的被枕头风吹倒了。再加上李记后来用了很多手段,导致了晋献公父子之间的误会。最终,晋献公误以为他的三个儿子毒死了他,想直接毒死他。所以在那之后,大哥申生自杀了,老二和老三为了保命,害怕被清算,逃离了晋国。

就这样,老二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从上述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直接促使晋文公出逃的是李记吹枕头风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晋国之前的特殊历史。那一幕给晋献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晋献公不得不攻击自己的家人。

如果没有之前发生的事情,父子之间的这种误会就不一定很难说了。只要双方对质,真相一定会水落石出。但有了曲沃戴逸的前史,晋献公看出大家似乎都想谋求篡位,所以很难说。

离开晋国后,摆在晋文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下一步去哪里。

对此,晋文公还是有点脑子的,先是逃回了自己的封地,然后又逃到了他祖父的老家,也就是狄国。当时的狄国还是比较强大的,能够反击来自晋国的压力。于是,到了地国末期,晋文公终于暂时安顿下来,在地国结婚生子,打算在这里彻底扎根。

在这一点上,晋文公似乎没有希望回到中国。有李记在身边,他似乎不可能有接班的希望。当时,就连晋文公自己,其实也已经对此不抱任何希望,只想老老实实地在棣国成家立业。

但是接下来,晋国的事态发展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晋文公避难大约五年后,晋献公死在了晋国。晋献公死后,因为老大自杀,老二和老三都跑了。接下来,李记的儿子,第四个孩子,应该继承王位,这是很自然的。但没想到的是,第四个孩子就要登基了。晋国有个大臣,名叫里克。因为他忠于前王子申生,他直接趁机杀死了第四个孩子。

第四个孩子被杀后,那么自然,他只能生第五个孩子。然而,在第五个人能够登上王位之前,当他正准备安排晋献公的葬礼时,瑞克再次出击,直接杀死了第五个人。不仅如此,以里克为首的几个晋国大臣逮捕了李记,直接用鞭子把他打死。

晋国的这次政变,直接导致了晋国后继无人的局面。晋献公活着的时候,他杀了他所有的家人。现在,在晋献公的儿子中,老大不在了,第四个和第五个都被刺杀了,所以只剩下第二个和第三个流亡者。

然后按照继承制度,以里克为首的几位大臣开始派人联系老二,也就是晋文公,希望晋文公能回来继承国家。

这是晋文公第一次有机会成为君主。但这一次,晋文公果断放弃了。

实际上,晋文公并不傻。谁都看得出来,此时的晋国是一个火坑。当时晋国宗室已经被杀,有几个大臣当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晋文公回去,很容易被陷害空,甚至直接被打死。为了保命,晋文公自然不会回去。

但是,老二不去,不代表老三不感兴趣。

之后,当第三个孩子收到消息时,第三个孩子感到异常兴奋。但与此同时,老三又害怕被别人控制,或者回家后直接被打死。所以这一次,老三想到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联系你姐夫,让他派兵护送回国。

老三的姐夫自然是老二晋文公的姐夫。这个妹夫,不是无名之辈,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穆公,春秋时期被秦国统治的君主。

老三找到秦穆公的时候,秦国已经开始崛起,但还不是特别强大。甚至整个关中地区都没有被完全占领。然而,当时已经开始着眼于东进,想把秦国引向东方。秦国要想东扩,首先需要晋国的同意。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秦穆公登基之前,他会主动要求晋国的亲戚和朋友,并娶晋献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妹妹。然而,双方结婚后,晋献公根本不买女婿的账。可以是亲戚,但是要想从晋国往东走,没门!

因为之前的这些事,我当时不敢找姐夫帮忙。而第三个的条件也很诱人:只要你帮我回国,以后我会给你一块晋国的领土,这样你就有机会去东方了。

面对这种诱惑,秦穆公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接下来,秦穆公派兵护送三儿子,回国登基。

然而没想到,三儿子即位后,根本不打算信守诺言。这让秦穆公白忙了一场,气得半死。从那以后,秦晋的双方已经打了几次仗,互有胜负。最后老三只好把儿子送到秦国做人质。而秦国也没有能力从晋国得到通道,所以双方暂时只能各退一步。

与此同时,老三开始大力稳定国内局势。他以前压制过几个当权的部长。随着老三掌控了国家,老三开始担心老二会不会回来跟他抢位置。于是,这个时候,老三派了一支军队,打算直接去地国要人。不,干脆灭了狄国,彻底永远。

晋文公这边,在得知老人动手后,狄果自然不能再待下去了。问题是,狄国已经是他最亲近的国家了。如果离开地国,你能去哪里?

当时,在晋文公没有答案。显然,再去那些小国肯定不行。小国根本经不起晋国的追击,能去的只有晋国这样强大的大国。

此时的晋文公已经在狄国待了十二年,但是面对哥哥的追击,他还是不得不逃离了狄国。离开了迪国后,的第一个目标是东方的齐国。但是在到达齐国后不久,齐国赶上了齐桓公的死期,于是中国开始了内乱。

那时,晋文公没有继承晋国的希望。但他身边的下属却不这么认为。齐国内乱后,几个部下直接和晋文公喝醉了酒,然后和晋文公一起离开了齐国,以逃避齐国的内乱。

离开齐国后,前往曹、宋、楚三国寻求外援。可惜曹和宋当时都没有这个能力,而楚国地处南方,暂时不愿意和金发生直接冲突。如此绕了一圈后,晋文公仍是无可奈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晋国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晋文公的命运。

在,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第三个兄弟,也就是他登基时成为晋王的那个,突然死了。死前在秦国做人质的三子趁机逃回晋国,然后顺利登基。

现在,之前大举投资的秦穆公彻底疯了。

要知道,以前没有秦穆公,老三是不可能称王的。后来秦晋见了几次,谁也没办法,只好作罢。然而,秦穆公仍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把投资对象放在了被挟持的大侄子身上。

当第三个儿子在秦国被掳为人质时,秦穆公不仅给了他很好的生活,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本以为这个大侄子将来即位后可以报答秦国。现在的南城相,人根本就跑了,没有给他干涉晋国内政的机会。

于是,接下来,为了收复都城,秦穆公派人联系了楚老二重耳,希望支持他回国。重耳已经流亡多年,他担心没有人会支持他回国。现在这个机会来了,他自然不会拒绝。至于如何摆脱秦国的控制,第三名之前就有例子,重耳自然没有什么顾虑。

于是之后,在秦国的帮助下,老二重耳顺利回国,杀了大侄子当二叔,彻底接管了晋国。

至此,重耳彻底结束了流亡生涯,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

这就是晋文公19年流亡生活的真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57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